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探析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na07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对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探讨,指出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培养,努力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注意联系身边的生活实际,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出发,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中职生;计算机;学习兴趣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计算机专业是中职学校开设的热门专业,每年的招生人数都在不断地增多。但是,笔者发现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普遍学习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部分学生报读计算机专业的原因是认为读计算机专业可以上网和玩网络游戏,而对于计算机专业的知识毫无学习兴趣。笔者认为,这种状况值得每位中职学校教师深思。
  
  一、中职生缺乏学习兴趣的原因
  
  克服学生的厌学情绪,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是中职学校探索的目标,但近年来,这问题并未得到有效的解决。相反,随着各地大力普及高中及中职招生扩招,甚至有加剧的趋势。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受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等因素影响,但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学生主观方面的原因。
  中职生大多数在15~18岁,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想变动大,容易滋生叛逆思想,他们往往缺少理想抱负,无所作为,自我定位低,自卑心理突出。他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缺乏必要的磨练,意志薄弱,适应和承受挫折能力差,缺乏自信心,学习成绩普遍不好,直接导致学习兴趣的丧失。
  (二)学校教学方面的原因。
  一是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经验。学生对专业缺乏感性认识,对于抽象难懂的专业理论不感兴趣。二是教学方式不切合学生实际,不少教师很少尝试创新教学方法,讲授方式千篇一律,单调死板,学生在学习中得不到学习的乐趣。三是评价方式不能反映学生实际。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评价学生学习的优劣时,仍采用书面考试的方式,以笔试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这导致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的大量经验及一部分“隐性”的知识无法通过考试表现出来,在书面考试中处于“失败者”地位。因此,要解决学生厌学情绪,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进行深刻反思,把教学改革的目光聚焦于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上。
  
  二、培养和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兴趣的对策
  
  杨振宁博士曾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培养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的兴趣,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中职生的特点,运用计算机教学中独特的趣味性和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由感兴趣到想学、爱学,从而学好用好计算机。
  (一)重视培养好奇心和求知欲,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计算机信息化的飞速普及,许多新生在入学前已接触过计算机和网络,但接触面不广,大多仅限于网络中的游戏和动漫,对计算机知识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性认识不深,但同时又对计算机这热门学科有向往和好奇心,有强烈的求知欲,想学好计算机知识。针对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在教学授课之余,可以把游戏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在设计课堂任务时插入一些游戏的例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程序设计时可以引导学生自行设计一些小游戏,上训练课时选择一些趣味性强的训练软件,使学生学玩结合,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还可利用各种媒体(如报纸、网络、电视、广播等)出现的新知识进行合理取舍,补充到教材中,加深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知识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正确动机,发挥其学习主动性,在学习实践中培养学习兴趣。
  (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结合工作和生活实例,让课堂教学妙趣横生。
  计算机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教师可引导学生接触并应用这些软件。例如,办公自动化(Word、Excel等)在各种办公场合的应用率非常高;用Photoshop处理图片可以轻而易举地去掉皱纹、斑点等;还可以用Flash制作各种灵活生动的动漫等,使用这些软件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起他们对学习的浓厚兴趣。教师可从自己所教课程的特点入手,联系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开展教学,当学生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成果时,能够激发出继续学习的强烈愿望。
  2.做好操作演示,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和兴趣。
  传统的计算机课程教学,多采用注入式授课,注重操作方法的讲授,要求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权威性”的操作技能,这种呆板的教法枯燥泛味,导致学生对计算机学习不感兴趣。中职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实践性和实用性是中职教育的基本特征。因此,教师可采用先实践后理论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实践环节,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用并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转变观念,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实际,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多利用课件、实物展示,力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形象化,引起学生注意,使课堂的教学生动有趣。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很多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在计算机领域有一定作为的学生,一般不是成绩最好的,而是那些喜欢对计算机进行重复拆装,编制程序在计算机上不断尝试学习新知识、应用新技术的学生。因此,学校应开展各种的技能技巧竞赛,给予这部分学生展示自己在计算机专业领域才干和技能的平台,激发其他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干劲,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中职教育的计算机专业课程绝大多数能开展竞赛活动,如办公自动化的排版比赛、计算机编程比赛、计算机组装维护等,这些竞赛既与学生所学科目联系密切,又是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应用,通过竞赛使学生学到应用知识,能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
  总之,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值得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科教学重视的问题,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去探索、研究,真正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才,才能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
  (作者单位:阳江市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叶肇芳.职业学校学生厌学情绪的成因及对策[J] .职业教育研究,2005,(5).
  [2]李治.计算机兴趣教学之我见[J].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1).
  责编编辑朱守锂`
其他文献
本文探讨在中职学生综合素质不断降低的形势下,依据广告行业对就业岗位的要求。对平面广告设计课程的教学和评价方法进行一系列的探索和尝试,力图构建一种提高学生素质,满足行业
摘要: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必须在“行动导向”教学观的指导下开展教学活动。本文就此教学观,对汽车专业实训课教学方法的选用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行动导向;实训课;教学方法    职业教育是一种具有明显定向性的教育,表现在就业导向方面,其目标是培养在社会职业工作岗位第一线从事操作、服务或管理的应用型人才。由此而倡导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观,其基本意义在于: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教师如何应对师生冲突,应对师生冲突的影响因素及功能。研究采用访谈法对初中40名师生进行了访谈。结果表明,影响教师成功应对冲突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见习是医学生临床生涯的开端,是护生医德医风以及医技等综合素质形成的重要阶段。本文对临床见习后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对见习医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提出了解决
摘要: 会计专业具有实操性、保密性强的特点,且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目前职校能提供的实习资源比较缺乏,部分学校只能在会计模拟实训室来解决学生的会计实践。本文针对这个问题,提出利用家庭理财活动拓展会计实践,以提高会计教学效果。  关键词:职校;会计实践;家庭理财    一、学生参与家庭理财实践活动的意义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职校学生往往对会计理论不感兴趣,而较喜欢一些会计实践活动,如参观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高等学校的改革带来了勃勃生机.高等学校要尽快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构建能够与市场经济相协调的
离心泵分为一般离心式水泵和自吸式离心泵两种。自吸式离心泵不需灌水启动。小型离心泵采用自吸形式,使用很方便。 自吸泵的泵体结构和一般的离心泵不同,主要表现在泵的进水
摘要: 本文针对目前中职单片机教学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单片机;课程教学;改革    随着微电子及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单片机以体积小、功能强和性价比高等特点,在工业控制、通信技术和数据采集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目前,许多中职学校都开设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这门课程将程序语言、串口通信、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等知识综合起来,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什么样的语文课是一堂好课?”是涉及语文课程评价的一个命题。目前,课程论专家、教材论专家、教育专家眼中的标准并不一致。在20世纪90年代对语文有工具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