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察活动共育模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来源 :孩子·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eiea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塘围中学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来自于本镇和外镇,很多家长忙于生计,与孩子聚少离多,有些家长就算在本地打工,也是很少關注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孩子沾染上不良行为也不知道;甚至有部分家长坦言让孩子在学校“混”大一点,只要不出大问题就行;更甚者有个别家长认为老师对孩子的批评不当而顶撞、威胁老师。家长由于普遍存在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思维粗糙和家庭教育责任严重缺位,导致相当多的孩子从小就像“留守儿童”那样缺乏关爱、缺少陪伴,很多孩子出现了行为偏差,不良习惯,没有理想目标,甚至随意辍学等状况。
  一、调研家访,知已知彼
  为了更好地了解家长们的心理诉求,我校设计了调研问卷和全校性的家访活动。调研内容包括父母们的基本信息,与孩子见面时间,孩子的在家表现等十多个项目。通过调研得知,家长陪伴少、孩子玩手机与孩子不良品行共同造成了教育的恶性循环。
  在全校性的对原生家庭的家访活动中,我们通过数字对比进一步验证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例如对比“双优生”和“学困生”:“双优生”的共性如下:一是家庭氛围:父母关系良好,家庭氛围和谐有爱,父母不令而行;二是家庭环境:整洁干净,有书香味,奖状墙显眼;三是孩子的在家表现:自觉做作业,会干家务,自主性高,自律性强,尊重长辈;四是亲密关系:家长经常陪伴孩子,亲子互信互爱,孩子体谅父母,父母对孩子客观评价。 “学困生”的共性则与双优生完全相反。
  通过家访,我们让家长明白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就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访也让我们知道:学校教育不能代替家庭教育,没有家庭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因此,为了促进家长从被动参与到主动融入的转变,我校通过创设活动,探索一条体验式多元活动家校共育新模式。
  二、体验活动,探察成模
  体验式多元活动家校共育新模式具有“五性”特点:
  一是主题性:我校每一次开展家校活动都有明确的主题,例如“行走的课堂”、“家校互动周”、“寒假,你好!”、“环境保护”等。
  二是针对性:我校所开展的家校活动都是有针对性的,例如针对孩子成长中的不良行为而开展“家校互动周”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增加师生之间、家校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从而更有针对性地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针对学生做事的态度、逆境的应对能力而开展“行走的课堂”主题活动,通过活动对孩子进行问题性的疏导和成长发展性的引导;针对学生随意浪费寒暑假时间、亲子关系不良等问题而开展“暑假(寒假),你好!”主题活动,譬如今年暑假,我们结合新中国成立70周年,设计了“心怀祖国,放眼世界”暑假德育作业,内容主要有“祖国河山,走一走”、“祖国繁荣,唱一唱”、“博览群书,海纳百川”和“体验成长,放眼世界”等,在活动中,亲子关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发展。
  三是联动性:我校成立了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委会,构筑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联动纽带。例如学校家委会积极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组建“交通护卫志愿队”,为学生上放学疏导交通保驾护航,跟随学校领导去巡查社区、辖区河段安全等;年级家委会积极参加年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班级家委会参与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譬如辅助班级布置教室、开展小食会、野炊活动、研学旅行等。
  四是育人性:为什么开展活动?为了活动而活动是没有意义的,我校通过活动来培育老师的思考、理解、执行等能力,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处事等能力和增强学校德育团队的判断、协调、执行等能力。同时,为了更好地影响家长的教育思维和理念,我校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培育,例如开设“家长课堂”,举办专家讲座和家校交流分享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五是成长性:任何一种教育活动,如果抛开了成长这一重要核心,那么,它是不可能持久的。我们学校在每一次活动中,都要求老师和学生对活动进行反思和分享。例如我们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发布“美篇”来记录他们的感受与成长,其中,有一名学生在寒假打工获得报酬后,他说: “干了一个星期的寒假工,这次终于让我明白人民币不是像花钱那么容易赚来的”。还有一名学生经过摘草莓活动之后,他的感悟如诗:“一颗不熟的草莓颜色鲜艳,但是,只要放到嘴里一咬,一股酸味会把牙齿酸倒。半熟的草莓放到嘴里,一咬,又酸又甜的汁流进嘴里,很有滋味。熟透的草莓不仅外表鲜艳……让人百吃不厌。”
  通过家校共育体验活动的开展,教师与家长共同分担教育责任,既让老师享受到了“家校共育”的好处,也促使家长更好地了解和配合学校,更是教会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创新,家校共育不仅可以收获“一箭三雕”的效果,甚至还有更多“共赢”的收获!一种育人模式的出现,不可凭空而生,它应该是基于工作中的需要,因需要而探索,因探索而活动,在活动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在提升中成长。
  李芬爱
  阳江市阳东区塘围中学副校长,分管学校德育工作。广东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会理事,阳江市家庭教育讲师团讲师。荣获特级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名班主任、广东省三八红旗手、广东省优秀德育教师、阳江市名班主任、阳江市三八红旗手、阳东区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作为省级工作室主持人,她每年带领工作室送课下乡,开展留守儿童公益教育和家庭教育培训活动,给老师、家长做了70多场的培训讲座。
其他文献
竹筒饭,你吃过吗?今年暑假,我就吃了一次自己亲手做的竹筒饭,那米饭的清香,那制作的乐趣,至今还让我回味无穷哩!  要做竹筒饭,第一步是砍竹子,准备好竹筒。一大清早,我和爸爸就上山了。山上竹林茂盛,空气清新,不由得让我想起毛主席“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的诗句。我们选取了一根笔直的成年竹子,砍断,剔掉叶子。然后,将竹子锯成一段一段的,为了方便盛米,锯的时候要保留两端的竹结,并用刀横着剖开竹筒上面
期刊
葵花喜欢那么多人一起朗读课文,更喜欢被老师叫站起来,单独朗读课文。她从一片安静中知道了,她的朗读十分迷人。几乎没有人教过她如何朗读,但她的朗读却全校闻名,她的声音并不响亮,甚至有点细弱。但她的聲音却像是被清水洗过一般的纯净。她知道节奏,知道轻重,知道抑扬顿挫,就像羊群知道草地,飞鸟知道天空。她的朗读仿佛来自遥远的地方。她的朗读像夜晚光下的虫鸣,将孩子们带入一个类似于睡意的状态。
期刊
我的爸爸做起事来“脚踏实地”,走起路来“脚不沾地”,说起话來“惊天动地”,一旦找起东西来“翻天覆地”,假若眼镜不见了就“呼天抢地”,噢,减肥运动前“求天拜地”,但一看到吃的就“欢天喜地”,还减不减肥了?我爸爸的力量“擎天撼地”,有危险的时候他能“顶天立地”,我相信就算是“十死之地”,他也不“怨天怨地”。对了,在家里他喜欢发号施令,让我们把家搞得“锦天绣地”,现在他在睡觉,真是“谢天谢地”。我“大有
期刊
空闲时,我用小线绳拴住我的小乌龟“懒懒”的一只后腿,去遛龟啦。哟!平时懒洋洋的“懒懒”跑起来了,小短腿竟快到让我跟不上啦!我不得不加快步伐,而“懒懒”似乎要跟我赛跑。本来小线绳绷得紧紧的,它这一跑,只听见“砰”的一声,小线绳就被“懒懒”给挣断了。“懒懒”可得意了,大步流星地爬向前方,时不时回過头,似乎在对我炫耀:“嗨,主人,追不上我了吧!”  (指导老师:刘联辉)
期刊
我多么期盼,期盼疫情早日结束!  等疫情结束以后,我要马上回到美丽的校园,拥抱亲爱的老师和可爱的同学们。学校里绿油油的菜地、芬芳的鲜花、荔枝树和波罗蜜树的花蕊……多么让我魂牵梦绕啊!  等疫情结束以后,我要约上小伙伴们去荔香湿地公园放风筝,去松山湖赏花……在大自然中呼吸自由新鲜的空气!  等疫情结束以后,我不再抱怨每天早起上学,不再抱怨塞车,不再抱怨市场的嘈杂……我渴望再次感受往日的生机勃勃!  
期刊
你的名字是什么?  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  你最響亮的称呼,  是白衣天使。  你在哪里留下过身影?  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  你最美的样子,  一定是在救人的时候。  你是否已经为人父母?  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  你把患者,  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照顾。  你是否有过害怕?  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  你坚定的眼神  让彷徨的人们看到希望。  你是否也很爱美?  我不知道。  但我知
期刊
“沙沙沙……”窗外的声音越来越大,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只见粉红色的窗帘不停地飘动,我不由自主地拉了拉被子,将自己裹了起来。一个可怕的想法一闪而过:是不是“新冠病毒”要闯入我的家?又会不会是女巫和大灰狼一起来抓我?女巫会念着咒语,把我也变成一个“新冠病毒”吗?我心中的小兔在不停地蹦蹦跳跳。终于,我鼓起勇气,“啪”的一声开了灯,瞬间“哈哈”地笑了起来,原来是一群飞蛾啊!现在,那“沙沙沙”的声音好
期刊
同学们,“鸡兔同笼”听说过吗?这可是1500多年前的中国古代著名典型趣题之一,记载于《孙子算经》。解决它的方法有列方程解、假设法,甚至二分法等。  这些方法步骤多,繁杂,容易将自己绕进去。今天,我给大家讲一种既简单又明了的方法,连二年级小朋友也会做呢!不信?一起来看看吧。  【化繁为简】  我们把题目简化一下:鸡兔同笼,10个头34条腿,鸡和兔各有几只?你可以先猜一猜答案是多少。  【古题新解:小
期刊
初夏的日子总会让小伙伴们怀念起艳日里海风的微咸和沙滩银白的沙子,还有一晃一晃地追逐着螃蟹的海浪。因此,Joey老师又从温妮女巫系列丛书里挑了一本女巫去沙滩的故事想要分享给大家,让温妮带着大家一起去海边看一看!  本期推荐:《Winnie the Witch》  It was a very hot summer.  "I want a swim, Wilbur(威尔伯)," Winnie said,
期刊
好的儿童漫画,需要更多的发散性思维,更多的夸張和想象,有时甚至需要些无厘头……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可以看看,也可以画画哦。  作品名称:《爱丽丝的下午茶》  班级:四年(11)班  姓名:王思语  作品名称:《杀生丸》  班级:五年(12)班  姓名:张俊杰  作品名称:《二次元萌少女》  班级:五年(12)班  姓名:江欣怡  作品名称:《美好的一天》  班级:五年(12)班  姓名:刘昕宜  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