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疫情结束以后

来源 :孩子·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ly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多么期盼,期盼疫情早日结束!
  等疫情结束以后,我要马上回到美丽的校园,拥抱亲爱的老师和可爱的同学们。学校里绿油油的菜地、芬芳的鲜花、荔枝树和波罗蜜树的花蕊……多么让我魂牵梦绕啊!
  等疫情结束以后,我要约上小伙伴们去荔香湿地公园放风筝,去松山湖赏花……在大自然中呼吸自由新鲜的空气!
  等疫情结束以后,我不再抱怨每天早起上学,不再抱怨塞车,不再抱怨市场的嘈杂……我渴望再次感受往日的生机勃勃!
  等疫情结束以后,我要去北京看故宫,去新疆看火焰山,还要去黄山欣赏怪石和云海……
  等疫情结束后,当遇到医生、护士、警察等抗疫英雄,我都要向他們深深地鞠躬致敬。在抗疫战斗中,他们坚守在各自的岗位,守护着老百姓的安全,他们是人民的英雄!
  等疫情结束以后,欢迎全世界的大小朋友都来我们美丽的中国,看看这个本来就很英雄的国家和人民……
  疫情结束以后,我们的生活将重启,我盼望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指导教师:张颖)
其他文献
“叮叮叮……”一阵轻柔的声音把我叫醒,“詹姆斯,请起床,今天是2035年5月1日,祝你节日快乐! 您昨晚的深度睡眠时间是6小时38分,平均心率75次,血压正常。” 这是我的高科技眼镜麦哲伦每天的晨报。  早餐已备好, 我发出指令:“麦哲伦,请扫描食物。”只见眼镜发出一束红外线,它通过不同元素反射出不同的长度波,来检测食物的安全。此时,麦哲伦的声音清脆地响起:“詹姆斯,食物安全,请放心享用!”  早
期刊
广州市荔湾区乐贤坊小学认为要做好家校共育工作,就要先对班主任提出更高的要求。新时代下的班主任,不仅要有爱心、责任心和教学能力,还要有开发身边教育资源的能力,而家长资源就是亟需开发的一片沃土。  学校的教育不是唯一和独立存在的,而是和家庭教育齐头并进、融合互利的。而且,一个班集体由许多家庭组成,大家的文化程度、认知理解等因素都存在差异,所以班级里建立起家委会,才能用求同存异的方式把彼此的思路统一起来
期刊
吃泡面  课堂上,小钟感冒了,不停地流鼻涕。可是他又忘了带纸巾,只好使劲地将鼻涕吸进鼻子里,结果声音越来越大,在黑板上写字的老师终于忍不住了,突然转过身来说:“谁的胆子那么大,敢在课堂上吃泡面?”  孔融让梨动机分析  语文课上,老师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然后要求学生写出孔融让梨的动机。交上来的答卷有以下四种答案:1.梨烂了;2.当时孔融正好牙疼;3.这样好叫拿梨的人帮他做作业;4.為了要成名。
期刊
Hello ,everyone, my name is Jason ,let me tell you my vacation.  My family and I went back to my hometown Guangxi last year. Guangxi is my hometown. It is a beautiful place. There are many famous scen
期刊
1.“哥哥,你看见我的《花婆婆》了吗?”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很多图书都有折扣,妈妈也给我们买了一堆新书。可是,新书到手还不到两小时,铃铃最喜欢的《花婆婆》就不见了,忍不住伤心地哭了起来。  2. 妈妈闻声走过来:“哎哟,你们的房间怎么乱得像个猪窝啊,叮叮,赶紧带着妹妹收拾房子,没准书就能找到了。”哎,妈妈的唠叨就是唐僧的紧箍咒,我和妹妹不敢怠慢,赶紧准备收拾房间。  3. 妈妈给我们整理了一套
期刊
《新周刊》曾做过一个关于“坚持”的专题,其中有一句话:“任何一个人,在一个领域内坚持十年,他都将成为那个领域内专家级的人物。”坚持,最难,却也最有意义。坚持,也是如今孩子最缺乏的品质。  贯,会意字,从毋,从贝,表示穿钱的绳子,引申为贯穿。做人做事,按照一个道理,从一而终,首尾不懈,摒弃见异思迁,那么,不成功都难。这根通灵的绳子是什么?这个高深的道理又是什么?就是坚持。  字源演变  唐僧師徒四人
期刊
竹筒饭,你吃过吗?今年暑假,我就吃了一次自己亲手做的竹筒饭,那米饭的清香,那制作的乐趣,至今还让我回味无穷哩!  要做竹筒饭,第一步是砍竹子,准备好竹筒。一大清早,我和爸爸就上山了。山上竹林茂盛,空气清新,不由得让我想起毛主席“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的诗句。我们选取了一根笔直的成年竹子,砍断,剔掉叶子。然后,将竹子锯成一段一段的,为了方便盛米,锯的时候要保留两端的竹结,并用刀横着剖开竹筒上面
期刊
葵花喜欢那么多人一起朗读课文,更喜欢被老师叫站起来,单独朗读课文。她从一片安静中知道了,她的朗读十分迷人。几乎没有人教过她如何朗读,但她的朗读却全校闻名,她的声音并不响亮,甚至有点细弱。但她的聲音却像是被清水洗过一般的纯净。她知道节奏,知道轻重,知道抑扬顿挫,就像羊群知道草地,飞鸟知道天空。她的朗读仿佛来自遥远的地方。她的朗读像夜晚光下的虫鸣,将孩子们带入一个类似于睡意的状态。
期刊
我的爸爸做起事来“脚踏实地”,走起路来“脚不沾地”,说起话來“惊天动地”,一旦找起东西来“翻天覆地”,假若眼镜不见了就“呼天抢地”,噢,减肥运动前“求天拜地”,但一看到吃的就“欢天喜地”,还减不减肥了?我爸爸的力量“擎天撼地”,有危险的时候他能“顶天立地”,我相信就算是“十死之地”,他也不“怨天怨地”。对了,在家里他喜欢发号施令,让我们把家搞得“锦天绣地”,现在他在睡觉,真是“谢天谢地”。我“大有
期刊
空闲时,我用小线绳拴住我的小乌龟“懒懒”的一只后腿,去遛龟啦。哟!平时懒洋洋的“懒懒”跑起来了,小短腿竟快到让我跟不上啦!我不得不加快步伐,而“懒懒”似乎要跟我赛跑。本来小线绳绷得紧紧的,它这一跑,只听见“砰”的一声,小线绳就被“懒懒”给挣断了。“懒懒”可得意了,大步流星地爬向前方,时不时回過头,似乎在对我炫耀:“嗨,主人,追不上我了吧!”  (指导老师:刘联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