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关系研究的一方重镇

来源 :世界经济与政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ANQING520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是我国政治学与国际问题研究的一方重镇。早在1983年,学院就取得了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并于1998年被评为司法部重点学科。在政法大学的政治学与国际政治学科发展史上,钱端升、吴恩裕、楼邦颜、杜汝楫等老一辈知名学者曾先后任教于此。目前我院拥有一批在国内外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界有着广泛影响的专家学者。其中有多人担任中国政治学会和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等学会理事,其中有1人担任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1人担任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1人担任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副会长。
其他文献
作为国际问题以及中外关系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能源安全”已经持续了数年。研究队伍在扩大,议程也在扩展。2008年春节前后,南方地区的雨雪天气所引发的能源挑战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问题:如果类似的大面积能源问题都因为它主要属国内问题范畴而被排除在我们的视野之外,那么,我们的研究价值又体现在哪里?
国家形成理论致力于重现公民权和民主化的军事基础,认为公民权应被理解为国家与社会之间就战争物资进行“谈判”的副产品。作者在对春秋战国国际体系及近代早期欧洲体系中的国家形成过程进行比较研究后认为,如果公民权源于国际竞争,那么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国际体系中,统治者也曾为了鼓动民众参战和为国牺牲而做出了三项让步:言论自由、司法公正和经济福利。作者提出一个世界政治的动态理论,认为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制衡逻辑是公民权跨越时空分别在春秋战国时期和近代早期欧洲兴起的主要因素。公民权在春秋战国时期没落的根本原因是严重低估了制衡逻辑
近年来,中国与尼日利亚的石油开采合作有了较大发展,但在油区也发生多起中国石油公司员工被袭与被绑架事件,这些暴力事件对中国与尼日利亚的石油合作有何影响?作者通过研究认为,当地反抗组织及暴力活动并不是专门针对中国石油公司的,而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的地方反抗运动攻击外国石油公司活动的一部分。不过,中国石油公司的进入确实会对当地政治产生影响,中国政府与公司必须十分谨慎地处理与涉及石油利益的当地权力集团的关系。
中非关系研究近年来日益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而西方学者、中国学者及非洲学者在涉足这一共同关心的课题时,在认识论及方法论、选题偏好、立场选取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究其原因,则与各自背后的学科建制、利益诉求和个性差异等深层历史、文化因素密切相关。中国、西方和非洲三方学者需要跨越彼此之间的分野而进行有效的对话与合作,唯此,各国学者才能在中非关系这一新的研究领域为探索全球合作与非洲发展方面做出独特贡献。
对非援助一直是中国对非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国对非援助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模式,这是一种成功务实的中国对非援助与经贸结合的合作方式,它对中非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得失也引起世界的热议。近年来,中非关系正经历着战略性大转变。中非双方应该共同努力,把这种关系更好地引导到促进非洲经济及社会发展的轨道上来,这是非洲自己的职责,也是中国的责任。
中国非政府组织(NGO)的发展具有本国的特点。新中国NGO的定位是为中国政府的外交政策服务,因而它们成为政府体制下中国对外交往的一个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NGO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其本身的势力和对社会的影响力日益增大。目前,中国的社会状况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与国际接轨”是中国的一个基本走向。因此,中国NGO必须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关系,它们的健康发展无疑将与国家形成共生共强的关系,有助于公民意识的培养和民主观念的增强、推行与自身相适应的体制改革、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伦理道德体系。
在全球化背景和中国国情基础上促进国际关系学与国际法学之间的沟通是中国问题研究的一个前沿切入点。这两个学科门类的“联姻”既是新的时代进步的要求,也是国际关系理论和国际法研究自我提升、“与时俱进”的机会;在中国和平发展、承担更大国际责任的特殊视野下,它还是应对重大外交与国际战略难题的需要,是推动以人为本、社会为基的理论转型的必然。作者得出的结论是:全球化时代进步的国际政治思想和主流国际法理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即抑制国家的专制、尊重个人的权利以及在国际社会形成批评和抵制霸权的氛围。
近年来,战略能力逐渐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研究关注的一个重要范畴。依据战略能力来源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要素型战略能力和结构型战略能力,其中结构型战略能力是从国际体系结构的视角考察战略能力所得出的一个新概念。它主要取决于国际体系结构的演变及国家在体系中的位置,同时也表现为国际体系结构对国家内部功能领域的作用与影响。结构型战略能力的提出有利于深化对战略能力这一国家安全战略重要构成要素的理解和认识,为国家安全战略谋划、实现国家安全利益提供有益的支持。
与对手贸易是国际政治领域一种独特的政治现象,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已有的分析路径不同,作者构建了一种国家一社会的分析框架以力图更好地解释这个问题。根据该框架,国家行为体的偏好为国家安全,而社会行为体的偏好是经济福利,两者的偏好共同制约着一国政府与对手贸易政策的制定。一国政府对外政策的最终输出则不仅仅取决于国家行为体和社会行为体之间的博弈能力,而且还受到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辽宁大学经过多年的积累与精心酝酿和筹备,在原国际关系的基础上,于2004年3月成立了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并将其作为辽宁大学新的学科增长点。辽宁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程伟教授兼任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学院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高起点开局、高标准要求、高效率运作,力争把我院建设成为东北一流、国内领先的教学研究型学院。学院现有三系一部一所一中心:国际政治系、世界经济系、韩国语学系、外语教研部、中东研究所和韩国研究中心。学院现状可以简要概括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