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友谊历史发展的根基及其广泛前景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unisrun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古关系源远流长,从世界上的国家分类情况来看,同是第三世界国家,从执政党上来讲,同是本国共产党,从意识形态上来讲,同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古两国的友好往来对于两国各自的发展也有着深远影响,有利于加强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有利于提高两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
  【关键词】:中古关系;历史发展;广泛前景;深远影响
  中国位于亚洲大陆,古巴在拉丁美洲,但是中国和古巴人民的友好往来并没有因为距离遥远而阻隔。中古两国的友好往来可以追溯到道光丁末年,也就是1847年。这是中古两国开始接触的时间。在将近一百七十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古关系经历了时代与社会变迁的考验,逐渐形成了稳固的中古友谊关系。新时期下,这种友谊关系不仅更加巩固,而且出现新的发展。
  一、中古友谊历史发展的根基
  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拉美国家,便是古巴。1960年古巴运用自己的主权和意志,成为西半球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代表的国家。中古两国之所以能够成为友好伙伴,并能抵住国际风云变幻的不利影响,离不开以下三方面的根基。
  (一)基于同是第三世界国家的中古友谊
  第三世界国家历来是中国团结与合作的对象,不仅因为合作是第三世界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还因为第三世界国家有着共同的历史遭遇和发展要求。
  就共同的历史遭遇而言,中国与古巴过去都是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古巴在1510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在1762—1763年被英国占领,其后又重新成为西班牙殖民地,1898年美国赢得对西班牙的战争后占领古巴,古巴成为美国殖民地。而中国也遭遇过半殖民地时期,曾经被英国,日本,法国,德国,葡萄牙占领过。中国和古巴两国有着强烈的独立愿望,并且都为实现这个愿望做出过勇敢、艰难且长期的斗争,都深知和平与发展最符合本国利益的实现。
  就共同的发展要求而言,在两国分别取得政治独立后,面临着相同的历史任务。同时,中国与古巴都有义务和责任为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作出努力,这不仅符合两国的国家利益,而且符合全世界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二)基于同是共产党为执政党的中古友谊
  目前,全世界195个主权国家中,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国家只有5个。
  古巴驻华大使白诗德说,两党关系是两国关系的一个支柱。两国在召开党的重要会议之后,互派特使通报会议结果已成为惯例,这种做法有助于加强两党的政治对话和政治互信。古巴驻华大使白诗德的这番话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与古巴共产党之间的密切联系,对国内国际议题交流无障碍。
  在执政党建设经验中,两国两党互相学习彼此长处,提高本国执政党的先进性。比如在党群关系上,两国同时面临着腐败、官不亲民的现象,古巴采取的最有利的方法就是深入基层,与群众直接沟通,倾听群众意见。[1]古巴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都将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为主要政治任务。[2]
  (三)基于同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古友谊
  中古同为社会主义国家,有着共同远大的理想。白诗德说,古巴同中国一样,反对霸权主义、单边主义、强权政治及单方面制裁,反对把一种唯一的模式强加给世界。
  1993年,古巴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复杂形势,很多人都认定社会主义古巴会像东欧和前苏联一样垮台。而江泽民对古巴进行友好访问,这是当年访问古巴唯一的外国元首,表明了古巴并不孤立。这源于中国与古巴同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中国对古巴的境遇以及遭受的压力感同身受。2004年,胡锦涛对古巴进行国事访问时说,“事实表明,中古两国是好同志、好朋友、好兄弟。”2008年,胡锦涛访问古巴,推动中古两国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发展。2014年,习近平主席访问古巴,将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接受古巴政府授予的“何塞·马蒂”勋章。
  二、中古友谊的广泛前景
  中古两国友谊发展至今,拥有越来越多的共同利益,中国与古巴在原来友好交往的基础上,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主要体现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
  (一)中古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空间不断拓展
  近年来,古巴与中国的经贸往来日益密切。目前,中国已成为古巴第二大贸易伙伴,古巴则是中国在加勒比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3]中古经贸合作的主要形式有货物贸易、双向投资、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
  两国经贸关系空间的不断拓展,使得中古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更加深化。尤其是在服务贸易方面,这绝对是中古经贸合作的新增长点。近年来,古巴的医疗服务业在若干领域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中国消费者对古巴医疗服务水平也给予了高度认同。还有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给两国交往提供了契合点。此外,中古在共同开发旅游市场、合资建设旅游设施方面也有大动作。[4]中国也要考虑到古巴国内市场狭小等客观因素,通过合作拓展第三方市场来扩大中古经贸合作。
  (二)中古两国政治交往密切
  目前,古巴也在经历变革的过程,这是在遭受了多年外来侵略的影响下开始的。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也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重重压力和挑战,同时还要克服几十年传统观念的束缚。这种问题和挑战同样也发生在古巴。中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古巴自然也有古巴特色社会主义,两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相同性注定在政治上的联系是密切的。中古两国表达政治意愿的最主要方式就是两国高层频繁互访。在涉及到国家安全问题上,两国立场一直都是相互支持,充分体现两国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古巴和中国在捍卫社会主义理想方面有着共同的目标,两国人民也都在为这个目标奋斗着,努力着。1971年,古巴就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一起支持了联合国确立“一个中国”原则,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所有合法权利以及在安理会的席位。
  中古两国政治交往日益密切的前提,是互不干涉两国内政。虽然同为社会主义国家,在国家问题上,借鉴彼此优点并给以帮助,但在国家内政问题上,绝不逾越。
  (三)古巴“汉语热”
  随着中国与古巴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合作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古巴人开始学习汉语,在古巴兴起了一股“汉语热”。古巴第一所也是古巴唯一一所孔子学院是哈瓦那大学孔子学院,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注册学员人数倍增。 “汉语热”现象表明中国与古巴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已经渗入到古巴人民的社会文化生活当中。在这之前,只是中国商品悄然改变着古巴人的日常生活,如今,在文化知识领域,也逐渐影响到古巴人民。
  中国的传统文化还通过一年一届的“中国文化节”的形式走进了古巴,2000年以来,古巴就举办“中国文化节”,以饱涵中国文化特色的话剧、演出、讲座、书画、工艺作品展为主要形式。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去古巴留学,把古巴的文化带到中国来,两国人民对彼此国家都赞不绝口。相信两国关系会走的又好又远。
  中古关系的友好往来,对两国有益,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有益,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目前,中古关系处于最好的历史发展时期,[5]卡斯特罗曾说,“古巴和中国的关系是在人类从未生活过的最困难的条件下,两个捍卫社会主义事业的国家坦率透明的合作的典范。”这是对中古以往友好往来的高度概括,更是对强化中古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出了要求,二者的友好关系必然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课题组.古巴共产党密切党群关系的基本做法和经验[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
  [2]卡洛斯·米格尔·佩雷拉·埃尔南德斯.古巴共产党与中国共产党:政治互信和互相支持的典范[J].当代世界,2010.
  [3][5]毛相麟,刘维广.新世纪以来的中古关系[J].当代世界.2009.
  [4]雷春仪.中华文化对古巴社会的影响[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其他文献
【摘要】:高等职业院校近年取得快速的发展,成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机构,有力的支撑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职业化的发展进程,而职业院校在发展中也面临硬件和软件投入不足的问题,加之学生基础差,教学管理经验缺乏,对现代社会分工和职业化发展预测不准等因素,导致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和教师教学存在种种困难,科学准确把握客观实际,有利于教学及早走出困境。  【关键词】:边境地区;民高职院校;大学生;英语教学;困境  一、引言 
期刊
【摘要】:儒家思想中国古代典型的传统思想,其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和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儒家思想界定和分析,找到儒家思想与对我国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找到其与我国当代存在的冲突。  【关键词】:儒家思想;当代文化;冲突  一、儒家思想的界定、含义  儒家是孔子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学派。儒家名字的由来主要是因为孔子在早期曾从事了“儒”这一职业,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各种思想不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也在不断提升,但是社会上出现的越来越多的旁观者事件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鲜明的对比,比如“2011年的小悦悦事件”让人不禁感到社会的冷漠,社会发展的“热”与社会出现的“冷”警醒着众人缓解乃至消除旁观者现象刻不容缓。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旁观者现象出现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达到“旁观者”向“敢为者”的现实转换这一目的。  【关键词】:旁观者;旁观者现象;
期刊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早期的重要著作,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本文以其中审美主体的确立与建构为研究视角,探讨马克思美学思想中关于审美主体的独特价值,认为马克思的审美主体思想不同于历史上的诸种美学观,它不是孤立地、静态地研究审美主体,而是把审美主体与人的本质紧密联系在一起,将其置于主体与客体的双重关系以及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来考察,并以审美主体的实现程度作为人的本质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
期刊
【摘要】:元初汉人所受异族之侵犯惨不忍睹,在元代末年,更是灾荒连年,农民起义不断,饿殍遍地,人吃人的恶性事故屡见不鲜。一些文人雅士受儒家正统教育,胸有万卷诗书,心腹藏良正义无力挽狂澜之能耐,胸中的块垒又无法释放,一吐为文、为诗、为书、为画,这是他们发泄的最佳手段。回归自然的怀抱,这是人性的复苏和觉醒,也是审美趋向的转向。在隐逸中获得心灵的平静,这正是书家所需要的创作心态。  【关键词】:元代;隐逸
期刊
【摘要】:实践证明,政治思想工作是保持企业人际关系的稳定维持、促进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手段。一个企业工作氛围的好坏受其政治思想工作开展的深入性影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各大企业在政治思想工作方面面临着倡导科学、文明和积极态度的新课题。在如今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充分将企业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本文将对加强新时期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性进行浅要
期刊
【摘要】:宗教自古已有之,但宗教学则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宗教学的真正建立是近代以来的事情。如果说,在一段十分长的历史时期,宗教没有进入研究者的视野,这是不中肯的。但我们必须意识到,先前对于宗教的研究是站在宗教的立场上进行的,或许我们可以将其称作宗教学的方法,其侧重点在于以宗教研究宗教,其内容包括对神的认识(宇宙论、本体论)、对宗教形式的认识(教理教义、斋醮科仪),以及对宗教规范的认识(制度、戒律)等
期刊
党的十八大把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一个重要举措,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导向。近年来,各地区探索开展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同步审计,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和做法。但在实践中,存在着同步审计内容难以划分、责任难以界定、履职情况难以评价的问题。本文对上述难点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开展同步审计的思路。  一、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发展进程  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最初是一些地区对县委书记和
期刊
【摘要】: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智慧的象征,他的自然无为思想影响至今。老子认为,以智治国是国家的祸害,要使百姓无知无欲、自然淳朴。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根据对春秋乱世的现实进行了深入思考后得到的思想精华。统治者和老百姓的有为造成了国家动乱,只有圣人有圣人之智,百姓有百姓之愚,才能根本上实现天下太平。  【关键词】:老子;愚;智;无为  1.老子所谓的“愚”与“智”  老子在《道
期刊
【摘要】:历史观是由一个时代以及其所特有的物质生活条件等综合因素所决定的,是人们对历史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西历史观的不同反映的是中西方历史发展轨迹的迥异,即历史循环和历史进步的总体发展格局。在中西历史观对比中,以西方概念来观照中国历史观会发现中国历史似乎充斥着退化色彩。另一方面,对比更清晰地反映出中国历史观背后的古代文化模式,即从群体的人出发,消解人的个性,落脚于社会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