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登记为事业单位的悖论及其破解r——以《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实施细则》第7条为中心

来源 :复旦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tianweixiu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实施细则》第7条规定,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可以登记为事业单位.这不仅与《民法典》等上位立法发生冲突,存在操作障碍,而且背离事业单位改革趋势.产生该规定的根源在于未能科学认识我国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法人类型.对此,应回到基本法层面,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法人类型予以体系化重释.一方面,坚持事业单位法人的国有属性,将其从民办学校法人类型体系中去除;另一方面,摈弃将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统一定性为捐助法人的解释范式,承认社团型非营利性民办学校这一类型.同时,配套完善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扶持及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制,从而形成社团型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与财团型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并存的“新二元体系”,从根本上解决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法人地位问题.
其他文献
读者的支持,是本刊发展的无穷动力;读者的意见和建议,是本刊进一步做好宣传理论工作的力量源泉。面向未来,本刊亟待读者进一步贡献出智慧和力量,与我们携手共进。为此,编辑部决定,即日起到12月底,举行征集读者意见和建议活动。意见和建议征集的范围如下:  一、你对本刊宣传策划的总体评价如何,需要从哪些方面作出改进?  二、你平时比较喜欢阅读本刊的哪些栏目,在栏目设计方面你有何改进意见和建议?  三、你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