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柴胡汤加减治疗ERCP下胆总管取石术后黄疸加重1例

来源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wanjiang1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已经成为目前诊断和治疗胆道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但ERCP术后仍存在消化道出血、胰腺炎、胆道感染、胃肠功能紊乱等并发症,以及结石残留的问题[1].现代医学对ERCP术后并发的非感染性黄疸的治疗鲜有报道,其发病机制也尚未明确,临床上多以激素及护肝对症支持治疗,而激素的使用存在诸多风险与禁忌[2].本文介绍1例在未使用激素的情况下对ERCP取石术后黄疸加重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根据中医整体辨证采用大柴胡汤加减,获得理想的效果,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参与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的候选基因及其潜在机制.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获得GSE19665、GSE41804和GSE84402,通过GEO2R工具和Venn图软件选择HCC组织与正常肝组织之间差异表达基因(DEG).对这些DEG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生存分析(Kaplan-Meier)和基因表达谱交互式分析(GEPIA)验证.结果:3个数据集中共有139个一致表达的DEG,包括36
尹常健教授为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学术顾问,山东省十大名医之一.尹常健教授从事中医肝病临床研究工作40余载,临床经验丰富,近年来对肝癌的中医诊疗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有独到的见解与体会,其自拟的“肝癌方”化裁治疗肝癌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作者有幸侍诊于侧,获益良多.现将心得报告如下.
目的:探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各中医证型患者年龄、性别、BMI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及特点.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NAFLD患者116例,观察不同中医证型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血脂指标(TG、TC、HDL-C、LDL-C)、肝功能指标(ALT、AST、ALP、GGT)、肝纤维化指标(PCⅢ、CⅣ、LN、HA)、FBG、INS、IR、ISI、HBCI和FBCI以及NAFLD等的情况.结果:与其他各组相比,肝肾不足型和痰瘀互结型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显
我国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为2000~3000万例[1,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在亚洲地区总体患病率为29. 62%[3].CHB与NAFLD两种疾病同时出现在同一个体的情况逐渐增加,NAFLD发生在接近1/3 CHB患者中[4].Phunchai等[5]研究发现 CHB合并 NAFLD约占CHB患者的2/5,与非CHB人群相比,轻度脂肪肝在CHB患者人群中更为常见[6].研究发现,CHB合并NAFLD患者抗病毒治疗病毒学应答率显著低于单纯CHB患者[7];且加速肝脂肪
目的:大样本回顾性分析原发性小肝癌患者腹腔镜微创术近期疗效及术后复发危险因素.方法:对1042例腹腔镜微创术治疗的原发性小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自制调查统计表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近期疗效指标(术后3个月病灶控制有效率和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复发相关指标等,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法分析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术后3个月1042例患者的病灶控制有效率为79.88%.截至随访截止日(2019年10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6.7个月,术后1年、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8.95%(706/1024
目的:探讨不同状态HBV感染者血清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差异,并分析其与HBeAg和HBV DNA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本院收治的50例HBV携带者(携带组)、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组)、40例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患者(急性发作组)和30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作为研究对象,同期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同时检测各组对象ALT、HBeAg、HBV DNA、Tim-3水平,并做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携带组、CHB组、急性发作组、肝硬化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活血柔肝法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我院就诊的124例HBC患者进行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恩替卡韦;观察组患者在口服恩替卡韦的基础上加用活血柔肝法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48周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88.71%),高于对照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ST、ALT、TBil、Alb水平均下降,观察组患者AS
目的:对比分析不限钠治疗与限钠治疗在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华医学会数字化期刊库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截止日期2019年10月.找出对比不限钠与限钠治疗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文献,由2名研究人员进行筛查和数据提取,并应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文献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随机对照试验,共952例患者,其中不限钠组455例,限钠
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Gilbert综合征)是一种非溶血性、非结合性胆红素血症所致的黄疸,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常多见慢性间歇性或波动性轻度黄疸,表现为血浆非结合胆红素波动性升高,通过肝组织病理检查及基因检测可诊断该病.已知由于UGT1A1基因启动子和编码区氨基酸突变可导致UGT蛋白表达水平下降,从而引起血清非结合胆红素水平升高.Gilbert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可在《金匮要略》里寻到踪迹.近期我院收治一名疑似Gilbert综合征的患儿,笔者按《金匮要略》“虚黄”理论论治,患儿黄疸明显减轻,现报告如下.
目的:探讨胸腺肽ɑ1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合并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凉山州布拖县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住院的酒精性肝病合并HIV/AIDS患者2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06)和观察组(n=106).对照组患者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静脉滴注1.2 g/次,1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用胸腺肽ɑ1注射液皮下注射(前2周1.6 mg/d,后2周改为1.6 mg,隔日1次).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