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二维放疗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对食管癌的疗效分析

来源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_W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3D.IMRT)与二维常规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86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3D.IMRT组和二维常规放疗组(普放组),比较2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和毒副反应的差异。结果3D—IMRT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普放组;普放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显著高于3D-IMRT组;3D—IMRT组1、2、3、5年局部控制率及1、2、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普放组。结论与二维常规放疗比较,3D-IMRT能明显改善食管癌的近期疗效,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并能有效减轻周围组织放疗损伤。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首发抑郁症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患有首发抑郁症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
日常生活中引起胃黏膜损伤的因素很多,如酒精、酸、碱等,均与黏膜攻击因子和防御功能失衡有关,故黏膜防御机能在溃疡病发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因此强化黏膜防御功能是防
随着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出现和发展,使分析测试能力大大提高。pH电极是一种最成熟的电极。1976年Pehasson等推导出了混合酸的一般公式,其对实验结果的符合程度也比较令人满意。
期刊
<正> 耐尔兰(NBA)作为NADH电催化氧化的电子媒介体已有报道,但由于耐尔兰具有良好的水溶性,用吸附法等修饰于电极表面后易流失,因而造成电极性能不稳定,本文采用化学键合的方
目的评价长期口服康复新液预防冠脉支架术后上消化道再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3年6月冠脉支架术后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后患者206例,分为2组。对照组104例,行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m)的表达及其与含紫杉醇方案耐药的关系。方法经病理学确诊为ⅢB~Ⅳ期的120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60例给
本文利用电位滴定法分别测定了甘氨酸在纯水有不同重量百分比的多元醇(1,2-丙二醇,丙三醇)混合溶剂中的酸解离常数,碱解离常数和混合溶剂的质子自递常数。实验结果表明,在25℃离子强度为
<正> 前言目前,国内研制的葡萄糖传感器普遍存在着稳定性不够高的问题,本文在建立了交联法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制成葡萄糖传感器,消除了影响葡萄糖氧化酶中毒从
本文重点研究了卟啉铁的炭糊修饰电极在酸性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研究了该种修饰电极对分子氧的电催化还原,结果表明,这种电极在酸性溶液中有良好的电化学行为,并能有效地催化
本文通过具体实例介绍了怎样用气相色谱法发现和判断互感器内部的常见故障,并对互感器的一些异常现象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