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氢-吡喃-4-硫酮^1(n→π^*),^1Ag^-(π→π^*)和^1Bu^+(π→π^*)等的激发态特征

来源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tjq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论上4氢-吡喃-4-硫酮的激发态特征用量子化学方法以及二维实空间分析法和三维立体实空间分析法加以研究.理论上的结果揭示^1(n→π^*)和^1Ag^-(π→π^*)激发态是分子内电荷转移(ICT)激发态,而^1Bu^+(π→π^*)激发态是离域激发态.它们的跃迁偶极矩的强度和方向用三维密度跃迁(TD)加以解释,用三维电荷密度差(CDD)观察分子间电荷转移(ICT)的激发态特征或局部激发态特征.用二维实空间分析法研究电子-空穴相关性,离域化和激子的尺寸.
其他文献
运用一种选择性的近似方法解Hulthen势的薛定谔方程,对于各种本征态的束缚态能量计算到二级近似,并且相应的波函数计算到一级近似.这种微扰方法也可应用于原子物理的其它领域.
从理论上分析了铷原子蒸汽温度对^87Rb和^85Rb D2线饱和吸收光谱在消除了多普勒背景情况下的光谱相对强度的影响.由于有效原子数密度、多普勒加宽、电极化率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1956年,周恩来总理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制定了包括发展我国导弹、原子弹等尖端技术在内的12年科学发展规划.钱学森先生冲破美国政府阻扰,回到祖国,参与主持“两弹一星”工程
研究了V型三能级原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与双模压缩相干态光场相互作用系统中的光场压缩的特性.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光场的正交分量呈现周期性压缩,其周期与原子间相互作用密切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