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是一座桥梁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yu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国藩在《谕纪泽》中谈到读书之法,说有“看书”和“读书”之分:“看者,如尔去年看《史记》《汉书》、韩文《近思录》,今年看《周易折中》是也。读者,如《四书》《诗》《书》《易经》《左传》诸经、《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曾国藩所说的“读书”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朗诵 。他认为读经书和李杜等人的诗“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极大地肯定了朗诵的作用。
  今天看来,从某种意义上说,朗诵,是一座桥梁。
  第一,朗诵,是我们走进文本的桥梁。
  许多时候,我们读一篇作品,大多采取浏览、“看书”的方式,对文本大多处于浮光掠影的了解阶段,而要真正地走进文本,朗诵是一座便捷的桥梁。
  一般的看书,只是对文本信息的摄入,犹如一个摄像机。而信息的摄入是否准确,对摄入的信息是否消化,也就是说,是否真正地走入文本,往往不得而知。
  而朗诵就可以让你走进文本。
  朗诵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语言的过程,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准确、动听、有感染力。在朗读过程中真正达到了这个标准,说明你就走进了文本。
  例如,朗诵《兰亭集序》这篇美文,就必须掌握文本中的字音、句读等,就会注意“会稽山”中多音字的读音,也会注意“虽趣舍万殊”中通假字的读音,从而力求读音准确,可见,朗诵,可以让读者走进文字;不仅如此,要朗诵好文本,必须理解文本内容,把握《兰亭集序》中表现出的兰亭集会时的赏心乐事,把握作品中所表达出来的,由“信可乐也”到“岂不痛哉”“悲夫”的感情变化,这样,可以进一步地理解文本内容,从而真正地走进文本。
  叶圣陶先生把朗诵称为美读,他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相感通了,不论兴味方面还是感受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叶先生对美读所提出的要求,实际上就是要求读书要做到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调动所有的感官,沟通读者与作者的情感。其实,说白了,就是通过朗诵走进文本。
  第二,朗诵,是读者走出文本的桥梁。
  走进文本并不是朗诵的最高境界。朗诵是创造性阅读,是朗诵者根据文本的思想、情感,结合自己的经历和理解之后的再创造,是展示个性的阅读。朗诵不仅仅是接受,更是创造和表达,是通过声音、语气、语调,甚至表情动作等多种因素的一种再创造,必将反映出读者的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讀批判。
  通过朗诵,可以让阅读主体把自己的个性特征融入阅读客体中,把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等通过朗诵表达出来,从而提高创造性阅读能力,走进文本而又不拘泥于文本,走进文本又走出文本。
  例如,朗诵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我们不仅能感悟到李白的人生感叹,更会把自己对时光流逝、对人生理想等感慨通过声音表达出来,在慷慨悲慨的朗诵中表达自我。
  再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一般性的阅读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可当我们用自己的声音去演绎这篇感人的散文,我们会从文本中走出来,用自己的声音、语气、语调,借助作者的文本,来表达自己对母亲(或者其他长辈)深深的情感。
  第三,朗诵,是读者走进社会的桥梁。
  朗诵,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更是一门说话艺术,而且特别强调用心说话。所以,经常地进行朗诵训练,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感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朗诵可以训练良好的语言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出色的语言能力是现代社会中人们必备的素质,语言能力包括语言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即听和说的能力,朗诵是训练语言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最佳方式。
  现代社会中,许多没有经过朗诵训练的人,容易形成交际障碍,不会倾听,抓不住对方交流时的语言要点和情感倾向;不会表达,说话时吐字不清或发音不准。不少人在公开场合不敢开口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说话时脸红脖子粗,即使开口也只是声音极低、断断续续,更谈不上表情达意了。而这样更容易造成较重的心理负担,造成恶性循环。
  良好的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始于朗诵。朗诵可以训练和提高人们对语言敏感的程度,提高语言感受能力。在把无声文字变成有声语言的处理过程中,会让读者对语言文字的感觉渐渐明晰,最终达到对语言文字理解。同样,能够用恰当的声音来演绎无声的文字的人,也就更容易听懂别人的有声语言。
  朗诵既作为一种语言训练也是一种思维训练,它需要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训练语言及思维的协调性和条理性,使语言表达有条不紊。文字通过眼睛摄入,输入大脑,然后通过大脑的分析、鉴赏,感悟出这段文字的内容、所表达的情感、应该运用的语音语调等,然后通过中枢神经把这些信息传输给口腔,让口腔运用恰当的形式把这些表达出来,这需要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多种感官的配合,语言表达和思维的和谐、语言及思维的条理性是非常重要的,是语言交际中所必需的。所以,朗诵可以提高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具备了这些能力,语言表达就能简明流利、连贯得体,就能在公开场合,恰当地运用语音、语调、语速、语气的变化来表达内容情感,恰如其分地运用手势、表情,增加语言的感染力。
  不仅如此,朗诵可以培养优良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让你在交际中拥有优良的心态,使你在社会交际中游刃有余。
  比如,朗诵可以培养自信向上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克服交际过程中的胆怯心理,让你在交际过程中真正做到自信而恰当地表达自己,并能根据交际环境的不同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所以,朗诵在培养人的自信自强的心理素质的同时,也锻炼和提高了人的情商。
  朗诵还可以训练注意的持久性,增加注意的深度,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良好的注意力,是交际中不可缺少的品质。在交际中,无论是信息的获取还是信息的输出,都需要优良的注意力,否则,你听不懂别人的话,也说不清楚自己的话。而朗诵,是一种对文本、甚至活动意义的理解必须清楚和深刻的阅读活动,因为其既是接受性阅读,更是表达性阅读,其正确表达的要求促使阅读者必须时时加深自己的有意注意,朗诵者的自我表达要求能够不断地刺激额叶,不断地加深有意注意,并且使注意稳定的、长时间地保持在阅读客体上。经过朗诵的训练而培养出了持久的、有深度的注意力,当然有助于社会交际中的语言交流了。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介绍西班牙鳕鱼拖网的结构特点,网具采用"保险绳"和"网片式舌网"等新颖设计理念,对中小型渔船的网机作必要的技术改进后,能够进行深水捕捞作业.
针对近海渔业资源大幅衰退、生物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生态容量下降呈荒漠化的现状,以中国海洋渔业经济保持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提出研究和投放高效耐久型人工鱼礁建设海洋牧场的
分布于南极海的鲸鱼均为大型鲸鱼类,日本是世界上捕捞鲸鱼国家之一,南极海是日本捕鲸母船队作业的主要水域。2000年日本捕捞鲸的头数增至188头,但2003年减至155头(其中包括北太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一章节明确表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报刊,电影、电视、网络,报告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布告栏、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哲人帕斯卡尔在《思想录》中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由于思想,我却囊括了宇宙。”重读《桃花源记》,越发觉得陶渊明就是这样一根思想苇草,在东晋时代的血雨腥风里,坚韧地生长,放射出独特的精神之光。  一、生命的抵押——隐逸  一个人对自身生命的认识及其对自己生命的处理方式体现着这个人的价值观。  历史上的陶渊明时官时隐,最后以
近年来海南东风螺养殖业发展较快,产量高效益好,给本地的养殖业注入新的生机,同时,通过引进新品种,创新养殖技术,使今天的东风螺养殖业更上一层楼,为了更好地推广这一新技术,
伊朗是一个第三世界渔业发展中国家.本文概述了伊朗水产养殖业、捕捞业、水产品市场和消费、国际市场、行业前景、重要政策及措施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