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农村中学生的作文能力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l2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作文是学习语文的关键,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写好作文,作文是学习语文的最终归宿。因为我们学习语文无非是为了表达写作,为了更好的说好话,更好的在生活中运用语言进行交谈,所有这些都与作文相关,所有这些都是作文的基础。因此,在中学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和提高作文水平,是关系到学习语文的成败,也是关系到中学教育的成败。特别是现在农村中学生的作文水平普遍较低,所以提高农村中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势在必行的。下面就如何培养农村中学生的作文能力提几点建议:
  
  一、深入生活,拓宽视野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提到“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的源泉来自客观世界,即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应该鼓励学生多接触社会多接触自然界,深入生活,拓宽自己的视野。多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自然界发展的规律。在生活中积累大量的知识,为作文打好基础。例如:多鼓励学生到外面的世界看看,了解社会的发展,感受祖国改革开放大潮的发展趋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憧憬。又如:多组织学生参观一些名胜古迹或人文古物,让学生在接触自然界万物的同时,感受自然万物的生长气息,感受祖国美好河山的壮丽,培养他们放眼河山的伟大抱负和情怀,又在游览中感受到祖国历史文化的灿烂,历史英雄的伟大,进一步加强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接触的事物多了,自然感触就多.脑海里的表象就多,一旦有灵感,思绪就如潮水般涌出。
  
  二、博览群书,提高修养
  
  读书是间接地考察社会,体会人生的最好方式。博览群书对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作文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在城市里的中学生,一般来说他们的课外读物都比较的丰富。因为那里的许多教育者和家长,都注意到课外读物的重要性。但在不少的农村里的中学生的情况就不容乐观。例如:有些农村中学连一个像样的图书馆也没有(可能是因为穷,但有一部分是不重视),即使有些学校建有图书馆,亦是做个样子准备应付上级检查用的,从来就未曾向学生开放过。再者,有某些语文教师,认为考试时知识的范围一般在书本上,没有必要去让学生看课外书,认为那是浪费时间。显然这是一种特大的错误,犹如把学生禁锢在一个极小的空间里,极容易使学生孤陋寡闻。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除了让学生亲身接触、体验一些事物之外,更应该鼓励他们多看课外书、报纸等,让他们多了解一些课外知识,增加阅历,提高修养。
  在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时候,我们还应该给予他们方法的指导。1.按自己的兴趣选择读物。选择的书应该是自己感兴趣的,这样便能更好的掌握其中的知识。2.按自己的需要选择读物。根据自己学习的需求,作文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书。3.选择一些思想健康,带有较好的文学性的书。另外,在学生选择课外书后,我们应该给予他们阅读方法的指导,教给他们阅读的技巧。特别是一些中外名作,更应如此。因为名著一般都是有较强的艺术性,有很深的内涵。如果学生掌握了方法和技巧,则比较容易地领悟其中内在的涵义和深奥的意境。再认真研究别人的写作手法,把其中吸收过来,为自己所用。
  
  三、捕捉灵感
  
  灵感是凭着丰富的生活积累,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突然爆发出来能够使思路豁然开朗的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形象思维从量到质的突变所产生的一种创造力。但是灵感是转瞬即逝的。灵感对写作十分重要,但由于灵感具有上述的特点,也极难把握。因此,如何捕捉灵感相当关键,根据灵感的特点,首先必须丰富自己的生活积累,这些前面两点已提到,再者是如何诱发情感和捕捉灵感。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应该教会学生一些方法。如,让学生随身带着一个小笔记本,一旦有灵感即把它记录下来,然后回来的时候再把其整理成一篇文章。
  
  四、陶冶情感,培养兴趣
  
  兴趣是学习中一种非智力因素,情感也一样,但两者对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文写作中有兴趣的陪伴事半功倍。因此,陶冶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是培养作文能力另一个关键因素。至于如何陶冶情感,培养兴趣,具体的做法有很多种,教师可以灵活运用。例如:语文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古今中外的美文,以当众朗读的形式,通过教师有声有色的演读,让他们感受作品的美妙语言,丰富的内涵等。进一步陶冶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产生兴趣,对这些作品的作者产生仰慕之心,从而引起自己创作的冲动。
  另外,可以组织一个作文兴趣小组。在一般学生中,肯定会有特别喜欢文学的,我们可以把这些爱好文学的学生组织起来成立一个文学兴趣小组,让他们一起探究文学知识,研究写作技巧。同时,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在必要时,给予他们方法的指导。再者,定期举行一次作文兴趣活动或比赛,让学生在活动和比赛中,把自己的写作潜力发挥出来。
  
  五、注重写作技巧的培训
  
  现实中许多农村中学生普遍会反映这样的一个情况:在写作时总觉得眼前有许多表象,有许多东西要写下去,有很多话要说,但就是无从着笔。所以,让农村中学生学会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十分重要。
  例如:列提纲法。有些作文能力不够强的中学生,往往会在写作中离题,有了列提纲法,就好办了。把作文的要点用列提纲的办法列出。这样,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围绕着提纲进行写作,就能够紧扣中心不会离题。这样的办法十分适合基础较差的学生。
  再如,在文章的开头写作中,方法亦是多种多样的,有开门见山直接点题法:曲折行文法等。语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需要适当选择一种。
  
  六、认真做好检查、修改工作
  
  鲁迅说过:“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我认为这句话说得好。宋代的王安石有句诗“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不是经过多次的修改才用上的吗?古诗名句尚且可以改出来,可见修改对作文来说是何等的重要。检查修改可以补漏去余,找出文章不合理的地方加予改正,提高作文的质量。现在有些中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相当马虎,等文章写好后就不再回头看一眼。这样造成的错别字、病句连篇,这是农村中学生作文时常犯的毛病。有感于这些问题,所以我认为必须让学生在写作完成后,认真做好文章的检查和修改工作。文章的修改有一定方法,语文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首先,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作文修改方法的指导,让他们学会如何修改作文。例如:老师在指导学生修改作文时,可以选一至两篇具有代表性的作文,提出修改的目的和要求。如:解决主题问题、层次结构问题、取材问题、词语问题等。在老师的指导下,一步一步循序渐进的学会抓住重点进行修改,学会修改的方法,培养独立修改作文的能力。在学生学会自己修改作文后,可以让他们采取如下的方法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
  1.两人对改。即同桌或前后座位的学生互改,纠正错字,理顺不通的语句,解决段与段之间的衔接问题等。改后并写出自己的意见。
  2.小组集体改。把写好的作文收集起来,分到小组中去,集体讨论、集体评改,各自发表自己的修改意见,指出文章的优缺点,当中吸取合理的意见,对文章再做恰当的修改。
  作者单位:广东省阳西县寿场初级中学校长
其他文献
根据笔者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多年的经验,在用字母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化学计算中,这类题常以填空或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其解题难点是学生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与系数有关,什么情况下与系数无关。同时,它既是化学教学的重难点,又是每年中考的考点。笔者认为这类题的解题依据是:  (1) 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 参加反应和生成的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成正
即使在最完美的条件下,管理一个软件项目也是很困难的。对项目经理(特别是那些实质上没有受到任何就职培训的新手)而言,一个越来越迫切的愿望是:尽快丰富自己的实战经验,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