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时代营销

来源 :中欧商业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mander_oc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美国《时代》周刊将年度人物给了“YOU”。YOU是所有坐在电脑前的你我他,既是在虚拟世界里遨游的比特人,也是现实生活中的消费者。当时,以维基百科、Youtube和Myspace为代表的互联网新事物风生水起,彰显出开放、包容、创新、合作的特性,展现了更为广阔的想象与实践的空间。
  时隔3午后的今天,继续高速繁衍扩大的YOU群体,已经在社会和商业领域里展现出无处不在的影响力。美国总统奥巴马当选,借助了社会媒体来筹集竞选资金、把握选民心理、发动个人品牌营销;全美航空公司1549号航班客机迫降纽约哈德逊河,最早的报道和图片都来自Twitter;在商业领域,MarketingProfs 2009年的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拥有Twitter账号,并结合其他社会媒体,以期更好地倾听消费者的声音,促成社区网络和品牌传播,提振产品或服务的销售。
  我们早已进入YOU传播时代——每个人都是嵌在网络上的一个节点,彼此交流互动、分享协作、创新生产;在数字媒体和互联网更为普及的今天,“YOU传播”的意义更加凸显,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它隐藏的营销潜力,不再甘当旁观者,积极展开线上、线下的部署,开始了一场融合与渗透用户的掘金之旅。
  在大众媒体时代,每个消费者是信息孤岛,是企业所灌输信息的被动接受者。他们之间缺少联结交互,对于企业的好恶口碑也无从表达与传播。YOU时代的消费者则将传播个性化,利用Blog、Twitter、Facebook、在线品牌社区等渠道表达意见并相互影响,在群体性互动中形成了一种认同。他们比传统的消费者更新锐、更具好奇心,对企业提出了更开放、更透明的要求。如果企业在某个接触点上忽视了他们的意见,也许会遭致巨大的灾难(想想美联航遇到的“破吉他事件”)。而聪明的企业知道,一旦俘获了意见领袖的欢心,也可能在一夜之间赢得庞大的草根拥趸。
  不仅如此,YOU时代的消费者还可以是生产者和价值创造者。当尼葛洛庞帝在1997年提出“数字化生存”时,预言“由于数字化的缘故,全新的节目内容会大量出现,新的竞争者和新的经济模式也会浮出水面,并有可能催生出提供信息和娱乐的家庭工业。”这一点已经在Youtube等新兴网站上得到验证。Youtube上许多人毫无利益动机的驱动,但积极贡献新内容。而传统产业打破企业边界、穿越行业价值链,创造出的用户分享新模式也逐渐涌现并蔚为潮流。
  1997年,世界网民7000万,中国是62万;到2007年,世界网民突破12亿人;截至2009年7月,中国网民高达3.38亿人,成为世界第一,其中宽带网民3.2亿,手机上网用户1.55亿——他们已经成为商业世界中一股强大的力量,准备好和他们接招了吗?
其他文献
与顾客沟通不畅?病根在内部    企业CEO们都想知道消费者对产品的体验和态度,然而他们往往对此一无所知。这是因为企业没有应用客户管理软件或者没有寻求市场调研机构的帮助吗?其实,这些外部原因不是根本,企业首先必须克服内部的与客户沟通的六大障碍。  1.缺乏有代表性的基层经验。从办公室走向销售和服务第一线,并不意味着就能获得真正的基层经验,关键要看这些经验是否有代表性。例如,一家航空公司的总经理去基
期刊
沿着曾国藩的治军路数按图索骥,可以发现湖南广电在魏文彬的主导下也形成了某种“书生领山农”的局面。“书生”是有信仰的“书生”,“山农”是肯任事的“山农”,由此在旧体制之外开出一条新路。  2007年4月9日,魏文彬(原湖南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现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讲时,将电视湘军成功的秘密解读为“心忧天下,敢为人先”八个字。实际上,这也是对变革者最大的褒奖,一年以后魏就离开了他奋
期刊
管理工作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它的主要对象是人,而人,是这个世界上最最复杂而难以名状的。  8月5日,应该是谷歌高级副总裁艾伦·尤斯塔斯灰色的日子,因为他非常倚重的大中华区领导人李开复毅然提出辞职,即便是巨大的诚意和天价的股权也难以挽回。可以想象艾伦的失望——不光因为信任的陡然失落,更因为,即便真诚、开放如李开复,艾伦也并不能揣摩到他在做出一项决定时内心所经历的复杂。  领导学研究者切斯特·巴纳德把管
期刊
9月初,在众多有识之士为“国进民退”担忧之时,企业界传来了特大喜讯:“2009中国企业500强”净利润首度超越美国企业500强,领先幅度达700多亿美元。  数字虽然喜人,但这份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共同发布的榜单并没有迎来舆论的起立鼓掌。这并不意外,毕竟,在经过多年的自感技不如人的赶超体验之后,无论是企业界、学术界还是新闻界,大家都比10年前要冷静多了。  何止是冷静!榜单刚一发布,舆
期刊
衡量企业家的水准,与衡量厨师的手艺非常相似一标准往往不是国宴大餐,而是家常蛋炒饭。精明能干的企业家,不需要什么特殊的资源和条件便能白手起家,平中建奇,灵活机动地调动身边普通常见的资源,迅捷机敏地发现别人熟视无睹的商机。    过去的大户人家在聘厨子之前,为了考察其手艺高下,一般并不要他烹制山珍海味、满汉全席,而是让他做一道简单的家常饭菜,比如蛋炒饭。这样做自有其道理,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吃的是家
期刊
职业发展管理是组织和员工个人对职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执行、评估和反馈的一个综合性过程。如何将胜任力模型运用于员工职业发展管理,以提升职业发展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是近年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新热点。    传统的晋升方法    翰威特最近对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公司做了一次调研,研究不同公司对员工的晋升或职业发展作出决策的方法。我们发现,各类企业存在两类传统的晋升方法:经验导向的晋升方法和业
期刊
在与一些已经构建胜任力模型的HR管理人员交流时,他们普遍反映“构建的胜任力模型不适用也不实用”。这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建模顾问的选择——实战、实在    从目前主持和主导胜任力建模的咨询顾问的履历看,很多都没有在企业一线任职的经历,对企业实际运作不熟悉,大多只有一些概念或理念。虽然有咨询公司的数据库作支持,但数据库毕竟不是活生生的企业实践。这种类型的顾问所构建出来的胜任力模型在很大程度上
期刊
李东生也好,张瑞敏也好,他们赖以维系高管团队的更多的是物质和权位。也许可以大胆地认为,他们的骨子里,仍是X理论的信奉者。    2009年的夏天,负责TCL通讯业务的高级副总裁刘飞离职;8月,担任TCL通讯首席运营官的于恩军辞职;TCL高级副总裁王康平也在这个夏天辞去了TCL多媒体执行董事一职。这一幕,与2004年、2007年发生的TCL多名高管“批量”离职情形颇为相似。  走马换将虽然有时是企业
期刊
几年前,我在做领导力开发工作时问一个客户,他的公司如何开发自己的胜任力模型?对方很自豪地告诉我,公司最近聘请的一位副总裁将以前雇主使用的胜任力模型带了过来,他们公司决定使用这套胜任力模型。我还听说过一些其他的例子,比如由一名主管或一个工作组来开发胜任力模型。  并不是说,上述企业的胜任力模型不能带来价值。在短期内,它们还是能起作用的。然而,如果企业对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胜任力模型及其应用不甚理解,很
期刊
自本世纪初胜任力引入中国之后,对胜任力和胜任力模型的研究方兴未艾,企业也纷纷投入时间和精力,建立自己的胜任力模型。然而,胜任力模型并未在甄选、培训、绩效和薪酬管理方面发挥功效,并且常常与企业战略和文化脱节。很多人认为,胜任力模型不适合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  这些偏差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对胜任力模型的产生背景、基本内容和作用方式存在片面认识。从人力资源管理来看,人事经理或外部咨询师很难将胜任力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