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公共卫生体系应急处置的应用分析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zho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对容城县“十一五”期间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处置本区域内发生的13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况进行了分析讨论,得出“我国不断恢复和加强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在应急处置能力和应急综合水平上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仍存在基层防疫、治疗体系和地方卫生监督系统功能不够完善,政府协调能力和预警系统能力不够健全以及应急管理、运行机制建设力度不足等问题”的结论,建议在强化基层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执行机构的保障作用及健全基层政府的公共卫生管理职能方面完善和提高。
  【关键词】 基层公共卫生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机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应急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整体效果。分析研究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应用,目的就是充分发掘基层公共卫生系统的公共管理与相互协调之最大效能[1],最大程度的预防和避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民财产安全带来的不利影响。
  1 容城县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证分析
  (一)容城縣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现状:容城县总面积314里,共112个行政村,户籍总人口26万,流动人口2.88万,合计29万。现有直属医疗卫生单位6家,下辖乡镇卫生院8个。(二)容城县“十一五”期间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况统计表
   “十一五”期间容城县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况统计表
  1.1 分析:容城县“十一五”期间共发生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3起,传染病疫情12起,占总数的93.3%,所有传染病疫情共352人发病,其中3起乙类传染病、65人发病,占总发病人数总量的18.5%;9起乙类传染病、287人发病,占总发病人数总量的82.5%;1起食物中毒事件,占总数7.9%,1人发病且死亡,经调查为家庭纠纷引起的故意饮用有机磷农药过量死亡。无特别重大、重大和较大事件发生,年度事件总数呈波浪形分布,每起疫情发病人数平均数29.42人,除国家或较大地区集中流行的手足口病(52人)、甲H1N1流感(43人)在本县区域内发病人数较高外,其他疫情发病人数稳中有降。每起疫情从接收第一例发病报告到疫情结束处置时长平均数20.9天,2010年8月成功处置感染性腹泻仅用12天,应急处置能力和应急综合水平逐年增强。
  1.2 讨论:经实地调查了解,容城县目前未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疾控中心为主要职能单位,工作用房面积与房屋结构不能满足专业要求。县医院作为应急救援中心,传染病区设施简陋,难以满足重大疫情救治需要。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的协调部门以卫生部门为主,应急工作的指挥与管理难以达到准确、快速、高效的要求;卫生应急人员不足,年龄结构老化,知识水平不能满足公共卫生服务相应职能;应急宣传仍以卫生系统内部为主,农村和社区居民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度、自防、自救和互救知识缺乏。[2]
  1.3 结论:我国不断恢复和加强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在应急处置能力和应急综合水平上得到了显著提高,但仍存在基层防疫、治疗体系和地方卫生监督系统功能不够完善、政府协调能力和预警系统能力不够健全以及应急管理、运行机制建设力度不足等问题。
  2 提高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和应急综合水平的建议
  2.1 强化基层政府的主导作用:统筹规划基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体系,全面推进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恢复重建和应急保障等方面能力建设。重点改进薄弱环节,优先解决制约应急反应时效等突出问题,着力提高第一时间快速反应能力。逐步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安全防范体系,形成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管理体制,实现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工作机制。
  2.2 发挥执行机构的保障作用: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应急指挥部总指挥,达到准确、快速、高效的要求。配齐卫生应急人员。人事部门改革招聘政策,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当村医,为村级卫生服务站定向培养医务人员,解决卫生应急人员结构老化问题。加强应急卫生人员应急训练和业务培训,抓好应对各种复杂情况技能训练,提升其专业素质。建立健全考评制度。采取多种形式调动居民参与公共卫生维护与管理。
  参考文献
  [1]赵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体系的构建[J];中国行政管理 2004年 第1期
  [2]张丽萍;当代中国建立公共卫生体系的战略思考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其他文献
【摘要 】 目的 探讨三通延长管在脑科占位手术麻醉诱导时的使用技巧。方法 三通延长管与留置针、输液器连接。备一支10mL注射器。 结果 减少术后并发症静脉炎、静脉血栓的发生。结论 三通延长管在脑科占位手术麻醉诱导时的使用,避免术中因选择下肢静脉而引发的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 延长管;麻醉诱导;使用技巧  1 论述   静脉血栓vein thrombosis,VD形成是术后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导致
本文研究了注射隆乳的相关问题,介绍了水凝胶并发症的种类、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处理预防;研究了其他并发症,如乳房胀痛乳头刺痛,痛痒及感觉异常,主要是因为少量凝胶进入乳腺
【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癌脱落细胞巴氏分级的普查价值。方法:用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300例宫颈疾病患者脱落细胞,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宫颈癌脱落细胞的效果为为ASC-US 43.8%,ASCUS-H 7.8%,LSIL19.7%,HSIL.7%,随着宫颈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级别的升高,宫颈高度病变的检出率增加(P<0.01)。结论:宫颈薄层液基细
【摘要】 目的 研究当前结直肠癌就诊延误情况,针对延误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方法 选取我院2005年6月至2011年6月入院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共108例进行跟踪调查; 结论: 14天以上延误率为76.8%,就诊延迟现象比较普遍。  【关键词】 结直肠癌,就诊延迟  引言  结直肠癌是当前最为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根据世界卫生协会统计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处于恶性肿瘤的第三位。我国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
本文介绍了自体颗粒脂肪注射隆乳术的体会,实践证明,自体颗粒脂肪注射丰胸后期吸收较少,手术均在门诊完成,具有安全、有效、恢复快,不必住院、并发症少,易被受术者接受的优点。
本文介绍了应用经乳晕双环切口整复乳房下垂和巨乳的经验,取得良好效果,乳晕周围皱折均消失,疤痕不显,乳房外形挺拨,多呈半球形,乳头乳晕感觉良好。
【摘要】 目的:探讨红花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文献报道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自2002年至2010年间国内公开发表的期刊中红花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红花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与性别无显著关系,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患者。红花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主要为皮肤损害、呼吸系统损害、神经系统损害等。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重视红花注射液的不
【摘要】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高发并且复杂的国家,做好灾后的疾病控制工作事关社会稳定,居民安生的重大问题,在开展灾后疾病控制工作时,要避免给救灾工作带来麻烦,并且要有针对性地实施,本文以鼠疫为例,分析了在我国不同地区发生鼠疫疾病的特点,提出疾病控制工作的针对性分析,而且明确了有针对性实施疾病控制的重要性,以望对相关人士有参考或借鉴的意义。  【关键词】 自然灾害;疾病控制;疾病传染;流行疾病;针对性
【摘要】 超声对胆囊疾病的检查是医学诊断的重要方法,对胆囊病变超声漏诊的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办法,将大大提高超声检查对胆囊病变的检出率。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分析超声漏诊的原因主要有机器分辨率因素、医生因素、胆囊变异、患者检查前准备等等。  【关键词】 胆囊;病变;超声;漏诊  超声对胆囊疾病的检查是医学诊断的重要方法,B超诊断胆囊疾病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诊断率为95%,可以说它基本上达到了取代
本文介绍了乳晕缘切口在乳房手术中的应用,探讨了乳晕缘切口应用的可行性,分析了实施乳晕缘切口的益处,探讨了不宜实施乳晕缘切口的因素,介绍了手术的要点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