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述课文要重视方法指导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wtz0x8u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指导学生复述课文,在提高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在扬州市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教学研讨活动中,有位教师执教《嫦娥奔月》(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一课,指导学生复述课文的方法值得学习。
  【教学片段】
  师:这篇神话故事家喻户晓,最初就是众口相传,一传十、十传百,并且不断加工而成的。现在我们也来做一个传播者,练习复述课文,将这个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复述课文也要讲究方法,你认为有哪些方法?
  生:这篇课文内容很长,可以先理清故事描写的顺序,归纳出每个部分写了什么。
  师:好主意!这个同学告诉我们要理清故事的线索,这样就能把长课文读短。
  (师生共同讨论,归纳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十个太阳害人→后羿射九留一→多人拜师习武→嫦娥藏起仙药→嫦娥智斗逢蒙→嫦娥奔向月亮→后羿追赶嫦娥→人们企盼团圆)
  师:一篇将近800字的课文,经过大家这么归纳,只有48个字,有利于我们记住故事内容。这真是一个好方法!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我认为复述课文要将课文读熟,记住故事的主要内容。
  师:有道理!熟读课文是复述课文的基础,现在大家用这种方法练习复述课文中“后羿射日”这个小故事。
  (生自由练习,再指名复述。一生复述后)
  师:你认为她复述得怎样?试着评一评。
  生:她的声音很响亮,我们听得很清楚。
  生:她很大方,一点也不紧张。
  师:评得好!复述课文时神态要自然,声音响亮,举止得体。
  生:她的声音有高有低,讲到后羿“运足气力,拉满神弓”时,还配上了动作。
  师:这样更能引人入胜,真是抑扬顿挫,绘声绘色!
  生:我觉得可以加入一些想象,比如十个太阳给老百姓带来的苦难,可以具体说一说。
  师:好建议!这样更能表现出后羿的伟大。复述课文时加入想象,是一种创造性复述。课文中,嫦娥为了不让仙药落入逢蒙之手,是怎样巧妙地和逢蒙周旋的呢?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情景进行复述。
  (出示:晚上,逢蒙手提宝剑,迫不及待地冲进后羿家里,说:“”嫦娥心想: 于是,她急中生智,说:“” 逢蒙却怎么也不相信,开始翻箱倒柜,四处搜寻)(生先填空,再自由练习,最后指名复述)
  生:晚上…… 逢蒙却怎么也不相信,开始翻箱倒柜,四处搜寻。
  师:你认为他复述得怎样?
  生:他展开了想象,加上了人物的对话。
  生:他还加上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内容更具体。
  师:你们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赞美他人是一种美德!
  生:老师,我有不同意见,有个地方不够合理。
  师:大胆说出来!
  生:嫦娥急中生智,说:“你想要就自己找吧!”这句话与后面句子有些矛盾,前后不连贯。
  师:你认为可以怎么修改?
  生:可以这样改——于是,她急中生智,说:“早晨出门时,后羿将仙药带在身上了!”
  师(面向刚才复述的学生):你认为他修改得怎样?
  生:我觉得他这样修改好多了,符合当时的情景,前后更连贯!
  师:多么谦虚的孩子!(掌声)下面,请大家抓住主要内容,舍去次要内容,适当加入想象,练习复述整篇课文。
  【赏析】关于复述课文,《语文课程标准》在每个学段的阅读或口语交际中都有明确的要求。但扫描语文课堂,复述往往成为被遗忘的角落,这不能不说是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缺失。复述课文是一项综合能力,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策略,训练学生逐步做到自信地说(从容镇定)、有序地说(线索清楚)、有重点地说(细节精彩)、有智慧地说(创造发挥),应体现方法的指导。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执教者训练复述主要体现了三点:一是通过概括,帮助学生理清叙事线索,把握故事梗概,将长课文读短;二是指导学生抓住主要内容,舍去次要内容,进行一般性复述;三是利用课文空白点,展开想象,改组课文,进行创造性复述。教师这样指导,便于将复述训练落在实处,让学生在复述中学会复述。此外,执教者在学生复述课文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在聆听中关注复述者的每一个细节,以评促述,提高质量。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评价主体多元。既有教师评价,又有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二是评价方法多种。既有对整体的评价,又有对细节的评价;既有对复述者仪表、神态和语调的评价,又有对复述内容的评价。三是评价方式多样。肯定性评价,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复述课文的兴趣和参与评价的主动性,更培养了学生欣赏他人、赞美他人的观念;否定性评价,在商量与讨论中,纠正了复述中的语言运用不当之处,更培养了学生斟词酌句、严谨求实的学风。(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育才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xuchunjun@126.com
其他文献
光现象是中考物理高频考点,但其知识点比较零散、概念规律多,实验繁杂,若走马观花地进行复习,不仅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不能燃起学生对复习课的学习激情。如果复习课以活动承载问题,可以使复习层层深入,不仅容易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促发学习主动性,还可以落实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目标。下面是光现象复习课的几个片段,看执教老师是怎样以活动承载问题,使复习课层层深入的。   [片段一]
期刊
2010年8月的一天,湛蓝的天空悬着火球似的太阳,树叶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儿,村口的黄狗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头趴在树下伸长了舌头,不停地喘息着。天气闷热得要命,一丝风也没有,稠稠的空气仿佛凝固住了。  安义县长埠镇云庄小学里空无一人,就连平时淘气的小孩也躲进了家里避暑,但这所学校的校长黄四长却兴致勃勃地提着一大袋工具来到学校。尽管天气炎热得让人疲倦,但黄四长的心情很好,他等这天已经很久
期刊
作家写作铺陈渲染,是为了让主旨在所营造的氛围中揭示得更深刻。而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课文《落叶》一课时,对其中小动物的动作教学的处理也作了大段的铺陈,其用意又何在呢?  [教学片段]  师:你们就是这些可爱的小动物,(指一生)你是?  生:我是小虫。  师(指另一生):你是?  生:我是小鱼。  师:你是?  生:我是燕子。  师:你是?  生:我是蚂蚁。  师:好可爱的小动物,我好喜欢
期刊
2010年9月,吉安市农村小学“高效课堂”现场观摩会在吉安县敦厚中心小学举行,吉安县教育局曾宪锋局长点名敦厚中心小学管辖的梨塘教学点刘忠民老师在现场会上做经验介绍、上示范课。自此,吉安县敦厚镇梨塘教学点门庭若市,当地慕名而去的听课者络绎不绝。  “刘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自学能力、认知能力、综合素质均比同龄人高出一大截。当初把全市农村小学‘高效课堂’现场观摩会放在吉安县敦厚中心小学召开,其主要原因是
期刊
【片段】   ……  师:同学们,山谷中的谜底揭开了吗?谁来说一说?  生:东坡雪大,其他那些树因为没有雪松这个本领,树枝都被积雪压断了,渐渐地丧失了生机;而西坡雪小,树上少量的积雪根本就压不断树枝,所以除了雪松之外,柘、柏、女贞之类的树种也都存活了下来。  师:谁来说一说,东坡的雪松具有怎样的本领?  生: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开始向下弯曲,于是积雪便从树枝上滑落,待压力减轻
期刊
我们总是艳羡名师课堂精彩无限,为自己的课堂黯然无色而喟叹。相同的班级,名师讲课时,学生思维活跃,间或妙语如珠,思想见解深刻,课堂生成此起彼伏;自己上课时,学生金口难开,墨守“沉默是金”的信条。差别怎么这么大,原因是什么?分析李镇西老师《山中访友》的教学片段,不难发现,他总是“唤醒”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去归纳、去总结,表达思考的结果。正是这巧妙的“唤醒”,才使课堂精彩迭出。  【片段一】  师:你们
期刊
坐在孙双金老师的课堂里,聆听他执教的《思乡组诗》一课,感觉自己的情丝一次次被牵扯,情感一次次被涤荡,情怀一次次被震撼。  【片段】  ……  师:诗人余光中心中,小时候的乡愁是什么?  生:小时候的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师:为什么小时候的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呢?  生:因为诗人小时候在台湾,他只能通过写信和大陆的母亲联系。  师:小时候的乡愁是母子的思念之愁啊!那长大后的乡愁是什么呢?  生:
期刊
最近听了一节“圆柱的认识”展示课,这节课教师没有拘泥于教材,敢于打破常规,对教材进行大胆重组与整合,是一节很有特色的课,不仅用“活”了教材,还让课堂充满灵动。现摘取几个片段与大家共享:  【片段一】兴趣产生灵动  师:(手拿一张长方形纸让学生猜想)谁知道老师要用这张纸做什么?(学生很惊奇,纷纷猜测)  生1:老师您要用这张纸写字! (教师摇头)  生2:老师您要在这张纸上画画!(教师仍摇头)  生
期刊
【片段一】品读提示语,发掘人物品质(《草船借箭》王崧舟)  (出示: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师:文中有十一个“诸葛亮说”,但只有这里有个提示语“笑着说”。你读读这话,想想诸葛亮在笑谁?  生:笑曹操。  师:你从哪里体会出的?  生:从他说的话中体会出的。  师:是啊,诸葛亮了解曹操的性格,知道他多疑,就把他玩于手掌之中,这是轻蔑之笑
期刊
20年前的这个季节里,我从省城一所重点师范大学毕业来到佳木斯一中,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我深深地爱上了教师这个神圣的岗位。我也开始热爱这个城市——佳木斯,当年10万官兵来到北大荒,如今北大荒已经变成了北大仓,我喜欢这片流着油的黑土地。20年,在那最宝贵的青春年华里,我与我的学生们一同走过,我愿作一只渡船,永无疲惫地往返在这条河中,我知道我的青春会在他们身上闪光。就像臧克家的一首诗所说:一个和孩子常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