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耐药性大肠杆菌乳酸菌的筛选及抑菌机制

来源 :食品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筛选对耐药性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拮抗活性较强的乳酸菌,并探究其作用机制.采用牛津杯打孔法筛选对耐药性E.coli具有抑制活性的乳酸菌,并通过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DNA序列对其进行鉴定.通过测定阿奇霉素、乳酸菌粗提物、乳酸菌粗提物和阿奇霉素共同作用对耐药性E.coli电导率、胞外蛋白、紫外吸收物质等指标的影响,探究乳酸菌粗提物对耐药性E.coli的抑菌机制.结果表明:菌株XCT1-1对耐药性E.coli的抑菌直径达20.31 mm,且被鉴定为植物乳杆菌.乳酸菌XCT1-1粗提物、乳酸菌XCT1-1粗提物和阿奇霉素共同处理耐药性E.coli10h后,导致其胞外电导率分别增加20.54%、21.93%,胞外蛋白含量增加25.24%、27.93%,紫外吸收物质含量增加63.56%、77.12%.经扫描电镜观察,用乳酸菌XCT1-1粗提物、乳酸菌XCT1-1粗提物和阿奇霉素共同处理后,耐药性E.coli细胞壁和细胞膜被破坏,前者菌体表面出现褶皱,后者菌体细胞整体结构坍塌.结果表明,乳酸菌XCT1-1粗提物、乳酸菌XCT1-1粗提物和阿奇霉素共同作用于耐药性E.coli,都是通过膜损伤发挥拮抗作用,且乳酸菌粗提物提高了阿奇霉素对耐药性E.coli的敏感性.
其他文献
研究优选胶红酵母与酿酒酵母不同混合发酵方案对季风性气候区干红葡萄酒的香气质量、多酚及颜色的影响,优化增香酿造技术方案.实验以陕西合阳梅鹿辄葡萄为试材,设计2种菌株不
通过乳酸菌传统分离技术和益生菌体外评价,并结合透明质酸酶体外抑制实验,快速筛选出具有潜在抗过敏活性的益生菌.结果表明,从牛奶样品中分离的5株具有酸和胆盐耐受性的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