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型社区老年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来源 :决策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rke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城市化进程中的过渡型社区和社区教育
  过渡型社区是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一种社区形态,是特指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由“动迁户”居民所构成的社区,它是区别于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的特定社区,既带有农村社区的特质,又体现城市社区的内涵,属于从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过渡的中间型社区。
  社区是社会的单元和细胞,社区教育就是在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以社区和社区全体成员为范围和对象,以发展社区和提高社区居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的的教育活动。社区是现代社会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社区也是老年人比较集中的地方,过渡型社区老年教育是指面向生活聚居在过渡型社区的老年人,依托所在社区开展的诸如社区老年学校教育、老年社会教育和老年远程教育等社区教育活动,以提高过渡型社区老年人的素质和生命、生活质量,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社会文明、和谐、稳定。
  二、过渡型社区老年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一)过渡型社区老年教育的地位
  1.开展过渡型社区老年教育是时代的呼唤。伴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终身教育”的理念也逐步深入人心,老年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站在时代的高度。与此同时,在其他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老年教育已经在其整个公民教育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比重。因此,开展好老年社区教育是完善国家教育体系的需要,同时也是这个时代的呼唤。
  2.开展过渡型社区老年教育是提升国民素质的需要。当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总量已经接近2亿人,作为社会的主体成员之一,老年人的素质水平高低,关系到我们整个国民素质水平的高低。“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年人因其丰富的社会阅历对于家庭、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老年人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是优良家风的守护者。因此,开展好老年社区教育对于国民素质提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开展过渡型社区老年教育是老年人自身生活和发展的需要。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社会的发展变化速度加快,各种新事物层出不穷。老年人作为特殊的弱势群体之一,对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较慢,但是,老年人对于新生事物的需求没有改变。尤其是过渡型社区的老年人,大都是以拆迁户为主,在经济基础得到保障的同时,精神诉求也明显加强。开展社区老年教育既能指导他们健康生活又能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是老年人自身生活和发展的需要。
  4.开展过渡型社区老年教育是社区建设的需要。社区建设需要全体社区成员的参与和维护,老年人作为社区的特殊群体,比重在不断上升,老年教育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好对老年群体的教育和培训,有利于社区秩序的维护与和谐社区的建设。
  (二)过渡型社区老年教育的作用
  1.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综合素质,使其尽快适应新的社区生活。过渡型社区是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产物,社区老年人既不同于城市的老年人也不同于农村的老年人。过渡型社区的老年人,既保留多年在农村形成的传统观念和生活习惯,又面对新型的社区生活方式。面对这样一种特殊的现象,开展社区老年教育,向老年人们传递新的生活方式、观念等,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综合素质,使其逐步适应新的社区生活。
  2.有助于发挥老年人的余热,让他们“老有所为”。在过渡型社区,老年人多为失地农民,没有了地,也就没有了劳动的空间和对象。对于身体健康的老年人来说,在新的生活方式面前,多年來形成的劳动习惯,让他们有强烈的愿望去发挥余热。同时,过渡型社区建设也需要老年人的积极参与。老年教育是将老年人发挥余热的需求和社区建设的需求很好地结合起来的纽带,通过社区活动,让老年人参与到社区的建设中,实现“老有所为”的目标。
  3.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丰富他们的老年生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中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也有了新的变化和需求。在过渡型社区,很多老人的主要任务是“带孩子”“做家务”,有大量的闲暇时间,如何支配这些时间,成了他们的难题。开展老年社区教育,可以通过开展多种文体活动,为老年人搭建同辈交流平台,既能促进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又能丰富老年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三、过渡型社区老年教育的现状分析
  本文以杭州市江干区九堡街道九堡社区为例,采取实地调研和访谈的方式对过渡型社区老年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九堡社区位于九堡街道东部,是杭州市江干区最大的撤村建居社区,即过渡型社区。社区常驻人口达5377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600人左右,超过社区总人数的10%,属于典型老龄化过渡型社区。社区依托九堡街道社区学院及社区自身的党员活动室、阅览室、社区活动中心等平台开展了丰富的社区教育活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通过调研和访谈,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过渡型社区老年群体发展的强烈需求与社会对老年教育认知不足的矛盾
  与原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相比,过渡型社区的老人搬到社区居住后,没有了土地,很多老人感到无事可做,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观念的改变,过渡型社区中也存在着空巢率不断上升的趋势,因此开展社区教育,让老人生活充实、有意义,是这一群体的强烈需求。但是现实中尽管老年教育已经得到开展,却依然有很多人认为老年教育仅仅是一种休闲性、福利性的活动,可有可无。社区工作纷繁复杂、细致琐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不像抓经济工作和计划生育工作那样,是“软目标”“软任务”,相比之下暂时还提不到议事日程上来。
  (二)社区老年教育内容、形式的多样性需求与社区老年教育资源匮乏性的矛盾
  此次调研对象年龄主要集中在50~70岁之间的乐龄老人,较能反映老年人对社区教育需求的看法。从教育内容上看,大部分老人对营养保健、音乐舞蹈、退休生活适应、家政手工类等方面感兴趣;从教育形式上看,老年人希望社区能够通过讲座、文艺活动、培训班、网络平台等多种形式开展社区教育。而目前过渡型社区老年教育主要是通过手册、宣传栏等途径宣传一些健康保健知识,缺乏系统的社区教育体系,因此造成了老年社区教育内容、形式单一的问题。   (三)社区老年教育的巨大发展空间与社区老年教育人才队伍不足的矛盾
  老年人是一个家庭教育的守护神和好老师,是社区治理和社区建设的维护者和参与者,更是传统优秀文化、娱乐休闲文化的传承者和实践者。社区教育在分析老年人的身心状况和不同需求、调动老年人的积极主动性、丰富老年人生活、提升老年人素质、发挥老年人余热、提升社区建设内涵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现实中却存在着从事社区老年教育的人才队伍不足的问题。一是过渡型社区的老人由社区进行管理,但社区没有专门的老年教育机构,也没有明确规定由哪个部门管理老年教育,社区教育的管理服务人员和师资队伍缺乏。二是社区老年教育的管理和服务人员在社区教育方面缺乏全面系统的学习和培训,业务素质和服务意识有待加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过渡型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
  四、过渡型社区老年教育发展对策
  (一) 领导应高度重视,加强管理体制建设
  目前我们比较忽视对老年人教育方面的关注,有些政府重视不够,没有认识到办好社区老年教育,不仅能降低社会养老的成本,而且可以开发老年人的潜能,为社会创造财富。因此,政府层面应加强对社区老年教育工作的重视性。此外,现代意义上的老年教育在我国开展的时间并不长,我国老年教育经验不足,在模式、法制、规范化教学等方面存在着需要改进的地方。因而过渡型社区开展老年社区教育过程中,应加强老年教育的体制建设,让老年教育成为有专门部门负责并得到其他部门重视与支持的工作。
  (二)满足教育需求,拓展社区教育模式
  过渡型社区进行老年教育要充分考虑社区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拓展多种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社区教育模式。如:积极推进老年学校教育,形成社区老年学校教育模式。它的优点是教育学习特点鲜明,软硬件设施比較好,管理制度比较规范,教学质量比较高,文化氛围比较浓厚,师生人际互动交往,深受老年人青睐,是老年人接受教育、参与学习的好去处。另外,可以培育发展学习社团,形成社区团队学习模式。和老年学校教育比较,学习社团更多地体现了从老年教育向老年学习的主体位移,有利于发挥老年人自主学习的主体性、自觉性、能动性,更能体现社区老年教育的本质特点和学习优势。
  (三)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社区教育资源
  社区老年教育如果缺乏专项资金,就会造成社区教育内容的单调、形式的单一、成效的缺乏。政府和社区教育相关部门要设置老年教育专项经费,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增强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合理配置和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改善老年人学习、生活与活动的条件。另外,老年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还要加强老年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包括老年教育教学队伍的建设和社区老年教育工作管理服务队伍的建设,充分利用好社区教育软性教育资源。
  总之,社区老年教育的有效开展有助于老年人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营造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心态,最终达到促进小康生活、社会和谐的目的。
  【本文系2016年度浙江省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规划课题“过渡型社区老年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杭州市江干区为例”(ZMYB20164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作者:周国平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2月  定价:56.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学者、作家周国平先生继20世纪80年代撰写《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一书后,历时30年后的再一次切入学术领域,对中国近代思想史上较有代表性的两个人物严复和王国维,进行了深入详尽的案例剖析,从中梳理了中国近代思想的启蒙历程和其中的得失,为中国的社会转型提供了一面镜子。  书中,作者从不
期刊
城郊农村社区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产物,它涵盖了人口结构异质化,空间位置融合性及区域发展过渡性等特征,是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转型性社区。由于历史欠账、制度设计不合理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城郊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中存在的供给缺位、低效及滞后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短板,致使其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表现乏力。更重要的是,城郊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不仅关系到居民公共服务需求满足,还关乎到与城市社区的接轨及对于社区内异质化人口的整合协调。故探讨城郊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优化策略,对于城郊农村社区发展至关重要。
 
Yoshiko Kozawa手工制作的这些动物花瓶真是乖巧可爱,每一只都活灵活现,比那些简陋的玻璃陶瓷花瓶更有灵性呢。  智能蜡烛  美国LuDela公司认为蜡烛也应与时俱进,因此下功夫设计了一款智能蜡烛。设计师利用Wi-Fire技术,搭配配套App,既实现了远程点蜡烛和熄灭蜡烛,还可通过App设置蜡烛的燃烧时间。当蜡烛快要燃尽时,使用者会收到提醒;另外,一旦出现危险,蜡烛便会自动熄灭。  自行车
期刊
在创新政府管理方式与全面深化社会组织改革的背景下,政府购买服务作为政府转变职能,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的重要举措,一直都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今随着政府购买服务在公共服务提供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为了更加客观、公正、独立和专业地评价政府购买服务的效率与效果,第三方评估开始产生并逐渐发展起来。在实践中,第三方评估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可以针对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和社会组织建设发展提供专业化建议和意见,不断推动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和社会组织能力的提升,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此,对于第三方机构参与政府购买服务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社会保障共享是重要因素,医疗、养老、教育的协同发展应为三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破题开路。本文针对京津冀医疗保险协同发展,分析现状,探讨问题,探索对策。  一、京津冀医疗保险现状  (一)北京基本医疗保险现状  北京的社会医疗保险体系按是否属于就业人员划分成五个主要部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其中
期刊
受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老年人口的养老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养老模式的选择也从过去的单一家庭养老逐渐多元化。家庭养老功能的缺失日益明显。机构养老也是老年人口的养老模式之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家庭养老的压力,也能弥补家庭养老模式的不足。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老年人口个体因素、家庭因素、身体因素等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了影响北京市朝阳区老年人口机构养老意愿的各个可能因素,掌握老年人口在养老方式选择上真是的需要什么,为加强构建机构养老服务体系、对政府部门以及潜在的养老机构开办主体提供一些决策上的参考
随着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开始参与到提供社会服务和参与社会建设的过程之中。在北京市残疾人公共服务领域,据2014年北京市残联组织开展的《北京市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统计,北京市残疾人总人数共计430630人。残疾人数量庞大,再加上涉及到康复照料、特殊教育、社会融合等多个方面的需求,政府部门由于人力、物力以及专业性等方面的限制无法有效满足残疾人各方面的需求,而这些正是社会组织发挥所长的领域。
  目前北京市在全市333个街乡镇和87个山区村已建成残疾人基层服务平台——“
伴随我国行政管理水平日益提高,我国政府正在沿着服务型政府的方向发展。同时,为积极响应人才强国战略,政府对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干部作为政府政策的执行者,对于推动行政管理水平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力,所以政府非常重视干部培训工作。当前,女性干部在行政管理体系中所占比重正在增大,因此,女性干部行政水平的发展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而针对女性干部的培训问题也具有实践意义。
  培训作为女性干部培养的一种重要途径,是女性干部提升工作能力、以及进行后续职业规划的重要环节,需要得到更多重视。胜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快速发展,“互联网+”的信息浪潮给智能汽车带来历史性发展机遇。电动、智能、网联化是汽车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搭载车载传感、控制、执行器等装置,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车、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的环境感知、智能化决策、自动化控制功能、协同控制和执行等功能的新一代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将成为汽车产业生态及商业模式全面升级与重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汽车
期刊
博物馆是具有公共性、公益性和服务性的非营利机构,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价值。博物馆所提供的线上服务,实际体现在内容结构上,内容结构能否符合公众的需求和期待,直接影响博物馆公共价值的实现。为此,本文以公共价值理论为指导,以国内一级博物馆为研究对象,借用体系研究的概念,以内容结构为切入点,研究博物馆网站内容结构的公共价值创造问题。
  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为实地访谈法、案例对比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根据近2年的实地访谈和调研,分析了博物馆网站在内容结构方面的公共价值偏差及其成因,着手研究内容结构的公共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