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he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感对学生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忽视语感的作用,而应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来提高教学的效率,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感;语文教师
  语感,主要指的是一种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主要体现。对于一个已经具备了良好语感的学生而言,其能轻易感受到言语的精髓与理趣,从而轻易走进作者那丰富多彩、美妙多姿的精神世界,受到良好文化的熏陶,进而使得自身的语文素养得到不断提高。因此,在现代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意识到语感对学生的重要性,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去培养学生的语感,以提高其整体的学习效果。
  一、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
  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容易搞一些小动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坐不住,不是削铅笔,就是和同桌说悄悄话,很少认真听教师讲课。学生在课堂上出现这种行为,一方面与其天性有关,另一方面是因为教师讲课的方式或者讲课的内容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当然,教师无法改变学生的天性,只能够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营造教学情境是小学教师常用的一种方式,主要是通过角色表演、多媒体辅助等引领学生的身体或者大脑进入一个情境世界,让其获得更为新鲜的学习体验,从而使得学生的小学效果能够得到不断提高。因此,小學语文教师在对小学生的语感进行培养时,可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进行培养,从而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
  如学习到《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来创造相关的教学情境,以提高学生的语感。首先,教师在授课之前应查找相关资料,下载一些桂林山水的图片,最好是高清大图,制作成一个PPT课件,并将课文内容置于图片上方,但一定要具有对应性,如屏幕上出现的描写漓江水的内容,则背景图应该是漓江青绿的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看着屏幕朗读一遍课文,在屏幕背景的渲染下,学生仿佛真的来到了桂林,看到桂林奇特的山、青绿的水,从而使得其朗读更有基调、更有感情。通过此种多媒体教学,学生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在朗读时会不自觉加入个人的情感,或是惊叹、或是欣喜、或是赞美,从而提高了学生自身的感悟能力与学习效果,语感也逐渐得到增强。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属于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其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语感。一般而言,语感并不是一天就能练成的,其需要长期的训练与培养,而写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并能透过文字感受到作者的心情与心境,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教师都非常愿意让学生去感受季节的变化、感受生活的美好,由此,语文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日记、周记或者小短文,短文的内容就是记录自己这一天当中做了哪些事、有哪些感悟,或者就是简单说说自己对某件事的一点看法,学生在通过文字表达自己心情的同时,其感悟能力也会获得相应的提高。同时,教师通过检查学生的小短文,了解其写作的具体情况,如结构是否完整、事情的介绍是否有始有终等等,通过小短文,教师可看出学生的表达能力是否有所提高,并根据学生的写作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从而使得其写作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三、对比分析,感受语感的变化
  小学语文教材所选择的每一篇课文都具有较大的教化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挖掘出文章背后所包含的情感内涵,让学生受到洗礼与教化,从而使得自身的文学素养得到不断提高。一般而言,教材中每一篇文章的字、词、句使用都非常精准,多一句则啰嗦,换一句或者换一词语则味道变了。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从细节处培养学生的语感,而不是让学生学过之后如水过鸭背,没有留下一丝印记,这样流水线似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几乎没有任何意义。
  如我们学习在学习《泊船瓜洲》这首古诗时,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教师可询问学生,为什么要用“绿”这个字来表达春天的到来,而不用“到”或者“过”字,仅仅是因为绿字代表了春天的色彩吗?随后,教师可让学生用以上三个字分别读一下这首诗,感受一下有什么不同。通过朗读对比分析,学生会发现“绿”字不仅干脆又响亮,而且自有生动传神之处,能够让人在读这首诗的过程中脑海中浮现江南春天一派生机的景象,是整首诗的眼睛。此时,学生可以感受到为什么人们写作的时候都要字斟句酌,因为只有经过字斟句酌,作者的感情才能得到良好的表达,而通过这样抠细节地分析教材中的文章,不仅学生的语感会有相应的提高,还能加深其对这首诗的记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语感对小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丰富教学的方法与形式,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感,如通过多媒体教学、对比分析、加强协作以及示范性朗读等等,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并学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有效形成自己的语感,从而不断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与文学素养,最终实现个人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永智.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以及语文素养[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1):73.
  [2]万井荣.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以及语文素养[J].新课程导学:九年级下旬,2015(36):65.
  [3]杨维静.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语感的策略浅谈[J].软件:教学,2014(04):112.
  [4]李虎.培养学生语感享受中国文化——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J].小作家选刊,2017(33):77-78.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竞争中,一个企业要想取得竞争优势,必须不断提高其整体效能和绩效,实践证明,提高绩效的有效途径是进行绩效管理.绩效
对于学生而言,语文教育是其学习生涯的开端和基础,而阅读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其自身修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新课程的改革,由于开放性阅读具有现代性、
有关的研究课题是由对俄罗斯经济存在的文章的改版所确定的,这是一个目标,需要开发基于技术管理的新方法,尤其是技术发展前景的战略愿景。工业企业的,根据扩展的数据集和使用统计
本文着重研究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力图寻找解决融资难的渠道。针对我国多数民营企业以银行贷款为主的现状,本文重点考察了民营企业向银行贷款所发生的困难,以银行贷款作为研究的
美术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意韵.教师在教学中应多设计、多运用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兴致勃发中学习,寓教于乐.这样不仅能激发、保持和提高学生
小学语文是学生知识框架构建中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孩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各方面知识的重要启蒙课程,对学生影响意义深远,传统教学模式过于死板,不利课程的深入开展
国有企业的主辅分离改制,已经成为目前国有企业解决产权问题和真正实现市场化运作的主要解决办法,但如何在国有企业主辅分离中真正解决辅业和主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企业借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