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久不变的选择(中篇小说连载)

来源 :当代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6
  脚步踏着沉重的土路,在来来回回路上消逝了十年的春夏秋冬。一天早上,李婉婷感觉胃不是特别的舒服,然后她就给江洋说:“李媛婷找我有点事,下午就回来!”江洋也没有多想,就让她去了,但是他到了医院,做了检查,检查的结果,医生告诉他说,你这是胃癌晚期,已经没有办法治疗了,需要让家人做好准备了。李婉婷拿到了这个结果,整个人都崩溃了,整个人都消瘦了。他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江洋,江洋痛哭了一场,并且发誓就是砸锅卖铁也要给李婉婷看病。但是李婉婷还是没有战胜病魔。在五十三岁那年离开了人间。葬礼那天两个孩子哭得最伤心了,李媛婷和李自珍也都掉下了悲伤的泪水。
  丁美花也结婚了,他的男人是高大,帅气而且还会一门技艺,开拖拉机。但是感觉早出晚归就不去了,索性成了家庭主男,没事就去打麻将。一天三顿饭都包了,有时村子有红白喜事,他还能帮厨。但是挣不来钱,丁美花一看到他颓废的样子,心中郁闷了,她唯一的爱好就是美食,于是她每顿都吃肉夹馍,不管是馒头还是烧饼,都夹些肉,并且也成了家庭主妇,越来越胖了,而且她特别喜欢吃糖水泡馍,引起了糖尿病,后来进了医院,导致了糖尿病性心脏病,她也去世了,那时年仅51岁。留下了两个孩子还有他的男人。她的男人又想再娶,就被他的孩子赶出了家门。孩子放出的话是“想呆在周家就要一个人,不然就离开家!”她的男人最终搬离了杨家,在清水镇卖菜去了。
  李自珍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刻苦,拿到了自考的汉语言文学的本科学历,后来又考上了西京師范大学的汉语言文学硕士学历,后来就在县一中教书了。李媛婷每一年带毕业班的升学率都是全县第一,也被调到了县二中,还有杨桂花和李嘉业也和李自珍夫妇们。2012年情人节的这天晚上,李自珍请李媛婷去大雁塔北广场,一起去看喷泉水舞,看完喷泉水舞后,李自珍特意买了一朵玫瑰花送给李媛婷。他们走进了一家四川火锅店,正好能看见不远处的大雁塔。李媛婷说:“自珍,我的妹妹和我的好姐妹丁美花,以及父母都相继离开了我们。父母是上个世纪20年代的人,我能理解他们岁数大了。迟早会离开我们的。咱们现在也都是60多岁的人了。走过了这么多风雨,可见咱们还是最幸福的。我的妹妹和丁美花,都是2000年左右去世了,一个是53岁,一个是51岁。真是太可惜了!”李自珍说:“他们的悲哀,就在于他们失败的婚姻了,就在于他们没有多读书,自我的意识没有实质的改变,所以看待事物只看重表面化,没有看透,男人最重要的是能力和责任心,而他们往往忽视了,只看重脸蛋,用现在流行的话,就是只看重颜值,而往往忽视内心的沟通与交流,这样没有交流到一定的程度就仓促的结婚了,你妹妹李婉婷和丁美花,结果结婚以后摩擦不断,这样的话长期不开心,长期压抑和憋屈,就导致了都离婚了。离过婚后,有没有从离婚的阴影中走出来,老拿现任和前任相比,最后还是不开心,最后导致了疾病的爆发,最后不治而亡。这是他们的悲剧。人人爱美没有错,可是并不是人人都能拥有美。李婉婷没有留住周德才,丁美花没有留住杨海洋,留下的都是泪花与苦水。在现在社会竞争异常残酷的条件下,提高自己的层次,才是应对一切困难的万能钥匙,只有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让自己的亲人才能过的更加幸福。”李媛婷听完这些话,顿时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女人。她会心的笑了。
  第二天一早,他们去了清水村,清水村拆迁光了,只有残垣断壁和几棵没有被推倒的臭椿树,还屹立在哪里!她仿佛看到了李婉婷和丁美花的样子,李自珍说:“婷婷,这里会建成学校,会有新的学生在这里上课,会有新的力量不断出现,就像我们的孩子以后不断成长,结婚生子,他们会更有文化,以后会更加幸福。李媛婷看着朝霞,不断升起,她微笑面对着不断升向空中。
  2017年9月7日创作完成于北京海淀
其他文献
十二岁那年的秋天,我们院里来了一位当官的,我奉命献唱。记得那天,我唱的是琵琶行。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支歌。我唱着琵琶行,便仿佛是在唱着自己的前世今生,亦或许还在唱着轮回生命里自己的来世。  我看到他的一张干净但是瘦削的脸。他的眼睛。他的鼻子。他的隐约的胡茬。才三十五六岁的男子,却这样的神情黯然,但是让我感觉温暖。  后来,我看到他的眼泪。看到清亮的泪水滴落到他青色的官袍之上。  眼泪是生命里我再熟悉不
从容彼岸是生活-新华阅读  从容彼岸是生活-新华阅读  我们凡夫对世间万象总会生起分别的执着,对现前的事物产生是非、善恶、人我、大小、美丑、好坏等种种的差别观感,这种取舍分别的心正是障碍佛道修行的妄想情执,这种心也称为“执着心”、“涉境心”。  依照《摄大乘论》的说法,凡夫所起的分别,是由迷妄所产生的,与真如的理不相契合,如果要得到“真如的心”,就必须舍离凡夫的分别智,依无分别智才行。菩萨在初地入
这是一部地域小说,人物的行走,可找到“有形”地圖的对应。这也是一部记忆小说,六十年代的少年旧梦,辐射广泛,处处人间烟火的斑斓记忆,九十年代的声色犬马,是一场接一场的流水席,叙事在两个时空里频繁交替,传奇迭生,延伸了关于上海的“不一致”和错综复杂的局面,小心翼翼的嘲讽,咄咄逼人的漫画,暗藏上海的时尚与流行;昨日的遗漏,或是明天的启示……即使繁花零落,死神到来,一曲终了,人犹未散。  金宇澄:  全部
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既要深入钻研和理解教材,引导学生传承经典,又要培养学生独特的想象力和观察视角,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深挖教材,体悟语言。为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结合注释理解文意、读懂故事,教学时,笔者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言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针对学生读不准的字音,如,“少(shǎo)选”“汤(shāng)汤”“复为(wèi)”等,笔者着重指导。接着,引导学生恰当停顿,读出重
她唱着过去流行的西洋老歌。歌和吉他都不能恭维是一流的,但她本人倒是乐在其中的样子。她唱着『柠檬 树』、『粉扑』、『五百哩路』、『花儿去了哪里?』、『快划吧!麦可!』,一首接一首地唱着。刚开始的时候,阿绿还教我唱第二部,打算两人合唱,但我实在 是唱得五音不全,只得作罢,后来她索性一个人唱个痛快。我则啜着啤酒,一面听着她的歌声,一面注意火势蔓延的情形。每次以为烟突然变大了,却又稍微熄了一 点,就这样反
丁玲简介  丁玲(1904年10月12日-1986年3月4日),女,原名蒋伟,字冰之,又名蒋炜、蒋玮、丁冰之,笔名彬芷、从喧等,湖南临澧人,毕业于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中共党员,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1936年11月,丁玲到达陕北保安,是第一个到延安的文人。丁玲的到来,给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原本力量薄弱的文艺运动增添了新鲜的血液。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作出过无法取代的贡献。 代表著作有处女作《梦珂》,长篇
三毛于1943年3月26日(农历2月21日)生于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正街。幼年时期的三毛就表现对书本的爱好,五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看《红楼梦》。初中时期几乎看遍了市面上的世界名著。三毛的数学成绩很差, 初二那年休学,由父母亲悉心教导,在诗词古文、英文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先后跟随顾福生、韩湘宁、彭万墀三位画家习画。三毛在她的散文《我的三位老师》中记录了这三位绘画老师。  1964年,得到文化大学创办人
邢、王二夫人知不可留,只得吩咐外面伺候。鲍二家的搀了贾母,司棋搀了贾夫人,众人一齐送至荣禧堂,看着贾母、贾夫人上轿而去。众人仍至上房,看着丫头、老婆子们收拾了家具,吹息了灯火,这才大家散去,各自归房。不过略睡了片时,东方大亮。众亲戚们起来,梳洗毕,又留着吃了点心,这才各自回家去了。  连日无话,到宝、黛成缘的第七天上,这一日贾政下朝,吃毕了早饭,正然唤了宝玉来,吩咐教他晚上到庙里去给贾母、贾夫人请
话说贾环正与彩云吵嚷,忽听隔壁周姨娘问道:“三哥儿,你怎么了?老爷这里问呢!”贾环听了,这才不敢嚷了,遂与彩云悄悄的绸缪了一番,各自归寝。原来,周姨娘就在王夫人的卧室炕旁板壁后睡,因先服侍贾政、王夫人睡下,他自己才要解衣就寝,就听见贾环在那边吵嚷之声,仔细侧耳听了一听,全是些犯上无礼之言,惟恐贾政听见,贾环定然要吃大苦。因念和赵姨娘同事了一场,就动了个兔死狐悲之意,遂隔着板壁警教他一声儿,教他害怕
星期天早上,我九点起床。刮过胡子,洗了衣服,我拿到屋顶上去晒。天气很好,颇有初秋的味道。一对对蜻蜓 在院子里飞来飞去,附近的小孩子拿着捕虫网到处追着跑。这是个无风的日子,国旗无精打采地俯垂着。我穿上烫得十分平整的衬衫,走出宿舍,到都电的车站去搭 车。星期天的学生街仿佛一座死城似的杳无人影,大部分的店家都不做生意。街上只要有些微的声响,听起来便异常清晰。女孩子们脚蹬木跟鞋咯哒咯哒地穿过柏油 路。都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