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如何设计小学数学练习题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mafanwok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知识的巩固与提高离不开适度的练习,特别是在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习题的设计更为重要,要求符合学生的年龄与认知特点,以基础知识为主,旨在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习惯的安排量要适中,具有针对性,结合生活。作业不仅要巩固知识而且还要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接下来的学习给教师提供参考,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都能正常的发展。传统的练习设计,都是让学生去做,让学生独立完成,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这也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与独立学习习惯的养成。但是这种练习的形式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笔者在练习的布置与设计上作了较为细致的研究,通过实验效果较佳,现在把自己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以学生为中心体现习题的趣味性
  小学数学习题设计的趣味性是激发学习学习的重点一点,如果给学生的习惯具有足够的科学性与趣味性,从简单到繁杂,学生做起来既顺手效率又高。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特征一课学习时,我提前一天让学生进行预习,并给学生提示预习的方案,让学生回家每人做一个木制的平行四边形框与三角形框,再用纸剪或者画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让学生通过操作与观察发现平行四边行的基本特点,并把这些特点记录下来。这样。学生通过实践与思考,对平行四边形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并急于通过上课了解自己的实验是不真实,并得到同学与教师的认可。这种教学方法正是利用了学生的好奇心,善于表现自己的特点,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从而把知识的学习真正实现主动性。
  二、选择难度适中的练习题
  练习题的难度要适中,适合每个学生的发展,对于优秀生,可以适当培养难度,培养他们的探究性,促进他们的挑战欲望,思维潜能进一步挖掘。比如,在学习了《圆柱和圆锥》一单元后,我设计练习时就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设计的,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让学生选择大小适中的不规则的石头、苹果、马铃薯等作为实验物。再找一个量杯,让学生动手测出所选物品的体积,学生十分喜欢这样的开放性练习题,在练习中,他们的动手能力得到开发,思维也活跃起来。这样的练习看起来很简单,但是锻炼了学生的多项思维,既需要认真操作,还要测量、记录、计算,在操作还要做到严谨,这样的练习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也有利于形成科学研究的好态度。
  三、从生活实验出发选择练习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数学是为生活服务的,我们在数学教学时必须要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中,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有关的素材作为练习题。给他们一个运用数学知识的机会,通过数学知识的运用让他们知道数学就在身边。比如,在教学统计的学习时,我们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长期的作业,从这个月份起,记录自己家里的电表用电度数,再把上交的相应电费做好相应的统计,把数据画成表格,了解一下自己家里的用电量在每个月份的不同,哪个月用得多,哪个月用得少,并分析电的用量与什么有关。通过分析,既学会了统计知识又懂得了注意节约用电的道理,形成一种节约意识。
  四、及时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批改
  学生在数学练习中出现错误是正常现象,我们对错误不应该排斥,而是应该分析这些错误,并及时给学生纠正。所以,在设计习题时,也可以根据知识的难点与重点、易犯错误点进行设计,甚至要准确的预设学生可能出现错误较多的点,适当设计一些题目,甚至是有意布设“陷阱”,让学生走进这个陷阱。然后,老师针对学生的错误与大家探讨、分析,找出错误的原因,并指出在以后再做这类题目时要注意的点,通过这种习惯的练习,学生再做此类题目时就会注意了,从而产生防错的能力。
  五、学生自己选择练习题
  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提出了要求,也是数学教学培养目标之一,学生在学习中要加强,也要学会合作。数学知识越来越开放,很多内容是独立无法完成学习的,需要同伴的合作,需要与教师的合作,老师不是练习题评改的权威,还要有学生的参与,甚至是家长的参与,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
  练习的布置不再由老师说了算,而是把权力适当的放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设计练习。比如,在学习完一个单元后,给学生一些题库,让学生选择,或者可以让学生根据教材,自己出题自己给出答案,或者几个同学相互设计练习给对方完成。也可以让学生在周末的时候自己设计一份数学报,以开拓自己的视野与加强自己的数学知识巩固。还可以出一份以计算为主的试卷,自己设计自己给出试卷的得分。或者也可以让学生做一份社会调查,对数据进行分析。
  总之,数学练习是知识巩固的主要手段,练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发展知识的活动,是知识的实验,我们在教学中,要深挖教材,充分发挥习题的功能,让学生在练习中练出真能力。
  【参考文献】
  [1]杨瑾.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吉林教育.2011(13)
  [2]张桂琴.培养有效思维能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06)
  [3]徐秀娟.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吉林教育.2010(25)
  [4]袁莉娜.让数学课堂练习更具有效性[J].小学数学教育.2011(06)
其他文献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可喜的变化。我们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在改变,但由于对新课程基本理念和目标的理解把握不准,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些形式主义倾向。如画一画、演一演,小组合作等形似而神不似模式,表面热热闹闹,但收不到一定的实效,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一部分教师无所从,讲吧是老套套,是强给学生的分析;不讲吧又没事干。今天,就阅读教学,我谈以下几点个人看法。  一、激发
生命是美好的,作为一个生命,我们应当虔诚地感谢老天的恩赐。生命是无价之宝,有人把它当作花朵,珍惜这绽放的美好;但有人却把它轻易玩弄,直到枯萎,就像那件事……  那一次,我在十字路口,来来往往的车辆络绎不绝,四周的标牌上都写着显而易见的几个大字:“勿闯红灯”。可有几个花季少年为了逞强,竟不顾生命危险,越过栏杆,肆无忌惮地去闯红灯。结果,两个安全到达对边,一个差点和汽车相撞,一个和车子擦肩而过,受了点
那么高素质的人材(包括语文老师)应具备哪些素质呢?根据教育工作的需要与特点,概括起来即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教育教学素质。这三个素质是搞好语文教学的关键,它对语文老师的工作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现分述如下:  人们常说:“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可见,教师素质会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课,语文能力的大小可影响学生其他課程的学习乃至以后进一步学习深造,甚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