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果园应抓好五点

来源 :果农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jr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目前一部分果农在规划果园时的盲目性,笔者提醒广大果农在建立果园时必须注意如下关键问题。
  
  1 选择好品种
  
  发展果树生产,购买果苗是第1步;而品种选择,又是购买果苗过程中的第1步。选错1年苗,自流3年汗,说的就是品种选择的重要性。要选准品种,必须做到或注意下述几点:
  
  1.1 选择刚开始发展的优良品种
  因为刚开始发展的优良品种,一般来说都是新品种,10年内一般不会淘汰。
  
  1.2 选择种植面积尚少的品种,种植面积已经够多的品种不宜选择
  要站到全国甚至全世界的角度上去看待这个问题。有些品种,在某个局部地区已经很多,但在全国却显得微不足道,这样的品种,依然值得发展,而有些品种,在某个局部地区才刚刚发展,但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已经有大面积种植,这样的品种不宜再去发展。
  
  1.3 要选择有特色的品种,无特色的品种不宜选择
  如今的水果生产也同工业品生产一样,品种繁多,琳琅满目,供大于求,没有特色的东西,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水果品种的特色,一般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1)成熟期:特别早或特别晚;(2)果实外观:颜色与众不同,色彩鲜艳悦目;(3)果实外形:与同类品种相比,不是特别大就是特别小。或者在形状造型上非常独特,对常规印象有较强烈的视觉冲击;(4)品质:与同类品种相比,具有不可比拟的优点或独特的风味。(5)经济性状:打破常规,融鲜食、加工、观赏于一体。既可鲜食,又可用于加工、观赏;既可用于作菜,又可用作水果食用等。一般来说,只要具备上述一点,即有了特色,而如果同时具备了几点或全部,则属于精品了。
  
  1.4 要选择有增值潜力的品种,无增值潜力的品种不宜选种
  有些果农,今年什么水果好销,他下半年就大面积去发展这个品种,或者看见别人大种什么,他就去大面积发展什么,缺乏全面的调查、周全的考虑、深刻的分析。结果,种什么就倒什么。这是跟风和一哄而上的结果。
  
  1.5 选择适合本地气候或适合自己生产条件的品种
  一般来说,果树都有它的适栽范围,超出这个范围,就会导致原栽培性状发生变化。有些变化问题不大(或者更有优势)。有些变化则会带来灭顶之灾。这是栽培者需周全考虑的。一般来讲,寒带、温带的果树在热带、亚热带栽培,必须考虑它的需冷量时数,它对高温高湿的忍耐度;而热带、亚热带的果树在北方栽培。则必须考虑它的抗寒能力(耐寒度),花期怕不怕受冻害。但对于有生产条件的果农来说,反其道而行之,反能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如把热带果树搬到北方大棚去栽培,成熟期会比南方更早,效益更好。总而言之,要因人因地因条件考虑。
  
  2 选择高质量的苗木
  
  现在苗木市场上的规格,质量相当混乱,缺乏一个比较统一、比较可操作的标准,而且每个地方都不同。我们根据目前种苗市场的大体情况,提出下列标准供参考:
  
  2.1 规格
  (1)成苗:高度:落叶果树50厘米以上,常绿果树35厘米以上;茎粗0.5厘米以上。
  (2)半成苗:高度:落叶果树49厘米以下,常绿果树34厘米以下:茎粗0.2~0.4厘米。
  (3)芽苗:已经嫁接成活,但尚未吐露叶梢的。
  
  2.2 质量
  (1)品种纯度在95%以上;(2)不带检疫性病害;(3)嫁接口充分愈合,主干充分木质化,具有原品种固有之颜色;(4)具有1条直根,3条以上侧根或须根。
  
  3 把好种植关
  
  首先,苗木定购之前,要先进行整畦、挖穴、平地,畦宽一般为2~3米,山坡地1.5~2米,穴大小一般为0.8米×0.8米;挖好后,要把表土与家畜粪(最好是鸡粪,猪粪和兔粪要慎用)拌均匀,回填进穴底。每穴家畜粪的用量一般为20~30千克。粪土表面再放一层10厘米厚的生土,然后再倒进稻草或杂草,把生土堆成一个小山状待种。若无家畜粪和稻草,用生物有机肥效果也很好。
  当树苗运到后,应先检查成活情况,若发现有枯苗、死苗,应及时与供苗单位联系,并于24小时内把枯苗、死苗寄回供苗单位调换。对完好的苗,应先解开绑缚物,用小刀或剃须刀片在嫁接口背面的砧木上纵划一刀。即可解开(芽苗须待种活后再解);并及时沾黄泥浆,迅速定植,千万不要拖延,否则将影响成活率。如果一时来不及种或不宜种(主要是怕冻品种),必须用大营养袋假植,放置在适宜该品种生长的环境里,如塑料大棚,待时机合适再种。
  苗木定植后,必须一次性浇透水,然后视气候情况,5~7天浇1次,连浇3~5次即可。千万不敢天天浇。果树既需水也怕水,浇得太勤,容易烂根导致死亡。
  苗木定植成活后,要认真研究它的生物学特性,钻研科学管理技术,按时按量施肥,搞好病虫害防治,适时调控生长态势,保证第2年丰收。
  
  4 把握适宜的种植时间
  
  南方地区一般秋栽或冬栽比较合适,因为这个时候移植,有利于根系伤口的愈合,促进次年的长势。栽得太迟,苗木根部所积累的养分。既要供应芽梢生长。又要供应根部恢复伤势,会出现营养供应短缺,导致苗木生长缓慢或死亡。
  
  5 确定合理的栽植密度
  
  栽植密度,一要看具体的品种,二要看土质情况,一般山坡地667平方米栽111~222株为宜,平地则以222~333株为宜,技术过硬者,密度可适当提高。
其他文献
对于柑橘贮藏病害,多数果农只注重采后防治,对采前预防则不以为然。其实柑橘贮藏病害中,有些于采前开始发病或潜伏,如果采前不防治,单纯靠采后防治,效果不甚理想。实践证明,采前预防可明显减轻炭疽病、黑腐病和褐腐病等贮藏病害,提高采后病害防治效果。   1 炭疽病    此病是柑橘生长期和贮藏期均易发生的病害,一般贮藏1~2个月就开始出现发病症状:果实腐烂,多从蒂部或近蒂部开始,病斑茶褐色,略下陷,果皮腐
石榴树适应性强,果实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而夏季利用石榴树上的嫩枝扦插繁育树苗。成活率高,幼苗健壮。  育苗地应以沙质土壤为主,排水良好,在品质优良的结果石榴树上采当年生0.5~1厘米粗的半木质化或木质化的枝条作插穗。  插穗截成15~20厘米长的小段。上端剪口平齐,剪口离顶端芽眼0.3~0.5厘米,下端剪口成马耳形。扦插时再把插穗基部在蜂蜜中粘一下,以利生根。  扦插时间6—8月均可,扦插完后,
南水梨系日本于1973年用越后×新水杂交,1983年选出,1990年6月获得品种法定登记。我国的南水梨最早由台湾果商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引入山东胶东地区栽培,开始面积只有几十公顷,由于南水梨具有果实品质好、口感甘甜、果形整齐、耐贮藏、其商品果几乎全部出口、抗黑星病、种植者经济收入高等优点。其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现在胶东地区的栽培面积已达上千公顷。但是在生产中我们也发现,在一般的管理
近几年来,受柑橘价格下滑的影响,不少橘农种果积极性大大降低。最为突出的是施肥少管理差,导致产量与质量的降低,甚至树体早衰。笔者根据不少高产种橘户多年来科学施肥的实际经验向广大种橘户介绍科学施肥的九条经验。供参考选用。    1 施肥时绝对不要撒施    地面撒施肥料是最不科学的。由于根有“向肥性”这样的特性,其造成的结果是。根系往地面上长。这样做必定会给柑橘带来三种后果。①当高温干旱季节到来时,这
通常人们在果树苗木繁育的嫁接过程中,习惯采用春季枝接或者夏、秋季芽接的方法。但由于这两个季节的适期时间短。而且又受技术人力的限制。所以利用果树休眠期嫁接,经实践证明完全可行。此举不仅缓解了人力和时间的不足。而且提高了成苗率。即:休眠期为主,辅以春秋嫁接。提高了砧木的成苗率。    1 嫁接材料的准备  首先将够嫁接粗度的砧木(包括没接活的砧木),在上冻前从苗圃地挖出来,距根颈15-20厘米处剪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