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与环地中海:历史与现实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y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冯玉军

  2020年新年伊始,环地中海地区热点频发、引人瞩目:土耳其准备出兵利比亚、美国定点清除苏莱曼尼、乌克兰客机遭伊朗“误击”失事、“土耳其流”天然气管道开通。以往,中国的国际问题学界基本上把环地中海的欧洲、西亚北非以及历史上与之有深度联系的俄罗斯等割裂开来研究,而如果将这个文明发祥之地、人文荟萃之地、贸易集散之地、宗教交融之地、战争频发之地作为统一的整体来加以审视,可能会极大丰富我们对历史与现实的认知。
  今天,我们就来简单梳理一下俄罗斯与环地中海地区的相互联系与影响。
  早在公元前数世纪,古希腊人就开始在黑海北岸包括克里米亚半岛殖民。罗马帝国一分为二后,拜占庭帝国成为横跨欧亚非的千年帝国。公元9世纪,基辅罗斯建国,沿第聂伯河、伏尔加河直达君士坦丁堡的“瓦希之路”成为瓦良格人和古罗斯人与拜占庭帝国贸易、征伐与文化交往的重要通道。987年,拜占庭内部发生暴动,皇帝巴西尔二世请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出兵镇压,后者借机迎娶巴西尔二世的妹妹安娜为妻。988年,基辅罗斯正式接受东正教,成为古罗斯文明演进的重要转折。
  1054年,东正教与天主教分裂,罗斯与西欧的文化分野日益拉大。从13世纪中叶到16世纪初,罗斯遭受蒙古帝国200多年的统治。拜占庭帝国也于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灭亡。15世纪中叶,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统一了俄罗斯,1472年,他迎娶拜占庭帝国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菲亚公主,并宣布成为东正教的保护人。1547年,伊凡四世正式加冕“沙皇”,他和后人自诩继承了罗马和拜占庭帝国的衣钵,认为俄国是“第三罗马”和新耶路撒冷,拥有拯救世界的使命。
  自17世纪始,俄罗斯与奥斯曼帝国开始了长达300年的角逐。双方为争夺高加索、巴尔干、克里米亚、黑海等进行了12次重大战争。1768年~1774年第四次俄土战争后东地中海地区一度处于俄国控治之下。叶卡捷琳娜二世及其继任者自视为十字军,认为俄国注定要统治君士坦丁堡和耶路撒冷。这种热望——当然具体是由于俄国撑腰的东正教牧师和法国撑腰的天主教牧师为争夺伯利恒的主诞教堂而大打出手——最终导致了克里米亚战争。1856年,俄国战败,亚历山大二世以及之后的几任沙皇放弃了用武力夺取耶路撒冷,转而运用外交手腕和软实力。随着奥斯曼帝国日渐衰落,英俄为争夺其遗产又展开了持续一个世纪的大博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军占领了当时的波斯北部并进入土耳其人控制下的伊拉克,差点攻陷巴格达。1916年,俄国外交大臣萨宗诺夫同英法签订了《小亚细亚协议》,承诺将伊斯坦布尔、土耳其和库尔德斯坦部分地区以及耶路撒冷的一部分划给俄国。只是由于罗曼诺夫王朝的倒台,该计划才未能实现。
  苏联对地中海的影响也不可小觑。十月革命之后不久,苏俄就再次挺进南高加索,并积极推动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1945年波茨坦会议上,斯大林要求享有黎波里塔尼亚、利比亚的托管权,并希望在东地中海获取海军基地。尽管其要求被拒绝,但随后的冷战使苏联成为地中海地區的一股重要力量。苏联鼓动“阿拉伯社会主义”,相继在埃及、叙利亚、伊拉克、利比亚找到战略支点。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地中海地区的影响一度削弱。近年来,俄罗斯又开始逐渐恢复在地中海地区的影响:实控克里米亚,重新夺回黑海的战略要冲;利用地缘政治和宗教因素恢复对巴尔干的影响;借出兵叙利亚保住了巴沙尔政权、从而维护了俄在东地中海地区的战略存在,而且与伊朗和土耳其结成了某种“临时性同盟”;在建立“欧佩克 ”机制以共同限产保价问题上与沙特相互配合、各取所需,成为与中东逊尼派和什叶派都有合作的国家之一;尽管以色列对俄在中东的重要盟友叙利亚和伊朗经常发动定点军事打击,但为避免与以色列反目,俄基本上保持沉默。可以说,俄在中东正试图以“调解人”身份出现,以最小成本换取最大利益,其中东外交充分展现了实用主义的本质和量力而行、左右逢源的风格。
其他文献
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将于6月上旬举行,这是我国举行的一次重大主场外交,也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上合组织后的首次峰会。前不久,《世界知识》杂志社与中国海洋大学在青岛联合主办了“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前瞻”研讨会。与会学者以“上海合作组织再定位的中国基点”“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各国关系的未来发展”为主旨,对上海合作组织首次扩员后在政治、经济、安全、人文、对外交往、机制建设等領域取得的成就、面临的挑战、应对策
2019年3月31日,斯洛伐克新当选总统恰普托娃现身斯洛伐克总统府前,拍摄宣传片。  3月31日晚,斯洛伐克国家选举委员会宣布,现年45岁的斯洛伐克知名律师苏珊娜·恰普托娃在第二轮总统大选中以58.40%的得票率击败其竞争对手马罗什·谢夫乔维奇,当选斯洛伐克第五任总统。恰普托娃将于6月15日正式宣誓就职。这位被众多媒体称为“中欧版马克龙”的单身母亲,何以从13名总统候选人中突出重围、以绝对优势登上
在欧洲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前,原本被暂时“压制”的难民问题就已经有了“破土而出”的迹象。在外有土耳其威胁“放难民入欧”、内有各成员国不能和衷共济的困境下,难民问题仍是欧盟需要全力应对的重大挑战。疫情从政治、经济和安全层面加大了欧洲解决难民问题的难度,难民问题在疫后恢复需要面对的诸多挑战中将始终是欧洲的一块心病。难民问题“卷土重来”  2015年以来,在遭到难民危机的严重冲击后,欧盟在内部采取了加
哈桑·鲁哈尼8月3日宣誓就任伊朗总统,开始其第二任期。鲁哈尼5月20日以57%的得票率在伊朗第12届总统选举中获胜,成功连任。这一结果被认为是伊朗改革派的胜利,并将对下任伊朗最高領袖选举产生直接影响。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东京都知事选举7月5日进行投计票,22位候选人创最多人参選纪录。67岁的小池百合子顺利击败众多竞争者连任成功,任期四年。据报道,新冠疫情的阴影下,小池百合子以“避开导致疫情扩大的三密”为由,未举行街头演讲,而是以在网上发布视频为主进行选举活动。她利用第一任期的成绩和作为现任的知名度,始终保持领先。其他参选人中,第三次参加知事选举的宇都宫得到立宪民主党、共产党、社民党的支援,但
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持续发酵,各国纷纷采取封闭的防疫措施,贸易流通渠道受阻,对全球贸易链条造成巨大冲击,农产品贸易市场也难以独善其身。过去两个月里,包括越南、俄罗斯在内的11个国家先后宣布农产品出口禁令,农业贸易中下游国家则加快粮食进口,市场投机行为增加,全球粮食市场价格波动剧烈。  为了保障我国粮食供应充足、价格稳定,4月28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等11个政府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2020
长眠在上海的犹太音乐大师卫登堡。  阿尔弗雷德·卫登堡(Alfred Wittenberg,1880~1952年)在纳粹上台前已是驰誉德国乃至欧洲乐坛的小提琴家和钢琴家。然而,纳粹的反犹政策使他在德国难以生存,不得不随成千上万的犹太难民来到中国避难。在上海,他的音乐天才在艰苦条件下反而得到了超长的发挥,还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中国学生。战后他没有回德国,而是继续在中国演奏和教学,直至生命的终点。名扬欧
6月1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将对参与调查美方在阿富汗战争中行为的国际刑事法院官员实施经济制裁和入境限制。当天,特朗普发布的行政令说,美国不是国际刑事法院缔约国,该法院对美方人员不具有管辖权。国际刑事法院针对美国军事和情报人员在阿富汗行为的调查威胁到美国主权和国家安全及外交政策。随后,国际刑事法院发表声明,对美国政府的威胁和胁迫“深表遗憾”。声明说,美方此举是国际刑事法院及《罗马规约》下的国
11月14日,“2020年度國际形势研讨会”暨“世界知识论坛2020”在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世界知识》杂志社与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联合举办,2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围绕2020年的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从不同方向和角度发表看法,进行研讨,精彩内容形成本期“封面话题”。  世界知识出版社董事长苏文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张蕴岭作主旨发言,世
自2018年5月美国宣布退出伊朗核协议、重启对伊朗制裁后,伊朗对外展示了令人惊讶的战略忍耐和克制。近几个月来,伊朗一直致力于与核协议剩余方合作,挽救核协议并尽量减少美国重启制裁的影响。但是,随着2018年11月美国启动更加严厉的第二轮制裁,特别是欧盟未按计划推出帮助伊朗规避美国金融制裁的“特殊目的工具”后,伊朗维持现状的决心似乎出现了动摇。2018年10月27日,伊朗总统鲁哈尼为赢得议会对四名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