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象以尽意——对《小城之春》的美学研究

来源 :美与时代(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4444w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费穆的代表作品《小城之春》如同一颗曾被灰尘覆满的钻石重新显露光芒于世人面前,海内外都给予其极高的评价。费穆的这部《小城之春》,在中国早期的电影中寻找并确立了电影美学的中国艺术和美学精神。而这样的对中国古典的、民族的美学的回顾之作,应该也为当下中国电影的发展方向,引发更多的启示和思考吧。
其他文献
中国自1978年以后,社会结构发生着深刻的变革,由此带来的是客观现实中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改变,与此伴随而生的则是人们主观意识中的社会认同。文章从客观存在的社会分层理论的
<正>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笔者发现情境教学是一种激励、唤醒、鼓舞的艺术。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多角度
“君子”是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的垂范与表征。 《诗经》中通过“诗”的艺术形式真切而周详地展现了“君子”意涵的演进过程。《周易》则秉持“天人合一”和“推天道以明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