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机教学中创设交流型的课堂文化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auv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场所,课堂学习是学生传承人类文化的基本形式。教学过程必然伴随着交流过程,例如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教材、教学媒体(如计算机)的交流。虽然计算机教学由于自身的优势不像其他学科会出现“一支粉笔一张嘴”、“老师从头讲到尾”的现象,但教师往往将目光停留在完成所谓的“教学任务”上,为教学而教学,讲完了内容也就算完成了任务。这样就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知识也很难进入学生心里变成他们的真知。学生渴望愉快地学习,渴望成功,而交流型的课堂教学,不仅是一个知识获得的过程,更是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的过程。
  那么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创设交流型的课堂文化?下面笔者就自己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谈一些认识。
  一、和学生平等相处。
  所谓平等性,从根本上说就是教师尊重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的自觉性、自主性、创造性和学生的独立人格,这是交流型的课堂文化最突出的特点,也是教师对待学生最起码的态度,是课堂交流的前提。师生情感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一所学校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状况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影响最大。教师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应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人格,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优良的个性品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和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完美的教育教学艺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在师生协力合作融洽的人际氛围熏陶中,学生身心才能和谐健康地成长。教师还应虚心地向学生学习,不仅向学生学习不了解的知识,还有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好奇心,和永远不满足的求知欲望。只有这样,师生之间才有可能真正形成一种平等、和谐、宽松,融洽的课堂文化,形成平等对话的局面。教师要放下尊者的架子,体验到一种心灵的自由和丰富,享受与学生平等对话所带来的自由轻松,让教育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过程。师生关系是融洽的,心理是相容的,所有精力就会都被用在共同达成的教育目标上。
  二、和学生一起对话。
  课堂是一种对话,这是对传统课堂理论的一种超越。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经常用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领悟真理。例如一位学生读不进书很苦恼,于是去问老师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叫人打来一盆水,放在这个学生面前问:“这水里有什么?”学生讲:“我没有见到什么。”当学生脸贴到水面时,苏格拉底把学生的头沉到水里,过了一会儿,学生拼命挣扎,苏格拉底问:“头在水中,你最渴望的是什么?”“我最渴望呼吸新鲜空气。”学生气喘吁吁回答。“是呀!只要你像渴望呼吸空气一样渴望学习,那书一定能读好。”苏格拉底笑着说。那么我们在教学中能不能像苏格拉底一样,走下神坛,成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援助者、服务者?在对话中教师和学生都成了课堂的组成部分,构筑起共同探讨的平台。
  三、和学生讨论学习。
  对一些重点知识,教师讲了、学生练了仍未能很好地掌握,可利用师生角色转换,在过程中检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能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如资源管理器的操作,这是很重要的,这个知识点学不好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以后的学习。我就开了一节讨论课,把重要知识点细化,分别让不同学生进行主讲,下面同学可以就某一点对当前主讲的学生进行提问,如难回答则教师加入。这节课教师只起一个组织的作用,放手让学生去上课,能提高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只有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被唤醒,学生的身心潜能才能被引出,新的思想在交流中产生,学生创新的火苗在碰撞中被点燃,才能出现师生能动的交流氛围。
  四、和学生一起活动。
  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接受式”最为突出,而美国的教学以“活动式”最为推崇,学校把学生关在狭小的教室里,学生听教师说教,看教师面孔,教学模式成了“传递——接受式”的循环往复。以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来换取个别学生或少部分学生的应试能力,以求“光师耀校”,结果造成学生厌学,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差生”队伍。
  要改变这一局面,关键是要彻底更新观念,在活动或实践中进行教和学。计算机教学更要在社会生活中进行教学,并且增强实践性教学,使学生的能力和觉悟在社会大课堂中得到真正的提高。要把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联系起来,充分利用现代电教手段,把社会生活搬到课堂里来,教师也可带领学生到社会生活中去,使学生课内所学、课外有用,课外见闻、课内升华。比如我们现在从程序设计和应用技术两方面对学生进行辅导,程序设计课外实践与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各级各类编程竞赛相结合。由于此类竞赛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很高,只有心理素质好、文化课成绩优异、熟练掌握一种计算机高级语言的学生才有可能在较高级的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因此,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从早期就应开始抓起。在应用技术的课外实践中可把计算机当作信息处理的工具,让学生在整合各科所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丰富多彩的创作和信息交流活动,如创作美术作品,设计贺卡、电子像册、公益广告、网页,通过Internet进行信息传递、资料查询等等。这些活动打破了学科界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学到、巩固了相关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有效提高了应用已有知识进行创造和规划的能力,深受学生喜爱。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创设交流型的课堂文化,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从单纯的“听者”、“答者”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思者”、“问者”、“论者”的角色。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文化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提出不同见解,进而提高计算机教学的实效性。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一直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文课堂更是重中之重,学生从学前班开始就学习语文,直至到了初中仍在学习终。因此在许多时候,我们的语文课堂不再象以往那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不再让学生有强烈的学习欲望,更多的则是机械地在学习,机械地在记笔记,写出的作文也是千篇一律,一件事可以从小学写到中学,百般乏味,百般无耐,让老师和学生都心生无力感。面对这种情形,我们为人师者更应该从我们自身出发,去寻找问题的根
期刊
目的:本研究宗旨在于观察头穴针刺对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的作用,揭示针刺即刻效应的物质基础。 方法:健康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假手术、模型、针刺四组。采
【关键词】语感语用语文课堂教学  李海林在《言语教学论(第二版)》中说:“语用能力的核心就是语感,语用目的的基本内容也可以表述为语感目的。”语言认识过程主要靠知识,语言运用过程主要靠语感。语感修养较好的人,能够在一瞬间就辨别出词义的细微差别和感情色彩,可以从语句或语段的开头立即预测到整个语句或语段的审美趋向。语文教学的最高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所以语感教学也就成为语文
期刊
【摘要】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包括培养阅读习惯态度,培养阅读兴趣,培养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本文结合自己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从以上几个方面论述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能力培养提高  阅读能力,对一个高中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阅读是从文字符号中获取意义、信息的心理过程,是读者
期刊
目的:观察桂甘龙牡加黄连汤对氯仿所致小鼠室颤、乌头碱所致大鼠室早的预防和抵抗作用,从而为桂甘龙牡汤、桂甘龙牡汤合交泰丸、桂甘龙牡加黄连汤的最优化处方的筛选打下基础。
研究了相干态光场与纠缠双原子相互作用系统中场熵的压缩性质,借助于数值计算,讨论了双原子纠缠度及光场强度对场熵压缩的影响.所得结果表明,双原子初态的纠缠度对压缩的持续
目的:  1.阐明痰是MS不同症候群共同的病理特点,痰证的轻重、病位不同以及与其他病理因素的兼杂特点是MS不同症候群产生的证候学基础。  2.研究MS痰证与临床常规检测指标
【摘要】自1977年班杜拉提出了自我效能的定义之后,有关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大量涌现,更有许多研究者把自我效能感研究运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如学习效能感、职业效能感等。文章就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影响因素、特点、及其对教育的作用进行简要阐述,同时,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进行讨论。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培养策略  自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自我效能:关于
期刊
目的:对比分析印堂骨膜针刺法结合"老十针"和常规针刺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疗效,为慢性失眠寻求更加有效的针刺治疗方案.  方法:收集观察2016年6月到2017年12月来我科(中医科)
【摘要】在高职高专院校中,计算机作为公共基础课在各个专业中开设,还补国家教育部名文规定设置成必修课,由此可见,这门课程对于所有学科来说关系重大。而目前,好多院校中,都不是太重视这门课程的教学,学院设备不足,教师水平有限,学生积极性不高,学习目标不明确,面对这样的现状,本文阐述了所要作出的相应改革。  【关键词】公共基础课高职高专教学计算机教学改革  在高职高专中,计算机基础课作为一门必修课被国家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