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心理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观察

来源 :健康护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www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胃癌患者心理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抽取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间因胃癌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被选取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的不同将所有被选取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其中对照组被选取对象应用常规,观察组被选取对象则应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被选取对象护理前后的心理健康状态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被选取对象治疗前的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觀察组20例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对照组20例被选取对象的护理满意度也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利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胃癌患者进行护理,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也较高,效果显著,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心理护理;胃癌;护理满意度;影响
  胃癌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具有高发病率的特点。临床研究发现,胃癌在我国各类恶性肿瘤疾病的发病率中占首位[1]。胃癌还具有诊断难度大的特点,因胃癌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上消化疾病类似,患者在发病后往往不会加以重视,从而加大了胃癌的早期诊断难度[2]。本研究通过分组比较的方式探究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在胃癌患者心理情绪及护理满意度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抽取因胃癌在我院进行治疗(2016年1月-2018年6月)的40例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被选取对象,为方便研究的有序进行根据所有患者入院时间的不同将所有被选取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20例)与观察组(20例)两组。对照组,男10例(50.00%)、女10例(50.00%);年龄53-76岁,平均年龄(64.52±4.83)岁。观察组中,男9例(45.00%)、女11例(55.00%);年龄53-76岁,平均年龄(64.38±4.91)岁。两组被选取对象的一般资料数据经统计学软件验证比较发现无意义,P﹥0.05,符合本研究的比较标准。
  1.2 方法
  对照组20例被选取对象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其中包含患者疑问解答、遵医嘱用药、生活护理和生命体征检测等措施。
  观察组20例被选取对象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首先,组成心理护理小组。选取我科室主任作为小组组长、护士长作为副组长,另抽取5-7名医护人员作为组员。小组组建完成后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含沟通技巧、医学心理学、护理知识优化和职业素养培养等。待培训完成后对观察组被选取对象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并予以患者心理健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进行临床护理方案的制定。其次,医护人员应当主动向患者进行疾病知识的讲解,并向患者宣教相关的治疗方法,以积极向上的态度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对于心理问题严重的患者,应当组织病友交流会,并邀请抗癌效果较好的患者进行演讲,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最后,护理人员应当不断予以患者的支持与鼓励,并叮嘱家属予以患者支持。同时,医护人员应当关注患者的睡眠质量,对于存在失眠症状的患者,医护人员应当予以重点护理,通过播放音乐等方式帮助患者助眠,对于失眠症状严重的患者医护人员可以根据医嘱予以相应的助眠药物,保证患者睡眠质量的优质[3]。
  1.3 评定标准
  两组被选取对象在治疗前后均采用《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心理健康状态的调查,该调查表分为焦虑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两部分,每部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越差。
  应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在两组被选取对象护理干预后进行调查,该调查表满分21分,分为十分满意(18-21分)、满意(10-17分)和一般(0-9分)三种评定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软件版本为SPSS21.0)对两组被选取对象的心理健康状态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数据进行验证比较,以(`x±s)表示患者护理前后的平均SAS和SDS评分,P﹤0.05表示组间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健康状态数据组间比较
  利用统计学软件验证两组被选取对象的心理健康状态发现,两组被选取对象护理干预前SAS和SDS评分差异无意义,P﹥0.05;观察组20例被选取对象护理干预后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患者护理满意度组间比较
  两组被选取对象的护理满意度数据经统计学软件验证发现,对照组20例被选取对象的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P﹤0.05(见表2)。
  3 讨论
  胃癌作为一种恶性肿瘤疾病,不仅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还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和易怒等负面情绪,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还会对临床治疗的有序开展造成影响。并且,胃癌因诊断难度较大,患者确诊时多为中晚期,这就造成了患者上述心理问题的加重。临床研究发现,利用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了显著的疏导,护理满意度也较高,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这一研究结果与本研究一致。
  参考文献:
  [1]侯丽晖.心理干预对胃大部分切除胃癌患者的影响探讨[J].饮食保健,2019,6(2):135-136.
  [2]吴玉珍.心理护理干预对晚期胃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5):2538-2539.
  [3]骆春兰,李永秀,魏继棠.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7,22(2):273-27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在本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中抽取90例,随机将其中45例作为实验组,实施常规+针对性护理,另外45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的肺功能(FVC)优于对照组患儿,其体征(体温、咳嗽)缓解时间均早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实验纳入患儿经实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8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和实验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各41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均提高,且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护理满意度比较,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c2=4.100,P=0.043)。结论 予以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口腔冲洗护理在整形修复颌面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以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整形修复颌面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口腔冲洗护理,分析口腔冲洗护理的价值,对比两组的舒适度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舒适度和满意度较对照组高,观察组满意度97.5%,较对照组87.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摘要:本文的研究目的旨在对早期护理干预作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研究,对其运动和认知功能的影响和恢复情况进行探索,以期能够更好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是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早期康复护理,持续6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观察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疗效,即应用护理干预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以随机抽签法将本院收治的58例病毒性心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实验组与参照组,具体收治时间为2017年3月-2019年9月,两组展开的护理模式分别为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86.37±4.23)、护理满意度(93.10%)高于参照组生活质量评分(70.63±3.43)、护理满意度(68.96%)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护理干预对患者口腔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口腔感染患者,通过随机抽签方式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n=30)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30)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口腔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口腔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口腔感染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护理满意度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对高血压脑出血躁动患者开展集束化护理对于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仅提供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该基础上运用集束化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8.57%,对照组22.86%,且P0.05。  1.2方法  对照组仅提供常规护理,即做好患者的交接班并密切病情监测,加强基础护理以及专科护理,同时进行保护性约束;观察组则在该基础上运用集束化护理,措施如下:(1)首先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状态,进一步有效地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有所改变,由传统的慢生活逐渐转换成如今的快节奏生活,很大程度上增大了疾病的发生率。因此,为有效地促进而和谐社会的稳定发展,文章就AMI患者院前急救注意事项及急救护理对预后的影响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和讨论,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和家庭了解有关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知识,做到疾病早发现、早预防和早治疗,让我们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予以中医护理干预对其活动能力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60例老年AI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干预,两组均护理1个月,评价两组活动能力恢复情况。结果:护理2周与4周后,两组患者ADL评分均较护理前提高,但在护理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6—2019.6期间内收治的10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与观察组(50例,使用心理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住院天数,据结果显示观察组各指标数据均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参与研究的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