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供电企业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思考

来源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ONG9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供电企业的成长对市场经济的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和讨论了我国供电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供电企业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础,形象整个社会经济秩序,关系到国家、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加强我国供电企业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供电企业 惩治预防 腐败体系建设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经济结构、发展方式、制度体系不断发生着改变,给中国的企业发展带来无限商机,获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时,也给供电企业的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尚未健全,难免出现违反供电企业职业道德的问题出现,想要及时的制止道德建设标准下滑的现象,就需要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提高相关人员素养。在多面因素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中国供电企业的健康长效发展,维护电力行业在社会公众心中的影响,带动中国市场经济的长效运行。
  一、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意义
  1.有利于财务信息公开。供电企业中贪污腐败现象时常发生,有自身的因素,还有社会因素,经济原因。因此解决供电企业的贪污腐败的事件的发生,一方面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有利于财务信息的开放透明,保证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真正落实到实处。另一方面维护了供电企业在社会公众心中的美好形象,具有了重要意义。
  2.提高工作人员素质。针对现在中国社会出现的贪污腐败的现象时有发生,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就成为了全面提高供电企业人员素质的重要措施。供电企业人员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真正的实现自身价值,更好的为社会服务。只有具备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并在此基础上,坚持自身准则,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养与专业技能,才能更好的参与到实际的工作中去,为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添砖加瓦。不再出现造假的现象出现。制止不良之风的盛行。
  3.树立供电行业良好社会形象。在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在供电企业中出现了许多的不良现象。出现财务人员弄虚作假,贪污腐化的行为,严重的影响了供电企业在社会公众心中的形象。同时,降低了对财务人员的信任感,甚至减少相关企业的形象好感,使供電行业的发展遇到很大困难。财务人员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供电企业才会有良好的工作环境,社会公众对供电企业的看法才能有所改变。为中国供电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更好的依靠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促进供电企业的长效发展。
  二、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1.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健全。虽然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惩治和预防腐败法律体系,但我国供电企业中,相关的法律法规仍然存在着许多突出的问题。例如一些法律法规有漏洞,而且操作性差,还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和滞后性,因此给许多供电企业的财务信息造假提供了有利的机会。
  2.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监管不到位。我国供电工作监督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供电工作的行政管理、行业管理和单位内部的工作管理、内审等内容。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些监督管理体系却很难发挥其作用。首先从供电工作的行政管理和工作的行业管理等外部监督管理来看,目前我国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法律约束机制不全,使得外部管理不能有效的实施监督管理的职能。其次,在企业单位管理监管方面,由于相关负责人的监管约束力度不够。为了获取相关的经济利益,鼓动财务人员制造虚假财务报表,严重的阻碍了供电企业职业道德的监管的发展,破坏了正常的工作运行。
  3.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受社会环境影响。在当今社会中,贪污受贿现象频频出现。一些管理人员、执行人员为了一己私利,搞特权,诱发财务人员采取不道德行为。并且由于企业在操作的过程中,由于法制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相关人员也就助长了不良之风的顺延,不同程度的帮助部门制作假账。道德堕落,社会风气败落。因此,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社会环境欠佳也是我国供电企业出贪污腐败现象时常出现的其中原因之一。
  4.供电从业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供电企业对人员的需求量不断的增加,部分供电人员由于缺少专业的职业素质,违背了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要求,为了个人的利益违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贪污、挪用公款等等,按照领导的要求做假账,编制虚假的财务报表等等,对我国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建设造成严重后果。
  三、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措施
  1.坚持党的基本理念。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供电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必须要建立健全的重要体系机制,在此基础上,坚持党的基本理念。不断开阔创新,与时俱进。将反腐的精神贯彻到供电企业的方方面面的工作中去,推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逐渐健全与完善。只有坚持党的基本理念,才能保障供电企业的长效发展,更好的适应社会主义发展。
  2.加强改革创新。加快改革创新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反腐倡廉事业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使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监督落实到位,发挥作用。将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制定重要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要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程序;严格进行财产清查,定期进行检查和审计等措施。并在实施政策后及时适应新的环境、更新控制措施,保证腐倡廉事业信息质量,加强腐倡廉的监督力度。面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贪污腐败、违法乱纪等行为,相关监管部门要进行严厉的打击,及时遏制此类事件的发生,并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严厉的惩罚,追究供电人员与相关人员的责任。加大惩戒力度。使人们认识到若不注重贪污腐败、违法乱纪行为,不用职业道德规范自己行为,将会受到法律制裁。由此来约束供电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减少违法职业道德行为事件的发生。
  3.建立健全防腐体系。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法制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尤其在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方面,加强供电企业的监管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想要真正的杜绝腐败事件的发生,需要多种因素共同努力解决。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法规和制度,严格执行法律规定的要求。保证供电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制定与改善法律法规的时候,可以借鉴过发达国家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的共性内容,结合我国国情,做出切实可行的制度。这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进行相关制度的改革,真正将法律落实到实处。
  四、结语
  为了营建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更好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推动供电行业的长效发展,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首先就要加强供电人员自身的职业道德意识,提高供电人员的道德素质。其次,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想结合的思想指导下,有关政府部门与监管部门结合起来,为社会公众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减少贪污腐败的现象发生,还给社会公众一个良好的经济氛围。同时,开阔创新。与时俱进,加快相关企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从各个方面努力,提高供电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观,不断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将供电行业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保证社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推进中国经济的长效发展,促进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马瑞华;创先争优下提升供电企业党建工作的新思考[J];华章;2011年23期.
  [2]温宇;试析供电企业党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4期.
  [3]于海印;汪小武;冯瑞银;大学生党员责任区功能及体系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5期.
  [4]周金华;小议供电企业如何创新开展党建工作[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年07期.
  [5]秦维;关于构建供电企业科学的管控与惩防体系的探索与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1年12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对艺术类学生而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意义。艺术类院校要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生思想特点,通过精神文化的锻造、制度文化的打造和行为文化的塑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入行”。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艺术类学生 培育和践行  中共十八大报告上,首次以12个词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
期刊
摘 要:工程造价管理作为现代化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现代化工程管理领域极其关注的一种重要课题。在固定资产的全面投资发展中,建设项目的合理造价控制对工程的腐败和工程的浪费有着积极预防作用。本文分析了建筑项目的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并就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对策及建议,进而能够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促进建筑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项目 工程造价 现状 改善对策  工程造价管
期刊
摘 要: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中西方建筑文化在表现手法、技巧、风格等方面经过一系列冲突、碰撞、互相渗透最终融合。近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座座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千城一面的现象层出不穷,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快餐文化的侵蚀下逐渐模糊甚至消失。本文立足于传统建筑文化视角,探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关于当代建筑文化发展、传统建筑文化延伸的策略,以期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留城市当
期刊
摘 要:企业党委开展巡视工作是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维护党的纯洁性的有力保证,畅通群众表达渠道的重要途径。今年以来,钻井二公司党委结合生产经营普遍在外部、外部项目监督难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每季度对外部项目巡查,这一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基层纪委开展巡视工作进行了思考,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企业党委 巡视工作 思考  一、关于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历史简介  我们党在
期刊
摘 要:伏尔泰说不是事业为了思想,而是思想为了事业。由此可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搞好企业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也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政治优势和光荣传统,作为全党政治、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是在实践证明下得出的杰出的优良的指导思想。企业发展应融合我党的优良的政治优势,变通改革思想政治工作内容,让思想政治工作更好的服务于企
期刊
摘 要:以邓恩提出的价值、规范、事实政策分析模式为分析框架,从政策目标、政策机制、政策工具三方面入手,对我国区域公共政策冲突进行反思,在此基础上,依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从管理走向治理的新思路,提出从整合区域公共政策目标、构建多元化区域公共政策管理机构、健全区域公共政策网络化体系三方面实现区域公共政策重塑。  关键词:区域治理 公共政策 冲突 管理 治理  一、问题提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
期刊
摘 要:自从我国1951年颁布《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开始,户籍政策已存在六十余年,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户籍政策也经历了无数次的修改与完善来时顺应时代的变换。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时期,再到现在的中国,户籍制度都有着相当大的变化,其合理性越来越强,但是社会发展迅速,因此户籍制度仍然存在着不合理之处。特别是在城乡人口比例逐年接近的今天,不合理的户籍政策对于城市化的影响相当明显。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
期刊
企业中层干部是企业战略的执行者,是战术的决策者。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本文就企业中层干部如何适应新常态作肤浅探讨。  一、认识新常态的意义和作用  中国经济的“新常态”表现特征是从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转变。对于国际航运市场,同样有一个“新常态”,像过去金融危机之前那样的市场大繁荣很难再现,取而代之的是市场的持续走低,国际航运业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
期刊
摘 要:红色文化是随着中国“红色旅游”的兴起而逐渐形成的,与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内化凝结而成的一种概念。红色文化传播有助于全方位积极吸纳人类先进文明,具有很高的传承价值。本文基于多样性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模式,以崇高信念为追求。探讨文化传播思路和传播路径,建设以正向价值观为精神文明的群体意识。  关键词:红色文化 传播 路径  红色文化与古人所说的人文精神一脉相承,应凸现其作为主流价值的突出地位。其由
期刊
摘 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提出的执政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作为国有农业企业,就要以职工为本,善待职工。那么,在农业企业发展过程中,如何更好的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更好的做到“一切为了发展,一切为了职工”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企业文化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  以人为本的思想,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