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沉沦、挣扎与毁灭

来源 :南腔北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dybo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昆明老街马家大院实景体验话剧《雷雨》最难能可贵的是其创造了一个新的戏剧模式,它打破了镜框舞台的三堵墙,将《雷雨》放到了马家大院里,变成了一个环境性的戏剧,它带给观众的震撼和几乎近在咫尺的交流,其感染力是前所未有的。图为云南昆明老街马家大院实景体验话剧《雷雨》观赏现场。
  《雷雨》创作于上世纪30年代,是曹禺先生的处女作,也是中国现代话剧创作的代表之作和顶峰之作,至今仍活跃在各地的话剧场,今年6月,云南还推出了《雷雨》的首部实景体验版。曹禺为《雷雨》写的“序”堪称解读《雷雨》最为权威的文本,他要讲的就是人在命运里的惶然无措,揭示悲剧中人性抗争的无能为力。曹禺曾说过,“《雷雨》对我是个诱惑。与《雷雨》俱来的情绪蕴成我对宇宙间许多神秘的事物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他还强调创作中想要表达的“原始的情绪”、“蛮性的遗留”以及他创作《雷雨》时对生命存在的寓言式的思考,都证明《雷雨》是对于人性、情感的探讨。曹禺还曾指出,“‘极端’和‘矛盾’是《雷雨》蒸热的氛围里两种自然的基调。”《雷雨》里几个在命运中挣扎、矛盾与毁灭的角色,其实都对生命有着无限的渴望和追求,只是命运之手把他们拖至了毁灭。
  对于《雷雨》的思想主题,学界一般都从封建家庭的罪恶、宿命论和宗教等方面进行研究和解读,就如方同德先生曾说:“《雷雨》绝不仅仅是一部个人命运的悲剧,而是一部社会悲剧、时代悲剧、民族悲剧,个人的命运必定与时代相连,与社会相系”。今天,不妨从人性在欲望中的沉沦与挣扎来解读《雷雨》,因为愈是真实的欲望就愈能彰显人性的丑恶,愈是痛苦的挣扎就愈能展现人性的真善,从人性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封建礼教压迫下女性对爱情的憧憬和幻灭等方面探究《雷雨》,更能展现这部剧作对人性挣扎与毁灭的本质阐释。
  一.人性的矛盾与挣扎
  《雷雨》以1925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创作背景,通过周、鲁两家前后三十年的纠葛,展现了两代人的血缘冲突和人性的挣扎。《雷雨》中所展示的典型男性角色,几乎都出身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家庭,都被曹禺赋予了复杂鲜明的个性特征。周朴园是封建大家长,也是《雷雨》中所有人物悲剧的创造者,他性格多面,不断沉湎于对过去的怀恋和欲望中,冷酷和深情不断交织、转换。一方面,他从小受传统封建思想的荼毒,但另一方面,因为接受过西方的教育,他身上带有对西方自由思想的眷恋。可能正因为此,他不顾门第差异与自家的女仆相爱,不惜违逆封建家庭和门当户对的要求。但是,当这种对自由和爱情的向往面临名誉地位以及“和谐有序的家庭”的威胁时,他自然变成了封建思想的卫道士,他原形毕露,想用金钱来打发侍萍,放弃与社会对抗,踏上了归顺之路。这个人物的复杂在侍萍走后再次暴露无遗,他看着侍萍的照片开始忏悔,在侍萍离开的三十年中,他保持着侍萍在家中时的所有陈设与物件,甚至因为曾经的侍萍不能吹风而不允许开窗,这些除了是他在内心对自己的安慰和对寂寞的享受之外,恐怕也是他内心残存的对封建伦理约束的消极反抗。
  周家的第二代人——周萍和周冲两兄弟,作为封建家庭出身、接受过新思潮的青年,他们不断被家庭中的封建思想与外界的影响所拉扯、折磨,不断表现出对封建伦理秩序的妥协和反抗。周萍是周公馆的大少爷,生活在封建传统教育与“五四”新文化激烈碰撞的年代,他性格懦弱、虚伪自私,在深受封建家庭压抑的同时,也无法避免做出压迫女性这样的事的悲剧。作为一个私生子,周萍幼时被送往农村,在成长过程中严重缺乏家庭的亲情和关爱,在封建的乡村还必须承受旁人的指指点点,内心极度自卑、懦弱,这致使他在后来回到周家后,“根本无法去适应周家压抑的环境,可谓是生活在夹缝里”;特别是在遇到了父亲所代表的封建规则与秩序的压制后,他内心一度产生了对封建家庭压迫的厌恶和对自由的極度渴望。周萍的两段孽恋都是他懦弱忧郁的性格和对个性解放的追求的产物,内心奔腾的情感潮涌让他无比渴望能够挣脱世俗的压制,希望自己能够抛开一切道德规矩,完全听从本能。
  而周冲作为新思想、新文化影响下成长起来的青年,对未来、对纯真爱情充满热情,封建家庭少爷出身的身份和新思潮下的教育背景二者决定了他会对封建家庭有所不满,并对现有礼教束缚生存状态进行抗争,但由于对封建制度的顽固性认识不足,看似天真单纯、富于幻想、生性浪漫,当他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在面临风暴发生时其实并没有坚韧的内心,最终也只能投降于封建制度的桎梏。
  二.人性的欲望与沉沦
  欲望与挣扎是《雷雨》中人物的生存状态和方式,《雷雨》中塑造的男性角色对于爱情的追求有对纯真情感的追求,也有对欲望的臣服,昭示了一种人性中不可控制的欲望的力量。周朴园爱上侍萍,便是他对封建礼教出身的自己能够获得纯真情爱的欲望的体现,他保持着侍萍那时的旧家具,保持着夏天关窗的旧习惯,保留着侍萍的老照片,抓着年少时的爱情,靠着怀念来缅怀自己的人性,这些都是他对于纯真感情渴望的表现,也是他渴望亲情、残存人性的一面。从根本上讲,对于侍萍的爱,便是他“先在情欲的驱使下违逆了家族的伦理秩序法则(年轻时与侍萍),另一方面又始终具有很强的伦理秩序意识——罪恶感,并且极力维护现存的伦理秩序”的真实表现。
  周萍的两段爱情是《雷雨》中最重要的感情线索,两段“乱伦”之恋正是这个封建家庭出身的少爷对爱情追求无望的宿命。因为缺乏安全感与对周家的信任感,他对现实、未来都充满了恐惧与困扰,最终他因为不堪的欲望而与继母开始乱伦,但是乱伦之后他又沉入道德的谴责中,不断对自我进行批判,在这样的内心争斗与矛盾中,最终让他抛弃蘩漪,陷入对四凤的追求与爱恋,妄图通过与四凤的恋爱来换回自己纯净的灵魂。但实际上,他极力否认对蘩漪的爱情,以 “年青人一时糊涂”来开脱,甚至一再拒绝、躲避蘩漪,对她充满厌恶与痛恨,恰可以说明“他对于爱情是缺乏担当的,对于抛弃爱过的女子是没有愧疚感的”。再者,他对于四凤的爱恋和追求,从源头来讲不过是他对乱伦感情的逃离,是他用青春、纯净的女孩抚慰自己心灵的需要。
  由此可见,周朴园这与周萍这对父子,对于女性的态度都是病态的欲望,对于爱情的追求也是自私的情感需要,缺乏对女性最基本的尊重和责任感。周朴园对往事的忏悔正是说明他渴望获得精神上的拯救与解脱,求得上帝的帮助与谅解,但其结局却是只有孤独地活着,承受着这场悲剧带给他的惩罚。而反观周萍的结局,他想要逃离见证自己与继母乱伦的老房子,摆脱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却最终还是无法逃脱命运的深渊,走向精神崩溃,自戕以结束生命。
  《雷雨》的情节冲突充满偶然性,充满对命运的抗争与幻灭,特别是男性角色在命运的风口浪尖不断接受冲击,在憧憬与幻灭的轮回中不断接受拷问。周朴园可以说是《雷雨》中的“原罪”,犯下违背道德、毁灭人伦的罪恶,他抛弃侍萍,在罪恶的泥潭里陷得越来越深,在善恶报应的思想下罪有应得。而其大儿子周萍,先是违背道德伦理爱上自己的继母蘩漪,与继母之间畸形的爱恋较其父亲甚至“更胜一筹”,然而很快,他发觉自己要脱离这种罪恶的乱伦行为,想要逃脱佛教业报轮回的束缚,可是最终却是促使他选择走上了父亲的老路——爱上了侍女四凤,其实,他的这场追求与爱恋不过是“试图摆脱他选择的罪恶命运的选择,他希望借移情别恋到充满青春活力的纯洁女子四凤来洗脱爱上继母的罪状”。但可悲的是,他的选择不单是在感情上走上了父亲罪恶的老路,更是因缘巧合,爱上的人竟是自己的同母异父的亲妹妹,他同时犯下了两段不可原谅的乱伦之罪,周朴园想逃避灾难的惩罚,却终不免自食年轻时摘下的恶果;周萍想要结束乱伦的不洁爱情,却终不免与父亲犯下相同的罪,各种矛盾纠葛的激化,最终导致了两个家庭的毁灭。《雷雨》中男性角色不断对命运做出抗争,却最终不敌轮回的果报,迎来毁灭的命运。
  三.人性的救赎与毁灭
  《雷雨》中的女人对于爱情的追求都暗含着对于美好生活、美好未来的向往,而这种向往却往往因为寄托在男人的身上、受制于封建礼教的约束而最终破灭。但这些女性角色對美好的追求代表了对人性的救赎,她们在命运中浮沉、抗争,在与男性角色的“缠斗”中最终失败和毁灭,成为与封建礼教、命运沉浮抗争的牺牲品。
  《雷雨》中几个主要女性角色对于爱情的态度是有较大差异的,相比较四凤对爱情的憧憬和迷恋,侍萍对爱情的温柔而沉默,蘩漪对爱情的追求是病态的和痴狂的。年轻时候的侍萍本来对周朴园充满了幻想与希望,将自己的幸福都压在自己的婚姻赌注上,然而周家的残酷、势利,甚至于周朴园的冷漠,对家族的妥协,都最终让她的少女之梦彻底破碎。她被赶出周家,却没有能力进行反抗,只能沉默着去寻死,被救后只能逐渐将自己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而所有的痛苦都独自承担。她温柔善良,沉默坚强,是那个时代最普通的底层妇女,默默忍受着她艰难的命运,她也是整个剧情发生的根源,也是她串联起了周、鲁两个家庭,串联起了《雷雨》中的所有人物,串联起了漫长的三十年。作为周家的女佣,她与周家少爷相爱,并生下了一个孩子,而四凤与母亲身份相同,也是周家的女佣,她同样与周家的少爷相恋并怀孕。如果说从男性角色的角度看,这两段感情是他们对封建伦理秩序的反抗,那么由于门第差异、背景悬殊,弱势的女性角色对于这两段感情的选择和依赖就更显得卑微,她们对资产阶级封伦理的反抗就更显得无力和悲哀。三十年来,侍萍忍受了莫大的心酸与痛苦,遭到周围人的唾弃、辱骂,在经受了一系列苦命的煎熬后,她仍然坚强地活着,下定决心保护好自己的孩子,为了防止四凤重蹈自己的覆辙——被玩弄又被抛弃,她坚决不愿四凤去富贵人家做女佣,这些都是她对封建社会阶级统治的反抗,也是对自己生命延续——女儿的命运的顽强抗争。最终《雷雨》中逝去的“不仅仅是周家三条年轻的生命,更是侍萍后半生所有的付出,她不仅失去了爱情,也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彻底失去了活下去的支撑,陷入了绝望”。
  四凤是鲁侍萍的女儿,天真单纯、青春活力,对甜蜜的爱情那么憧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她的幸福也附带着母亲侍萍的幸福,她在爱情与道义中的挣扎求存未尝不是母女两人对封建礼教的抗争,她单纯、善良,是追求小幸福的最普通的小女人,她给周家、给周萍带来的是新的、轻快的、干干净净的世界。她只是单纯地和情人相爱,虽然与富家少爷相爱为封建礼教所不容,但她携着爱人私奔海角,摆脱家族地位的一切捆绑和束缚也能获得幸福,却没想到自己爱上的是同母异父的哥哥,三十年前的纠葛酿成了三十年后的灾难,让四凤这个最单纯、最无辜、最善良的孩子承受了最沉重的压力,也让她付出了最大的代价,在那个雷雨交加的夜晚走向绝路。
  蘩漪因着她那对爱情梦想的痴狂,成为了《雷雨》中最有特色、个性最鲜明的人物,她敢爱敢恨,努力争取独立与自由,但在封建旧制度重压下也是无助的。蘩漪17岁初到周家,未经世事,想必对爱情也还怀着美好的憧憬和梦想,最初也曾经对周朴园有过天真浪漫的爱恋,但周朴园已近中年,累年经商,性情冷淡而生硬,特别是在他一次酒后失言道出那些陈年秘密时,竟在恼怒痛悔之下悍然对待蘩漪。蘩漪的天性是热情的和强悍的,这天性和出身背景让她敢于反抗丈夫,对于丈夫的权威和压迫,她多了几分勇气和果敢,少了几分忍耐与顾忌,这也正是她在与周萍的感情上敢于热烈追求的原因。蘩漪与周萍的相爱,在周萍是冲动,是少年人的欲望冲昏了头脑,但于蘩漪则是生命的死灰复燃。但周萍是软弱的,他无力也不愿意承担任何责任,在蘩漪真的依赖和信任他的时候,他想要逃了,父子的欺骗和丑恶终于把蘩漪推向了“清醒到无路可走”的地步时,“她就像地狱之火一般用无法控制的烈焰烧毁了周围的一切”。她对精神束缚的痛苦要求她挣脱这一切,却最终在难以抗拒的环境中走向疯狂。在曹禺的笔下,她没有超脱的权利,尽管最终摆脱了周家庸俗单调的生活,却真的疯了,还要带着遗恨和罪责孤守在爱人和儿子的墓冢前,直至生命的终结。
  周萍总是在是非之中摇摆,活得不够坦荡,淡薄尊严,丢弃理想,泯灭自由,他深陷在与继母的乱伦情事和与四凤的爱恋纠结中,痛苦挣扎、不断祈求救赎,但这一切在强大的命运面前都是徒劳无功的,血缘上的乱伦让他的心理完全崩溃了,他才知道自己不断苦苦寻求的出路,其实不过命运的捉弄,最终只有走向自杀。周朴园是“灭绝人性”的存在,他抛弃妻子,谋财害命,但最终却要面对一个“断子绝孙”的孤独父亲的黄昏,周朴园的寂灭代表了封建父权社会的岌岌可危,也代表了人性“毁灭”后会带来的残酷结局。周冲可以说是全剧最无辜、最可惜的人物,他单纯清澈,爱自己的父亲、母亲,爱他的哥哥,爱每一个人,充满公平和正义感,是全剧最富有人性光辉的人物。他一方面能够心疼和理解自己的母亲,另一方面憨厚温良,不愿意和自己的哥哥争夺爱人,他代表了全剧最光明的希望。然而,他更是一个被社会矛盾、家庭仇恨无故吞噬了的受害者,一个在梦想与现实中游离屈尊的年轻人,这样一个鲜活、善良、代表了希望的角色最终也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曹禺借周冲的死告诉人们,在封建礼教的残害下,个人的反抗终究是要失败的,最单纯的可贵的人性之光也会惨遭泯灭。
  曹禺的《雷雨》获得了广大读者与观众的热捧与喜爱,更奠定了作者曹禺在中国现当代戏剧史上的地位。在《雷雨》中,不论是富家子弟,还是贫民女儿,都挣扎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之下,从方方面面展现出人性的丑恶与光辉。尽管这些角色的挣扎最终都遭到了残酷打击与毁灭,但他们在反抗命运中表现出的勇气与呼声,无不展示着人性的光辉与力量,其中蕴含着的悲剧情调,更是让剧情内涵延伸到了现代社会中,让我们感觉到命运的残酷与不可抗拒,同时也感悟对爱、对美的期待与盼望。
  参考文献:
  [1]曾艳. 情感火坑里的挣扎[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
  [2]杨珩. 原罪的诱惑——浅析原罪思想对《雷雨》的影响[J]. 名作欣赏,2013,(12):148-150.
  [3]曹禺. 曹禺论创作[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
其他文献
E·B·怀特以散文名世,“其文风冷峻清丽,辛辣幽默,自成一格”。作为《纽约客》主要撰稿人的怀特一手奠定了影响深远的“《纽约客》文风”。怀特对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充满关爱,除了他终生挚爱的随笔之外,他为孩子们写的三本童话同样成为儿童与成人共同喜爱的文学经典。怀特自幼喜欢小动物。40岁那年,怀特搬到自己的农场居住。他喜欢和动物、孩子相处。在缅因的农场里,除了猪,还有30只羊、150只母鸡、12只鹅、一条
期刊
摘 要:中国儿童文学的现代化始终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联系密切。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而几乎与此同时,中国儿童文学也迈进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推翻旧有观念的基础上,新时期中国儿童文学不仅完成了“文学性”和“儿童性”的回归,而且在理论批评、创作实践以及图书出版等领域实现了新突破,有效推动了中国儿童文学的整体现代化进程。  新时期儿童文学是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研究
期刊
一.谈诗歌创作  崔莹(以下简称崔):在您的诗歌创作中,曾引发关于文学与现实关系的争论。在您看来,诗歌创作更多是个人化表达,还是“干预现实”,请您谈谈您的诗歌创作理念吧。  熊召政(以下簡称熊):“文章千古事,甘苦寸心知”(杜甫《偶题》)。“诗言志”等传统的文学观,尤其是诗歌,对我早期的诗歌创作还是有很大影响的。我在年轻时对元稹和白居易有很深的敬仰,但是到了现在这个年纪,我可能思考的东西更多一点。
期刊
作家墨白在以写实风格为主的河南作家群里显得有些“另类”。他的“颍河镇”里既有我所熟悉的河南话、河南人、河南事儿,也有让我感到生疏甚至有些不适应的变形与隐秘。然而恰恰是这种陌生在我眼前打开了观察河南、了解世界的另一扇窗。由此望出去,“河南”不再是那么一个土气中夹带一丝狡黠的中原汉子,而有了些灵动。  2016年11月16日,我从新乡到郑州,和评论家刘宏志一起,在河南省文学院墨白老师的办公室里对他进行
期刊
熊召政作为楚地名家,创作的大量文学作品都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征,将荆楚文化的历史底蕴展现得淋漓尽致。熊召政是致力于多种体裁文学创作的文学大家,曾获得中国新诗奖和茅盾文学奖等重量级奖项,其文学创作在国内产生了重要影响。独特的史学眼光,使他的作品具有历史的纵深度,深厚的文化底蕴使他的作品具有文化的诗学韵味,其艺术风格也别具一格。历史、文化与诗学的完美结合让熊召政的文学作品独树一帜,拓展了中国文学的精神深
期刊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字面上看,无疑是一首十分通俗易懂的作品。此诗向来被人们称为名作,有人誉之为“千秋绝调”(清·爱新觉罗·弘历[乾隆]《唐宋诗醇》卷十八),还有人认为即使由擅长绝句的王昌龄、李白来写,也无法超过杜甫的这首《江南逢李龟年》(清·黄生《杜诗说》)。总之这是一首传播在人们口中的名篇,千百年来被人们反复吟诵。对这首诗
期刊
摘要:钱钟书先生提出以风格论唐宋诗,开启了以风格论诗的说法。诗可以按照风格论,那么,艺术是否也可依风格而论?自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以后,诗画相通的理论在国内学界已有众多成果。西方诗学最早也认为诗画相通,至18世纪《拉孔奥》出现之后,才将诗画分论,并开始强调两者的独立性和差异性。艺术之间具有相通性,跨越国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中国诗歌艺术和国外绘画艺术,是否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具有可比性?
期刊
30年前我第一次走进李乃蔚的画室时,那是挥汗如雨的武汉夏天,不足十平方米的画室迎着西晒,电扇放在地上,吹向他身后的一面墙,从墙上反打回来阵阵热风,让人更感觉闷热。  就在这闷罐般的环境中,李乃蔚神情专注,一笔又一笔一遍又一遍地在他后来的成名作《黄帝战蚩尤》上染色,那是在绢上渲染,有些局部的色彩渲染需要几十遍之多。他不停地擦拭着手上脸上的汗水,身上的汗衫已经被汗水浸湿。我忽然莫名地感动:对于这世界的
期刊
内容提要: 从本质上而言,各类艺术形式的生发和成长,规则与判断标准,大体都有一个共同的基准。本文通过对“艺术的概念”“艺术的形式和内容”“艺术批评”“艺术的受众”“艺术的传统和当代性”这些关键问题的逐一考量,旨在努力廓清艺术的本质属性和丰富内容,也就是艺术之为艺术的标准,为艺术的创作和欣赏做必要的准备和铺垫。  关键词: 艺术 形式与内容 艺术批评 当代性 艺术传统  不断飘移的艺术概念  在充满
期刊
摘要:中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音乐类非遗)数量众多,在大力倡导保护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如何盘活这些资源,使其融合进时代的脉络重燃生机,这是优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在“互联网+”时代,跨界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现代摇滚歌手谭维维携手中国本土“摇滚乐队”——华阴老腔的表演者们所创的歌曲,在跨界融合促使“小众”合力成“大众”、城乡音乐对接和遗产经济方式拓展等各个方面给予了音乐类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