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约、豪放词风之争与苏轼

来源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t_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至北宋,有婉约、豪放之分,苏轼、辛弃疾为豪放一派,柳永、李清照为婉约一派。豪放、婉约之争始于北宋对东坡词风的评论。人们对于东坡词的争论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首先,词曲的本色之争 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交好的陈师道就认为东坡词非词曲本色。《苕溪渔隐丛话》引《后山诗话》中载:“东坡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陈师道用这个比喻指出了东坡词“以诗为词”的特点,承认苏轼词的工整,但强调苏轼脱离了词曲“清丽婉转”的固有特点。
其他文献
在经济全球化与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金融保险混业经营成为现阶段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金融业、保险业正面临巨大变化与挑战。本文通过对我国金融保险混业经营的现
历史叙事以真实素材出发,在“言之有据”的基础上,力求“言之成理”而文学叙事从虚构素材出发,也以“言之成理”为标准,也能达到“言之成理”的效果。具体到《汉将王陵变》这篇变
20世纪30年代,人们对文学本质的认识是:文学是以文字形象地表现出来的东西,它以激发读者的美感为目的。这种认识抓住了文学表现的媒介特征与审美功能,只是没有触及文学的来源和社
在现行的金融法律法规基础上,要加强各金融法律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加快一些法律法规的修订,尤其应增加对金融控股集团的法律限制和规定.金融立法时应注重适当的超前性和前瞻性
对于《为政))篇二十三章的解读,第一个重点应该是子张所问者为何。不过,对于这个问题,却未见有多大的争议。或者论者中其实也并没有谁真正注意到子张的问题——他们关注的是孔子,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