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型流道一体式再生燃料电池性能模拟

来源 :工程热物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danjiao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一个二维、两相、非等温且耦合电化学反应的一体式再生燃料电池模型,设计了四种沿流动方向深度呈阶梯形变化的流道,与直流道和相同入口深度的浅直流道进行对比,研究了电池在燃料电池模式和电解池模式的电性能、温度分布及功耗等参数.结果表明,渐浅阶梯型流道在燃料电池模式具有更好的电性能、排水性和温度均匀性;电解池模式下,渐深阶梯流道比渐浅阶梯流道的综合性能好.提出了一种置换氧气侧流道进出口的模式切换方式,能够提升一体式再生燃料电池的综合性能.
其他文献
柔性热铰链以其优越的空间自适应和导热性能,在某些场景中具备取代传统均温板的巨大潜力.采用Peaceman-Rachford ADI迭代方法对温度场求解的结果与试验数据基本一致.在热流密度0.2 MW/m2、传输距离150 mm的条件下,柔性热铰链的传热温差可控制在32 K以内.通过分析其温差的变化趋势,证明了长度尺寸和覆胶方案对各区域扩散特性的影响彼此独立;与增大宽度尺寸的方法相比,增加层叠数量对降低其热阻的效果更佳.最后提出层叠效率的概念,用于表征层叠数量增加对其换热效率的影响,为后续柔性热铰链的设计选
本文以自由活塞发动机为对象,实验探究了在甲烷燃料中掺加不同体积分数的氢气对自由活塞发动机性能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燃料掺氢后,发动机的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指示功率最大提升了 60.1%,指示热效率最大提升了59.2%.掺氢量达到4%时发动机性能达到最佳,继续增加掺氢量时由于点火定时过于提前,发动机性能下降.掺氢后发动机贫燃运行范围得到了拓宽,发动机运行稳定性得到了提升.掺氢后提高了燃料燃烧速率,减少了碳烟生成.
基于消光法原理搭建了轴对称火焰碳黑浓度测量平台,并通过测量乙烯层流扩散火焰碳黑浓度验证了该测量平台的可靠性.利用该实验平台进一步对橡木和松针两种固体燃料的轴对称层流扩散火焰进行了测量研究,通过对橡木和松针层流扩散火焰的质量损失速率和碳黑体积分数的对比分析,发现固体燃料火焰碳黑体积分数的径向分布沿轴向方向呈现出由双峰到单峰分布的变化特征,碳黑体积分数峰值出现在火焰中部;橡木火焰的碳黑体积分数高于松针,表明橡木火焰的碳黑生成能力更高,这也导致了橡木火焰的燃烧速率比松针更快.
本文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电润湿控制液滴撞击疏水表面的现象,通过施加电压改变接触角的大小从而实现对撞击液滴运动的控制.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 5.4建立模型并进行数值研究.在未施加电压时,液滴撞击会发生部分反弹,当施加一定频率和幅值的交流电信号时,原本部分反弹的液滴会被吸附在表面不发生反弹.本文对“开式”结构的交流电润湿进行二维建模,探究交流电的幅值以及频率对液滴撞击抑制效应的影响规律.
氧化硅气凝胶是一种轻质超级隔热材料.但是纯氧化硅气凝胶对3~8μm的红外波几乎透明,限制其高温(>600 K)隔热应用.遮光剂复合二氧化硅气凝胶可有效抑制高温辐射,但遮光剂的引入在减少辐射传热同时会增加固相导热.本文采用Mie散射理论计算了遮光剂复合气凝胶材料在高温下的隔热性能,分析了不同温度下遮光剂种类、粒径和含量对复合材料辐射特性的影响规律;并基于遗传算法设计了复合材料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最优结构.研究表明,温度低于600 K时应优先选择热导率低的遮光剂,温度高于600 K时则应选择遮光性能好的遮光剂;
本文利用处处连续而处处不可导的Weierstrass函数W(x)构造一个仅在x=0处n次可导其余处n-1次可导的函数.用此函数解惑在证明带皮亚诺余项的泰勒公式时,何以最后一次不能继续使用洛必达法则.
针对现有冷冻铸造技术难以制备具有定向孔隙的长毛细芯、难以精确调控孔隙尺寸及孔隙取向的问题,基于连续铸造和液体对流冷却定向凝固技术,开发了一种连续定向冷冻铸造方法,讨论了冷却条件、浸没速度、模具导热系数对孔隙尺寸及取向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镍粉浆料冷冻铸造了具有均匀、定向孔隙的超长毛细芯;对毛细芯的孔隙率、渗透率和毛细性能的测试表明,冷冻铸造毛细芯具有优异的性能,连续冷冻铸造技术可用于制备高性能毛细芯.
本文采用CFD数值模拟,对某6000 t/d带有燃烧室的PYROCLON型水泥分解炉进行掺烧污泥NOx排放研究.通过设立单烧煤粉和掺烧污泥工况对比,对煤粉和污泥在水泥分解炉内的燃烧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两种工况下分解炉内的温度分布、生料煅烧和出口 NOx排放量,在此基础上对污泥掺烧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分解炉掺烧污泥后能明显降低NOx生成量,相对单烧煤粉工况出口 NOx浓度降低35.5%,同时生料分解率可达95%.保持燃料总发热值不变,随着污泥掺烧热占比的增加,出口 NOx浓度逐渐增大,增加幅度呈平缓到快
本文讨论了三种计算函数的n阶导数方法,主要探究在求导过程如何有效地寻找到导数结构中的规律,并通过举例说明了求解过程就是在探索各阶导数在形态上的统一规律.
通过引入适当的变量变换,对三道隐函数不定积分分别给出了两种新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