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考作文新视点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ngxiao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16个省市(含地级市)中考作文题(计23道拟题)可分两类:命题和自命题。命题又分全命题和半命题,自命题又分话题和给材料。为了操作方便,一般就分成四类,全命题、半命题、话题、给材料。这种分类,符合当前中考命题形制。
  23道题中,全命题8道、半命题8道、话题3道、给材料4道。下面分别说明。
  
  一、变异的全命题
  
  综观2010年中考作文命题,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全命题作文与半命题作文成为主打,23道作文中,这两类占了近七成,反映了当今中考命题的总体趋势。
  全命题作文,是试题的命制者事先命制的作文题目,一般是题目加写作要求,它强调的“规定”是,命制的题目不能变更(即不容应试者改变)。有的甚至直接将题目写在作文考卷稿纸的首行,以明确标示为考卷的作文题。
  2010年全命题作文在悄然发生着“变异”,即由“单纯”全命题到“供料”全命题。今年8道全命题作文中,“单纯”与“供料”各占4道。
  所谓“单纯”,即不带任何附加色彩的“纯粹”的命题。如:“送他人一朵花”(长沙卷)、“端午的味道”(吉林卷1)、“黑板上的记忆”(上海卷)、“打开一扇窗”(厦门卷1),没有提示、没有附加、没有解说。
  其实,“单纯”全命题,并非我国传统的作文拟题方式。历史上延续千余年的科考是“题取经义”——文题来自四书五经。小题以经书中某一句作为题目;大题以经书中某一章或几章为题目;截搭题则是截取经书中某些语句或是个别词语,搭配起来,形成题目。“单纯”全命题则是五四白话文革新后的产物,尤其在1949年后,作文大抵沿用了这种命题方式。
  全命题作文的主要弊端,就是主题的封闭性。考生全然没有自己的独立意识、个性化思维和灵动表达。所以叶圣陶先生说“命题作文只是个不得已的办法,不是合乎理想的办法”。值得注意的是,今天的全命题,已经在打破封闭性上做了有益的探索。命题的个性增强了,内容也丰富多彩了。以上所举四道全命题,无不蕴涵生活气息。作文~经与生活沟通,它就有了鲜活不竭的题材源泉。
  比如,“送他人一朵花”,演绎着“我”与他人的关系。他人是“我”之外的对象,送花,标示着友好、交流、包容、善待,是人际的一种和谐。虽然没有更多的理性的思辨,但于感性中,有一种理性的生活及生存的方式在。它使人生、社会变得敞亮。“端午的味道”,于浮躁世相中,找一点文明、文化、传统的影子。今天,人们“现代”了,但可曾还记得、还知道雄黄、艾蒿、菖蒲、鸭蛋、粽子、龙舟竞渡、屈子祭祀?“黑板上的记忆”,更是直面学生的生活,是典型场景的典型事件。“打开一扇窗”,就是开启一个与外界交流、沟通的窗口。窗子关着,它是封闭、隔绝、拒绝、阻断:打开,则是疏通、交际、来往、吸纳。关与开,蕴涵着选择与判断,深具理性、思辨色彩。这样的“单纯”全命题,避免了主题的封闭,引导着考生对生活的思考,是一种积极的生活与生命状态。从根本上,是诉说自我的生活故事,考生只要于生活中撷取点滴。即可成文。
  叶圣陶先生还指出过命题的理想办法:“学生平时干些什么,玩些什么,想些什么,教师都多少有个数。有个数,出题目就有了考虑的范围i就叫学生把干的、玩的、想的写出来,他们绝不会感到没有什么可写。再加上恰当的鼓动,引起他们非写出来不可的强烈欲望。”
  接下来就要说到全命题的“变异”——“供料”全命题了,它依然是一个短语成就的拟题,不同的是,在拟题上有了附加,有了一段作为提示语的材料:或提示范围,或提示内容……今年的4道“供料”全命题为:“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广东卷)、“拾起心中的珍珠”(南宁卷1)、“在这里”(陕西卷)、“难忘的决定”(无锡卷)。这四道拟题,都有了叶圣陶先生说的“教师都多少有个数”的那个“数”。
  写好“供料”全命题,分析提供的材料是关键。如,广东卷的材料,提示了生活中存在着快乐,但关键是要“用心体味”,这是“捡到快乐的钥匙”的前提。“那天”,远指生活中的某时段;“我”,自己切身的体验:“钥匙”,快乐的法门,享受生活、快乐生活……南宁卷的材料,提示了生活中的人与事、物与景,犹如珍珠,但它是散落的,关键在于发现它、珍藏它。陕西卷的材料,提示了作为生命、生活、人事的“这里”,有着本来的丰富多彩,而“在这里”,定有故事发生……无锡卷的材料,提示了生活中许多时候“决定”的重要,然否之间,“决定”的意义非凡……
  以上4道题的提示语明确指向对生活的解悟,都跟“学生平时干些什么,玩些什么,想些什么”相关。这样的题型介乎话题、材料、命题等作文拟题之间,是在话题、材料作文基础上的以提取材料“关键词”为特征的拟题。它有全命题的简洁,更有内容指向的明晰、审题门槛的降低、题材趋向的规定,等等。
  命题作文的关键在于审题,有的命题明晰,有的命题有比喻或象征意味,虚虚实实之间,考生须有分析、判断的眼光,要准确理解题目的内涵,善于虚实互化、大小互变,开合自如、构思行文。
  
  二、魔幻的半命题
  
  所谓半命题,就是命题者的拟题不完全,需要考生在预留出的空格上,填充合适的词语,使之成为完整的题目。就是说,题目的最后完成人,不是考题的命制者,而是考生自己。这里,考生不仅答题,而且参与命题,成为命题者的一员。如,“成长,也需要________,________”(贵阳卷)、“________来了”(河北卷)、“我身边的________”(河南卷1)、“你的________,让我记住了你”(长沙卷2)、”________让我久久不能忘怀”(青岛卷2)、“我要________”(青海卷1)、“我和我的________”(乌鲁木齐卷)“漫步________”(厦门卷2)。
  半命题的关键,首先是填充空格,使题目完整:题目完整的关键,是填充适合的词语;适合的关键,一是适合拟题的整饬,一是适合个人的写作。
  其实半命题也分两类:一类为需要填充的部分,拟题者给出提示;一类为需要填充的部分,不给提示,全由考生自己填入。
  贵阳卷、青海卷1,拟题者给出了提示。贵阳卷的提示,几乎罗列成长道路上的各种需要,考生只需挑出一种,即可完整拟题。青海卷1则提示了可以填充的五个选项,择其一即可。这里,贵阳卷与青海卷1的提示,失之于“越俎代庖”,让考生的“自选”变成了拟题者给定的“备选”,丧失了半命题的价值(半命题的价值就在于“半”,即拟题的一半由考生自己完成),考生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半命题中。但从另一个角度讲,它反倒可能唤醒考生相关经验,考生只需拈出切合自己的选项即完成拟题。长沙卷的提示就更显出了 智慧:“请在横线上填上两个字的形容词。”“两个字的形容词”,有提示、有限定、有指向,但不确定、不规定、不指定,考生真正有了自己半命题的空间。他们可以说“你的真诚、美丽、智慧、善良、大度、睿智、机警、调皮、聪明……,让我记住了你”,这个提示,成就了一个开放的小空间。
  完全的半命题是另外5道,这样的半命题,简直就是魔方,其幻化无穷就在“半”的不定上。考生完全可以按自己的经验、理解、思考,在空格上填出诸多的“半”(就某个考生来说,只是适合自己的那个“半”)。但这个“半”,又自有其规律,它是以“我”为中心,以“我的生活”为半径的“圆”里面的所有事物。只要适合于文题、适合于自己,无不可以入题,这是很大的预留空间。这里面,“我和我的________”很有意思,不说“我和________”,而说“我和我的________”,强调了“我”与“我的”之间的亲热、亲近、亲昵。
  半命题张弛有度、富于变化,特别是考生能自主参与、量身自作,因此有极好的发展空间。考生补充完成拟题,应整体揣摩命题意图,充分挖掘题中隐含信息,切中题旨,并结合自己的积累,务求立意新颖。
  
  三、限制的话题
  
  中考话题作文,接榫于高考作文命题。1998年高考,话题材料为“中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考生可以在这一话题内采用“二选一”或“去二加一”形式作文。1999年高考,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的范围,写一篇文章。论者一般认为,这是话题作文的开始,具有轰动的效应。2000年,要求考生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话题作文这才得到稳定的认可,此后连续数年,一直雄踞高考作文舞台。
  无主题、开放性的话题,以其廓大的写作空间,让学生主体意识获得极大释放。从2000年到2005年,无论是全国命题还是地方命题,高考作文命题基本上是话题作文一统天下,创下了所谓”话题神话”。
  高考话题作文肇始,中考作文也开始亦步亦趋地跟进。
  毫无疑问的是,近年来,高考话题作文正一步步走向衰微。今年中考话题作文仅三道,似也可说明这一点。
  话题,只是提供一个说话的空间。其拟题一般由四部分组成:材料、提示语、由材料引出的话题或主题、要求。材料可以是一则故事、一首诗或一些现象、事理的概述。提示语在材料之后,对材料作解释说明或补充说明,或事理、情理方面的阐说。提示语的作用,一方面是引出话题或主题;另一方面是帮助考生理解材料,把握写作要求,理解话题或主题的内涵。话题或主题是从材料和提示语中提炼出来的,应为考生熟悉,能让考生有话可说。要求则是对立意、题目、文体、篇幅等的规定。如:以“礼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南宁卷2)、以“习惯”为内容,写一篇文章(青岛卷1)、以“怎样过一个有意义的儿童节”为内容写一篇文章(天津卷)。
  具体说来,“礼物”,司空见惯,入题似乎无甚意义。这里“礼物”入题,意在辨析礼物其名、其实、其用。“习惯”,提示以“习惯”的词典义、哲学义、民间义,同时告示习惯的良好与不良。“怎样过一个有意义的儿童节”,材料揭示“儿童节”变成“消费节”的现状,呼唤有意义的儿童节。与一般话题的廓大不同的是,这三个话题论域狭窄,主旨都在“好”与“不好”两端:礼物是拿来送人的,对礼物的观照,要在好与不好、合适与不合适、当送与不当送、真正的与非真正的之间;习惯更有好习惯与坏习惯的分剖:至于“怎样过一个有意义的儿童节”,已经由《光明日报》的时评,指示了“消费节”的不好,更提出专家呼吁,要让儿童节变得“有意义”,“不好”与“有意义”已然分明,再提“怎样”的问题,成为多余。论域的狭窄,使话题失去了通常的纵横捭阖、汪洋恣肆,而变得异常局促起来。但世间事物并非二元对立的,这种话题对学生的思维,实在是一种压抑。
  必须强调的是,话题作文往往有“三自”的要求,即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因而写作空间极其廓大。这里尤其要说说自选文体。有一个时期,自选文体被误认为淡化文体,其实,这里只是文体的不规定:一方面是说同一话题,可以通过不同的文体加以表现;另一方面,考生也可以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来写。如上述三道题目,既可以叙述,也可以议论,还可以夹叙夹议。如果是强调了诗歌、戏剧除外,就可以写成其他文体,真正实现了题材、体裁、内容的多样化。
  
  四、开放的材料题
  
  材料作文也叫供料作文。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可以是一则寓言、一个故事、一条新闻、一个或几个典故、几则名人语段、一幅或多幅图画,等等。材料常指社会生活中某种现象、某些看法,均为写作之依据。现今又发展出“新材料作文”,即提供一则材料并略作提示,但不提供话题,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根据自己对材料的理解,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作文。
  今年的4道给材料作文题,正反映了当今新材料作文的规范:提供材料,不亮出观点,而要求考生在给定的立意范围内作文。这是新材料作文的最重要特点。
  有必要认真分析一下今年的4道“材料题”。
  河南卷2的题目:“雏菊的茁壮生长”。雏菊有个生长的历程:无忧无虑(每天有小女孩浇水)—开始担心(小女孩不来浇水了)—鼓励自己—深思努力—终于茁壮,这实际上是雏菊的一个自我觉醒的过程。当环境、条件、遭际等的变化,使人、事发展发生扭曲,摆在面前的问题首先就是:是在扭曲中听任(放任),还是在扭曲中警醒’这就是自我觉醒的动因及从而形成的自我觉醒的力量。这个自我觉醒反映在雏菊上就是它的抛弃依赖、自我激励、深思谋划、努力扎根、向下发展、枝叶茁壮。而这,正隐喻着人的成长,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可以成为持论的依据。比如,“无忧无虑”预示着“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担心”说明仅止于此绝对不行,还得有因时因地的好的谋划;“深思”须得有行动相伴:向下扎根,埋头实干,才能根深叶茂……
  吉林卷2:“天使使人牵挂”。“天使”,暗喻自然、质朴、纯真、无瑕……更使人牵挂的是两位“天使”图片上的灿烂:明亮的眸子、天真的笑容。然而她们的近况却是没有了家、没有了学校。从材料中“读出”了什么?同龄人的大苦难、大苦难中的大坚持、大坚持中的愿望与希冀……此外,还应该有的,就是“我”:“我”的感动、“我”的悲悯、“我”的牵挂、“我”的殷殷情怀、“我”的拳拳爱心,以及随处应该有的设身处地、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青海卷2:母虎抚养幼虎的三个历程。这里用得上《触龙说赵太后》里的话,爱子就要“为之计深远”。三个历程很有意思:“开始”的悉心喂养,“后来”的授受方法,“再后来”的“断奶”自为。三个过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顺序上不得颠倒。同时,还应从两方面来观照,从母虎的一面,是深沉而严苛的母爱;从幼虎的一面,是艰难而自为的成长。
  武汉卷:“小橡树的成长”。小橡树的成长恰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的生动写照。成长中的茫然、他人的说三道四、努力中的迷茫、迷茫中的平静、平静中的反思、反思后的自我,乃成长的规律。成长本身,也就是一个迷茫、痛苦、挣扎、“痛并快乐着”的过程。茫然中,不迷失于世态万象;迷茫中,守住自我成长的方向。同河南卷2中的雏菊的一样,小橡树的成长,也正是自我觉醒的过程,是人的成长的最好的隐喻。
  有意思的是,4道材料题不约而同地都指向了成长。妙也就妙在这不约而同!考查其缘由,实在是因为成长乃是青少年学生的正当其时的主题词。与一般地说成长不同,这里没有囿于成长的泛泛说教,而是拿世相的方方面面、万事万物“作譬”,道出成长的坎坷和曲折、苦难、磨砺、迷茫和挣扎,尤其是过程中的“自我觉醒”。这是对生活、对生存、对人生的大思考,这就展现了“新材料作文”之长。“新材料作文”,其材料往往蕴涵哲理、睿智、机警,于不动声色中、于隐喻中透出哲思机锋,而观点,则只是藏于其间,不显端倪。
  雏菊成长、幼虎成长、“天使”成长、小橡树成长,其中,成长是一致的,然而,他们成长的因缘际会又各个不同。同与不同,正说明着世相的多姿多彩。拟题引导考生于纷纷扰扰中作大思考,显出了命题的价值。
其他文献
今天下午,好多孩子从家里带来了故事书,大部分是童话故事。他们走进教室,便打开书认真地读起来。我看着这些孩子读得津津有味,一开始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过了一会儿,孩
红树林是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从海南文昌红树林保护区的红树林样品中进行真菌选择性分离,对其发酵液进行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活性筛选,并对活性较好的菌株进行鉴
“耙”是个多音字,既读pa又读ba。可何时读pa,何时读ba,人们往往分辨不清。比如著名作家魏巍先生的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多年来一直被语文教材选用,文章开头和结尾两部分,情感真挚、句式优美、选词精当,加上排比手法的运用,一直被人们誉为佳句名段。可最后一段“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一句中的“耙”字,其读音却一直让人莫哀一是:有人读“pa”,确:人读“ba”,有人说两种读音都可以。究竟读哪个音
摘 要 目的:探讨原发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对28例合并2型糖尿病的原发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手术患者术前、术后血、尿糖水平进行监测和控制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患者空腹血糖由入院时的11.80±2.48mmol/L降至手术前的5.86~8.12mmol/L及手术后的7.02±1.45mmol/L,尿糖由入院时阳性降至手术前阴性。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1例发
SECI理论(知识创生螺旋理论)是日本著名知识经营专家野中郁次郎提出的,S代表“社会化”(socialization)、E代表“表征化”(externalization)、C代表“联结化”(combination)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发生在早产儿,尤其是孕32~35周以下的早产儿,发病原因主要是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临床表现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本文采用回顾性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是“十二五”时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多年来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初步形成了自身的发展特色,促进了首都服务业的繁荣发展。“十二五”时期,学院将实施“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战略”,把产学研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高职院校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战略实践与探索  一、职业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现代意义上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最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核心是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而教师素质的提高,有赖于教师的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从自我教育的概念,自我教育能力培养
目的:观察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效果。方法:37例结核性粘连包裹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组)和对照组(19组),胸腔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抽尽胸水,治疗组胸腔内注入生
为了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充分展示新中国语言文字工作60年辉煌成就,2009年12月11日,由国家语委主办、北京科技教育促进会承办的“雅言华章,和谐中华——新中国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