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诵读如何助力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san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首先阐述语文素养的概念,划定研究范围;然后简述国学经典与语文素养的契合性,展示二者关联性;最后详细论述国学经典诵读助力小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有效策略:配乐诵读、集体诵读、比赛诵读、个人诵读、轮流诵读。
   关键词:国学经典;诵读;语文素养;小学生
   新课程改革吹响了语文教学创新发展的号角,广大教师纷纷探寻可以用于语文教学的新资源、新思维和新方法,以此为小学生的语文认知创设一个趣味化、主体化和实效化的认知环境。在此过程中,国学经典诵读异军突起,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展示出强大的发展力和实效力,因而能够逐渐成为教科研热点。
   一、语文素养的概念简介
   语文素养是指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逐渐习得的知识体系、表达能力、思想意识、道德觉悟、文化品位、审美素养、情操修养等个人素养。因此,语文素养涉及小学生的个人学识、实际技能、文化素养和三观标准,是小学生全面发展必然要面对和实现的具体指标。
   二、国学经典与语文素养的契合性
   国学经典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精髓集合,是对小学生进行语言教育、文化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三观教育的宝贵资源,因而国学经典的优秀篇章经常被选入语文教材之中,能成为小学生“大快朵颐”的优秀文化素材。由此可见,国学经典与语文教材具有非常高的相似性和一致性,自然能成为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信息载体和有力抓手,也说明国学经典与语文素养具有较高契合性。
   三、国学经典诵读助力语文素养的有效策略
   国学经典是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需要小学生反复诵读,才能够真正获得国学经典的文化滋养,进而实现语文素养的持续提升。
   (一)配乐诵读
   国学经典是一个抽象、深奥、复杂的文化教育资源,因而小学生只有切身参与、积极诵读才能够真正了解国学经典和掌握国学经典。小学生诵读时间长了,必然会产生审美疲劳和厌烦情绪。因此,配乐诵读这一快乐的方式就成为持续强化小学生诵读兴趣、求知动机和认知意识的人性化手段。音乐元素的加入不仅提升了小学生的诵读效果和艺术鉴赏力,也借助音乐这一无形的艺术之手有效点拨小学生的诵读情绪、心理态势和情感体验,使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成为可能。
   (二)集体诵读
   配乐诵读能够为小学生创设一个艺术化、趣味化、人性化、体验化和实效化的国学经典诵读过程,教师还需要多次组织小学生进行国学经典的集体诵读活动。集体诵读活动能够形成强大的诵读气场,且通过声震天地的集体诵读声音给予小学生良好的听觉刺激、气场感知和情感体验,进而能够形成强烈的心理共鸣和震撼,因而能够在小学生的内心世界留下深深的认知印记。这样,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自然就会在强烈的外界刺激下得以有效培养和持续提高。
   (三)比赛诵读
   配乐诵读给予小学生一种“美”的艺术欣赏,集体诵读则给予小学生强大的心理震撼,教师还需要组织比赛诵读,以比赛激发小学生的积极性、表现主动性和交流自觉性,进而有效强化小学生的诵读兴趣、认知动机和表现意识,自然能够有效推动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持续提升。小学生已经拥有明显的自我意识、存在意识、价值意识、尊严意识、荣誉意识和竞争意识,自然能在教师创设的诵读比赛中积极准备、主动诵读、自觉推敲,从而为语文素养的提高注入生命活力。
   (四)个人诵读
   小学生是国学经典诵读的行为主体,因而国学经典诵读自然离不开小学生这个绝对主角,也只有小学生真正诵读、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和自觉成长,才能够真正领悟和悦纳国学经典中的文化滋养和精神财富。因此,教师要组织小学生进行个人诵读,推动小学生对国学经典进行深度学习和主体感知,在多次诵读与研讨中慢慢掌握国学经典的文化精髓和德育滋养。为了提升小学生进行个人诵读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借助读书报告会来督促和激发小学生的诵读兴趣。
   (五)轮流诵读
   教师不仅要组织小学生进行配乐诵读、集体诵读、比赛诵读和个人诵读,还要让小学生开展轮流诵读。轮流诵读适合在班级范围内开展,以小组为一个诵读单位,让小学生对一个国学经典材料进行轮流诵读,依次完成对整个国学经典材料的内容诵读,在这个有组织、有分工、有合作、有趣味的分段式集体诵读中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使小学生共同实现语文素养的有效提升。
   总之,国学经典是一顿花样繁多、营养丰富的“文化艺术大餐”,是小学生进行知識学习、课堂互动、合作探究和快乐成长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育资源。因此,教师应以国学经典诵读为研究对象,积极探究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策略,并通过配乐诵读、集体诵读、比赛诵读、个人诵读、轮流诵读等方式实现,以此为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可持续发展创设一条循序渐进的成长路线,直接加速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韩文峰.运用国学经典提升语文素养[J].江苏教育,2020(65):68-69.
   [2]肖新桂,黄文颖.诵读国学经典 提升语文素养[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7(3):18-19.
   [3]李冬梅.诵读国学经典 提高语文素养[J].辽宁教育,2015(10):24-26.
其他文献
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教材中蕴含的情感,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思考教学中如何更巧妙地结合语言文字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
近年来,古诗文的作品频频出现在小学语文的教材中,尤其在统编教材里,古诗文阅读所占的比重之大似乎也透露着语文课需承载“弘扬中华经典”的文化使命,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古诗文
“认识垂线”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材“垂线与平行线”单元中的一课时,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图形的认识”版块.rn教学思考:rn1.教学的意义在哪里?rn本课是学生对于两
期刊
摘 要:在当前的小学英语课堂中,思维导图已经普遍被应用。思维导图可以清晰地梳理知识内容,节约上课时间,一直是不错的学习和教学方法之一。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要将课堂内容丰富起来,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将知识系统化,这有助于英语知识的学习。对目前小学英语课堂存在的问题以及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实施进行讨论研究。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英语对每一位小学生都很重要,在汉语的语言环境下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正逐步迈进信息化时代,因此国家应当加强对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可以对信息技术从小学开始就加以重视,让学生从小就得到信息技术的教育。但是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尚小,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不足,这就给小学教授信息技术的老师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来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就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提供借鉴。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多个方面的能力,其中写作非常重要,能够对学生已掌握的知识进行检测,同时锻炼学生的写作水平,确保知识能够学以致用。小学语文写作大多是采用作文的形式,其中就包括写景作文,相比记叙文来说,写景作文难度更大,不仅需要主动观察景物,还要利用适当的语言进行描写。由于学生的素材积累不足,所以写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困难。对小学语文写景作文教学方法展开分析,为学生打好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思路和方式已经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可。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让学生之间加强互动,在分工合作学习过程中互相促进、集思广益,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率。结合实践,就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探究,从多角度提出了课堂组织思路,以期推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小组合作;教学研究  
摘 要: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性学科,不仅关系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还直接影响了其他学科的学习成效。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介绍“线上线下”综合教学方法,并探讨了该方法的教学成效,希望可以为一些想要开展小学语文线上线下阅读教学的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学习现状;教学策略   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对学生自身发展至关重要,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技巧,还有利
摘 要:首先阐述阅读教学中开展读写结合的重要性,直接展示本次研究的实际价值。然后详细论述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科学路径:领略经典,模拟写作;赏析故事,结局改写;趣味探究,故事续写。最后概述閱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再思考:顺承性、情境性、实效性。   关键词:阅读教学;读写结合;小学生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动下,广大教师纷纷探寻阅读教学的最优化发展之路,力求找到小学生阅读认知、合作探究、快乐交流的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兴趣的激发,要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所带来的乐趣.因此,在当前小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