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校长的学校品牌建设使命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s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加强学校品牌建设,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提高学校社会美誉度、认可度,成为学校发展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什么必须加强学校品牌建设?如何有力推进学校品牌建设?在此,笔者从政策入手,从企业品牌文化入手,探求学校品牌建设的实践性问题。
  
  两个问题:关于学校品牌建设的政策性思考
  1.谁来解决“上好学”的问题
  2006年9月1日,国家正式修订并实施新《义务教育法》,其中第一章第二条明确指出:“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可见,国家有提供“义务教育”的义务,必须确保办学的规模和数量,确保义务教育的公益性、强制性及普及性,解决儿童“有学上”的问题。然而,国家并没有提供“优质义务教育”的义务。2011年3月,温总理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优质教育还处于“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的状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家暂时还达不到提供“优质义务教育”的基础与条件。
  那么,谁来解决“上好学”的问题?当然是校长。各个地区、学校的校长都应该切实根据学校自身发展需要,因地制宜,走注重内涵的特色发展之路,才可能切实解决“上好学”的问题。
  2.为何必须办有特色的教育
  2010年7月,新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在此表述中,我们必须抓住两个词:质量和特色。
  “质量”一词,在《纲要》中前后出现四十六次,是个绝对的高频词汇。这一信息告诉我们:质量,是义务教育的生命所在。不仅如此,《纲要》把学科成绩、学生的合理营养、体质健康水平、综合实践能力提升、保护视力等全部纳入“质量”的范畴,给予“质量”更丰富、更多元、更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的内涵诠释。这一内涵的丰富,正是把“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摆在了核心位置。
  同样,“特色”在《纲要》中也是关注度很高的词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指出:要增大教育的丰富性、多样性、选择性;要着力推进教育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公平发展……的确,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已进入攻坚阶段的今天,增大教育的丰富性、多样性、选择性,办有特色的教育已成为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当然,这一任务,不可避免地落到了校长的肩上。
  
  转换视角:从企业品牌文化反观学校品牌建设
  海尔说:“创新是企业的灵魂”。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细胞,面临着最为激烈的竞争。企业只有不断“顺势、明道、优术”,创造出企业最先进的文化,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可以说,优秀大型企业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最为先进、发展最为完备的地方。
  学校,担负着传承文明、培养优秀公民的重任,是创造先进文化、传播先进文化的场所。但是,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又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场所,传承较多,创新较少。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可以从企业品牌文化发展中借鉴,创造出学校自己的优秀文化,凝聚出有内涵、有影响力的学校品牌,顺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文化传承与传播的使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笔者从一些知名企业品牌的“广告语”入手,来探求学校品牌建设的实践性问题。
  1.巴拉巴拉童装:童年不同样——坚守学校品牌的儿童立场
  (1)企业品牌。巴拉巴拉童装,对儿童有着深刻的洞察力,主张儿童要生活得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要尽情展现自己的天性和风采。为此,该品牌从创建初就围绕“丰富孩子童年”的核心理念,不断寻求一种可能,一种超越产品属性而为孩子们打造一个不同童年世界的可能。正因为如此,巴拉巴拉童装,六年缔造品牌神话。
  (2)教育思考。同样,学校品牌建设,也必须坚守儿童立场。什么是儿童立场?我认为,儿童立场就是切实为了儿童,做儿童化的教育,成就儿童的个性化发展。
  我一直在思考:教育,是否在让儿童由“原创”走向“山寨”?每一个儿童来到世间,都是鲜活、灵动的“原创作品”,然而,我们看到:在教育过程中,儿童的个性逐渐削弱甚至泯灭,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普遍缺失”,问题在哪里?
  反思我们的教育,忽视儿童立场,过分关注共性,或许正是丢失学生个性的原因之一。因为,教育的功能,在于引导,而非“塑造”。童年没有一样的模式,成人与孩子不同,孩子与孩子不同,孩子今天与明天不同。两个孩子之间很难有一样的想法,一个孩子自身也很难有始终同一的表现,孩子总会用自由的想法去观察属于他的天空,然后带给我们意想之外的惊喜与感受。
  所以,如巴拉巴拉一样,我们应该把“儿童立场”作为学校品牌建设必须坚守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摒弃成人的思想与眼光,尊重儿童的天性,形成对儿童的洞察与理解,善待儿童的判断与感受,还原童年的本色与纯真。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开展的学校品牌建设,才可能是最贴近儿童需要,最有利于儿童发展的。
  (3)实践探索。教育,就是想大事,做小事。学校管理是一个系统化工作。儿童立场,正是要求管理者把自己的管理思想和管理行为下移到学校教育教学的细节之处,真正从儿童的角度考虑,真正满足儿童的需求。
  事实上,在每一所学校,需要管理者用“儿童立场”去看待的问题是很多的。
  比如学校的“足球门事件”。一个学生攀爬操场中央的一个足球门而受伤。学校并没有以拆掉球门这样简单的方式来处理,而是反复观察、查找真正让学生受伤的原因,最终发现球门门柱上的铁钩是促使学生攀爬的“关键”。为此,学校去掉了这个铁钩,学生失去攀爬的支撑,安全隐患不复存在。
  再如学校主席台边的“小矮墙拆除事件”。主席台边原有一截墙体,靠教室的一边因地面较高显得很矮,但靠操场的一面却因操场平面低显得墙很高。正是这样的“落差”极易给学生制造“麻烦”。为此,学校把靠近主席台的一截墙体全部拆除,开出一个80公分左右的小口子,与上主席台的阶梯连接成一片,学生视野清晰,上下方便自如,安全问题迎刃而解。
  2.动感地带:我的地盘我作主——拓展学校品牌的自主空间
  (1)企业品牌。动感地带,作为中国移动的三大系列产品之一,开创了品牌“角色换位”的先河。其“我的地盘我作主”广告语,旨在突出年轻人的自主意识,提升品牌亲和力,有效避免大众“被消费”“被胁迫”的感觉,迅速成为潜在生产力群体的主要选择。
  (2)教育思考。中小学,作为国家义务教育的实施者和实践者,坚定不移地完成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交办的各种任务,扎实有效地推进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着力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基本内容。但是,要想提供“优质义务教育”,光靠这一点远远不够。因此,校长必须从推动学校品牌建设入手,为提供“优质义务教育”奠定基础和创造条件。
  可是,动感地带之所以成功,在于它充分拓展了品牌的自主空间。学校品牌建设,它的自主空间又在哪里?在此,笔者认为:用够、用好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全面整合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全面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全面推动一流师资队伍建设;大力促进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等五大方面,校长完全可以做到“我的地盘我作主”的。
  (3)实践探索。事实上,我们在实践中正是充分利用自主空间推进学校品牌建设,比如:
  我们组织全校教师解读、研究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并以此指导学校管理和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切实体现“依法办学”“依法执教”;
  我们通过召开部门工作诊断会,开展面向教师、家长、学生、社区的专题性对话,对学校周边资源进行分析等,为学校全面整合可利用资源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我们从学科特点与尊重教师个性出发,引导语文教师自我剖析、提炼风格、放大优势;引导数学教师解决知识节点性问题;引导科任教师大力加强学科特色项目建设,促进教师团队的全面、个性发展。
  我们开展“我是世界小公民”教育国际化课程实践,通过“我的中国心”“我爱我家乡“慧眼看世界”“国际礼仪实训”“国际交流工具”“国际合作项目”等课程模块,强调学生的中国灵魂与民族情怀,强调认识、理解和尊重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强调全球相互依存理念与学校国际教育行动紧密相联,强调英语在教育国际化课程中不只是语言工具,而是为了更深刻理解和体认他国文化的重要地位,从而为更深刻的教育国际化奠定基础。
  3.美特斯·邦威:不走寻常路——找到学校品牌的个性发展之路
  (1)企业品牌。作为一个大众的休闲服饰品牌,美特斯·邦威之所以一直“不走寻常路”,最大的因素是其选择了个性“虚拟经营”之路,有效规避传统制造业的周期风险,全力倾注产品研发及营销传播,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它将自身特有的魅力通过出色的广告诉求传达给消费者,充分表达美特斯·邦威张扬个性,崇尚自由,坚持走自己发展道路的品牌文化。
  (2)教育思考。美特斯·邦威品牌的成功启迪我们,学校品牌建设,也得“不走寻常路”。也就是说,学校必须走一条个性化发展道路。必须突破固有的“思维框架”,敢于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找到适合学校自己的个性发展之路。
  那么,怎样去实现个性发展?我认为,首先,形成学校独特的办学理念。其次,分析自身的独特性和优势,找到独特的实践路径。第三,实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优化,使学校的这种独特性能够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并广为传诵。也就是说,这里所讲的“个性发展”,一定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学校最有特色与气质的价值提炼,它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
  (3)实践探索。在实路中,我们选择的是“以课程推动学校品牌建设”的个性发展之路。
  学校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有效统整,开发、完善一系列适宜学校发展和师生需求的“科小八节”活动课程、缤纷“心”课程、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养成教育课程、“缤纷大展台”活动课程、“我是世界小公民”国际化课程等,逐步构建起科学、完善的学校课程体系,力求提供各种课程活动给每个孩子都搭建一个成长的舞台,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体验成功,拥有自信,最终体现学校“缤纷教育”“成就多样可能”的办学主张。
  其中,特别值得一说的是“科小八节”。它由前任校长郭先梅女士首创,是一种贴近不同孩子的不同需求,贯穿整个校园生活周期的自主体验式活动课程。它分为八大主题,整合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紧贴学生生活、紧跟时代潮流、整合传统节日,着眼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培养。2003年,首届“原创节”获得圆满成功,极大激发师生参加“科小八节”的积极性。此后,其他各节相继登台亮相,让孩子们切实浸泡在活动中,营造出一种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4.蒙牛牛奶:只为优质生活——关照学校品牌的终极诉求
  (1)企业品牌。蒙牛,作为全国最知名的乳制品生产品牌之一,已深入到千家万户。蒙牛,“只为优质生活”,表达出蒙牛不仅要提供自然、绿色、营养丰富的产品,更要为消费者营造更优质的生活的价值诉求。
  (2)教育思考。从蒙牛身上,我们受到的启发是:学校品牌建设也必须关照到终极诉求。这里的“终极诉求”,正是为儿童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基。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教育孩子应该不是以人类的当前状况,而是以人类将来可能的更佳状况,即合乎人性的理念及其完整规定为准进行教育。确实,一切的教育活动和行为最终都指向生活,既是当下的生活,更是未来的生活。因此,学校品牌建设,在关注儿童当下的校园生活状态的同时,更应该关照儿童未来的幸福生活。
  那么,怎样奠基?《纲要》明确指出,要“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这“三能力”“四学会”正是我们在学校品牌建设中应该去深入思考的主题。
  (3)实践探索。在实践中,我们提出的办学主张是:成就多样可能。六个字,三层意思:
  首先,“可能”,是指我们期待每一个儿童最终都能够站在他自身的发展高度,实现自我的最佳发展。
  第二,“成就可能”,是指学校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活动,努力引导、帮助、支持每一个儿童形成最好的发展基础,找到最佳的发展路径,为未来最优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第三,“成就多样可能”,是指教育是对每一个儿童服务,一个都不能少。儿童千差万别,各具个性。学校教育,正是要让这千差万别的儿童最终都能够获得千差万别的自我发展,真正做到“百花齐放”,多姿多彩,让每一个儿童最终都能“成长为自己”。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2002年,学校前任校长郭先梅女士在正视学校现状,尊重学生差异,顺应儿童需要的基础上,开始独创“缤纷教育”品牌。7年多时间,她带着全体科华人共同努力,使学校由原来的一所普通城郊小学蜕变为一所发展势头良好,社会美誉度与知名度都较高的品牌学校。
  2009年9月,我在成都市武侯区校长交流轮换中“挪”到了今天所在的这所学校,继续扛起“缤纷教育”旗帜,坚持走学校品牌发展之路。在对“缤纷教育”传承与深化的过程中,我们把尊重差异作为教育的逻辑起点,采取顺性而为的方式,强调学生多元发展,实现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最终体现“和而不同”的理想追求。
  笔者坚信,坚守“儿童立场”,拓展“自主空间”,找到“个性之路”,成就“人”的多样可能性,学校品牌最终可以成就学校,成就教师,更成就学生,真正成为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推动学校个性发展、特色建设的有力举措,真正成为学校提供“优质义务教育”的重要行为。
  (作者系成都市科华中路小学校长、电子科技大学MPA专业在读硕士)
  (责任编校:白水)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产后止血的效果和安全性以及对产妇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自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62例产后出血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1例.参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试验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对比两组产后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凝血功能指标.结果 试验组术后各阶段出血量明显少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凝血功能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使用卡前列素
目的 分析甲巯咪唑与醋酸泼尼松联用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对患者骨代谢及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方法 选择收治的9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甲巯咪唑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醋酸泼尼松治疗,均持续治疗6个月.对比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时两组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骨代谢指标[血清降钙素(CT)、骨钙素(BGP)、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结果 治疗6个月时,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T
目的探讨血清乳酸(Lac)、白细胞介素-6(IL-6)对重症肺炎患者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在我院接受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100例,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2周时,参考相关疗效标准评估患者治疗效果作为短期预后观察指标,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治愈、有效)和预后不良组(无效),询问并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前检测血清Lac、IL-6水平,分析血清Lac、IL-6对重症肺炎患者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预后的预判。结果100例重症肺炎患者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后经评估,预后
情的释放,思的飞跃    我的困惑  有一位伟大的作家曾说过:“对生活、对事业、对我们周围的一切永远保持着诗意的理解,是童年生活给予我们的最伟大的馈赠。”新诗以其浓郁的叙事性、抒情性深受幼儿喜爱。然而,在当前诗歌教学中,不少活动的教学思路依然机械陈旧,教师重作品内容的分析,轻审美体验,忽略了诗歌的音乐美和建筑美;重作品的记忆,轻情感体验,忽略了儿童作为审美者在审美时的主观体验等等。不少教师有这样的
期刊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收治的42例PCa患者,均接受Bcl-2蛋白检查,比较患者基线资料,并分析前列腺癌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结果 42例PCa患者经cl-2蛋白检测后,阳性30例(71.43)、阴性12例(28.57%);PCa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与肿瘤穿破被膜、TNM临床分期、PSA水平、分化程度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穿破被膜、TNM临床分期Ⅲ~Ⅳ期、PSA水平高、分化程度低
目的探讨动态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盆腔器官脱垂(POP)女性患者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POP女性患者85例,均行临床检查及动态MRI,分别采用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期法及休克尔分子轨道法(HMO)对器官脱垂程度评估,分析两种方法对POP程度诊断结果及相关性。结果动态MRI检查前盆腔准确率91.76%、中盆腔85.88%,高于后盆腔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一致性较好(Kapp=0.800、0.702,P<0.001)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1.学习生字——篱、疏、径、宿。2.理解古诗描绘的意境,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3.结合阅读活动进行写的训练。  教学重难点:理解古诗描绘的意境,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引人:感知主题  (音乐响)师:美妙的音乐总能勾起人快乐的回忆,孩子们,还认识它们吗?生:《雨后》中的小哥哥,小妹妹。师:对,这就是冰心奶奶笔下,那群爱踩水的孩子,瞧,他们在
期刊
目的探讨榄香烯口服乳对多西紫杉醇+顺铂+替吉奥(DCS)方案化疗晚期胃癌患者疗效观察及对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6月在本院确诊的112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DCS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榄香烯口服乳治疗,均持续治疗3个周期。评估治疗的近期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比较治疗前后的KPS评分、血清CEA、CA199、CA724水平,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疾病
目的探究不同手术方式对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肱骨远端骨折患者72例,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行尺骨鹰嘴截骨手术,对照组行肱三头肌两侧联合入路手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近远期肘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后总优良率为85.00%,与对照组的81.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
目的观察3.0T磁共振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乳腺癌患者中的水平,并分析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93例乳腺癌患者,根据患者术后病理切片检查结果判断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并分组,分为转移组和无转移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3.0T磁共振加权成像ADC值,分析ADC值与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93例患者经术后病理学检查,22例出现淋巴结转移,占23.66%;转移组ADC值低于无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其他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