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汉字门里“丶”是“主”的古字。或许您会想,就一个点有什么好谈的?不然,这可大有奥妙。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古杵的形状,是不是很像啊?杵的古字是中午的午。午的甲骨、金文造型与古杵与古主字基本是一样的。之前讲“心”字的时候我们讲过“心”是“臼”的原型,难道“杵”就是“主”的原型吗?讲“心”的时候我们只注意舂之臼了,却把杵给忘了。是啊,没有杵也响不了,哪来的节奏呢。杵是主动的,臼是被动的,杵是臼之主,那主就是心中之心儿了吗?是的。不信就看看一些心字的金文造型,果然心中还真有个杵,还真有个主。那“主”相对于“心”就自由多了吧?也可以这样说,但在更深层次却不然。
  《说文解字》:“主,灯中火主也。”也就是灯头儿了?是的。那主就是心中之光了?自然是这样。灯的古字为镫或燈,是甲骨文、金文的登字,是从陶豆铜豆造型而来的。实际自古就有玉豆,可能是帝王家用的。帝王称主,也就很自然了。主字一个灯头儿,灯字两个灯头儿,只不过是多个灯头儿罢了。
  还可以再展开一点联系,帝王的王与玉不就只差了一点吗?也看到那灯头儿与杵、主的形态一样了吧!不过主还是一个灯头,不是两个或更多。这当然是崇于一、拜于一、听命于一的帝王思维的反映。《说文解字》:“有所绝止,丶而识之也。”什么意思?其实绝止就是归于一,归于太一,那也就是主了。心可归零但主只能归一。再补证个皇帝御用的“御”字,看到杵了吗?看到主之动了吗?其实也可以称这光明绝止的主,为神明、为神、为上帝、为佛、为太上老君或玉皇大帝,皆由您心中的信仰而定了。
  可以再进一步,如果把归零的“心”想象为圆,而把绝止的“主”想象为圆心是否可行呢?我看行。那有证据吗?我们再看看甲骨文、金文的十字如何写。哦,这不与丶及杵锤一样吗?大家也看见了,除甲骨文外,金文、小篆的“午”,要么双十或双丶,要么午中含十或含丶。这是咋回事?让我们想象进入捣舂的场景,杵到高处必落于臼心,又再起至高顶再落于臼,如此反复不停。顶,颠也。顶通丁,皆为小篆,与午字上半部相同。午,逆也。哦,杵至顶而返为午?那十就是杵至臼底中心的最低点了?是的。《说文解字》:“十,数之具也。—为东西,|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主或十在中央圆心当无问题。午也用以纪日,《左传》:“庚午之日,日始有谪。”午时即正午,白天十二时。午十乃一转环。十也是数之进位之转,与午十之转之理通矣!
其他文献
那回,我到“鹿耕讲堂”讲座,聊起了刘邦。座中,有听众强烈质疑了我。  话说,我到鹿港“鹿耕讲堂”的前一天,刚刚于台北书院开讲了《史记·高祖本纪》,兴致犹高,便在“鹿耕讲堂”又提起了刘邦。我兀自讲得高兴,却没留心底下有位女士已然变脸变色;我越讲,她脸色就越沉得难看。结果,到了讨论时间,她终于忍不住以低沉而嫌恶的口吻问道,“你似乎对刘邦很有好感?”  她的嫌恶,不单针对我,更是冲着刘邦。质言之,“恨乌
期刊
食用转基因食品安全吗?它们是否会危害地球环境?  这些问题,主宰了当今所有关于基因工程食品的讨论。它们以简单的客观现实问题的面目示人。而实际上,它们全然不是这样,这也正是我为什么一直回避,直到现在才直面这些问题的一个原因。这些问题固然非常重要。但围绕着它们,真正让人兴味无穷的还是人们所持的态度,后者挫败了一次次给出完满答案的企图。  拿基因工程安全性的问题为例。如果它是一个客观现实问题,答案就应当
期刊
历史,现在的将来过去时  马尔克斯在4月17日去世之后,全世界的人,想必都更加熟悉了《百年孤独》开头的那句话:“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下午。”  这句话,可以是可取的历史观。如果,还不是每日等待寿终正寝的人,就不会只在过去里面寻找未来,而是于现在于此刻,在场,创造未来与过去,投入热的历史。  慎终追远,固然是一种情怀。但,父母活着的时候,
期刊
文艺复兴时期,亲王和教士们用罗马的废墟装点他们的宫殿,在讨价还价声中,神与皇帝的雕像被移走,离开沉睡1500年的土地。当红衣主教埃斯特在蒂沃利兴建别墅时,也请建筑师黎戈里奥进行搜索,因为他被吸引来之前,早有一位贵人出于同样的原因在这里定居。蒂沃利是一个环山的峡谷,离罗马城区不远,却也有几分幽静。300英亩的土地上曾分布着花园、会客厅、浴场和柱廊,成百上千的雕刻藏匿在淤积的池塘里,塌落的台阶下,以及
期刊
清末多奇人,日后成为“党国要人”、“当代草圣”的于右任(1879-1964),便是其中之一。1907年起,于先后在上海创办《神州日报》及“三民”系列报纸——“民呼”、“民吁”、“民立”,因其不屈不挠,屡败屡战,在业界声名显赫。论及此,后人多以《民立报》为代表,因其存在时间最长,影响也最大。其实,1909年5月15日创办于上海租界的《民呼日报》同样值得关注。以“大声疾呼,为民请命”相号召,《民呼日报
期刊
1998年,一位英国植物科学家研究指出用转基因土豆喂养大鼠出现毒性反应,引发了学术界和公共媒体的激烈论战,事件在后来被英国皇家学会指出具有严重错误和缺陷。此后,又发生数起有关转基因生物技术的争议,真相到底是什么?  1994年,巴西坚果与转基因大豆事件  美国先锋种子公司的科研人员在对大豆做品质改良时,发现巴西坚果中有一种蛋白质(2S albumin)富含甲硫氨酸和半胱氨酸,并将这一基因转到大豆中
期刊
罗马人的制度建设与人际关系,今天看来仍可圈可点。比如罗马人开放的性格,罗马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关系,罗马对待战败国的态度……这些都为文明贡献了“绵薄”之力。两千年前罗马人做到的,今天很多我们仍然做不到。  调节夫妻矛盾的保护神  生活在公元前后交界时期的希腊历史学家狄厄尼索斯在其著作《古罗马史》中说过这样一句话:  使罗马强大起来的要因在于他们对宗教的见解之中。  罗马人认为神无处不在,他们祈求的是诸
期刊
当电影屏幕上出现“基因”两个字时,相信你的第一感觉一定是“科幻片”,第二感觉则是“灾难片”。“基因”与“科幻”和“灾难”联系在一起,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思维定势,甚至影响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基因的观感。如今,对基因改造科技的质疑和对转基因食物甚嚣尘上的恐慌,也有相当一大部分来自科幻大片的影响。在这些大片中,凡是试图利用人工对基因所进行的改造,最后几乎都以灾难,甚至是“亡国灭种”告终,而解决这一切灾难的
期刊
历史上,硅谷从来没有什么规划和发展蓝图。《硅谷之火》阐述得很清晰:IT业的发展不是主流文化和政治的推动,而最初纯粹是一些反主流文化人士,是他们最终改变了世界。这些出色的电脑爱好者、工程师和黑客是这场革命的灵魂。  1994年,美国学者安纳利·萨克森宁(Annalee Saxenian)在《区域优势》中,对同在美国的两个分处东部和西部的高科技中心——硅谷和波士顿128公路区域——进行了比较研究。这两
期刊
他已“买下一张永久车票,登上一列永无终点的火车”。  童年  1927年3月6日,马尔克斯出生在哥伦比亚的阿拉卡塔卡小镇。童年时期的马尔克斯一直与外祖父和外祖母生活在一起。身为上校的外祖父曾参加并指挥过两次哥伦比亚内战,退役后的他一直在等待那笔永远都到不了的抚恤金,马尔克斯的中篇小说《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便源于此。马尔克斯的外祖母是一位勤劳的农妇,更是一位博古通今、会讲许多拉美传统神话故事的女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