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政治是属于文科范畴,但是并不缺乏理性色彩。在高中政治教育中进行理性教育,也是高政治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将就高中政治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进行理性教育进行探讨,以期丰富高中政治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关键词】高中政治;理性教育;教学实施
教育是开放的,是多样的,也是现代化的。在这样的教育体系下,任何科目的教育都是以综合知识的教育为基础,知识的多样化,也就决定了教育的理性色彩。毕竟,在各种知识之下,教育工作者需要进行理性的分析和研究,并进行科学有效的知识归纳和提炼,这样才能给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才能引导学生理性的对待知识,对待学习和生活。而在当前的文科类教育中,特别是在政治教育中,许多教师都是从感性理论的角度组织教学活动,对政治知识的理性的一面没有进行足够的分析和运用,将政治教育过于感性化,重视政治的人文教育,但忽略政治教育的理性教育。在这里,本文所说的理性教育,主要分两个方面来讲,即教师教学策略的理性化和学生认知的理性化。教学策略的理性化,是建立在教师公正、客观的对待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减少个人非理性的情感。学生认识的理性化,则是建立在学生辩证看待生活和学习的基础上,减少青少年特有的非理智行为。
一、教学策略的理性化
教学策略是教师教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可以反映应该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教师教学策略的科学与否,也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效果,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成绩。毕竟,从当前的教育状况看,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还是十分重要的,尽管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學习的主体地位的突出,但是,从教学的效果的角度上看,教师的教学策略还是学生学习的方向舵,是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有效学习的关键。因此,教师教学策略的运用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是影响重大的。基于教学策略的重要性,教师应该予以理性的对待。
首先,就是要在教学策略的制定上,抛开不必要的个人情感和偏好,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组织课堂教学。如尽管教师不习惯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但是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从增进学生交流和沟通的角度出发,教师还是应该克服个人偏好,适当的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教学,理性的对待自身的教学方式。
其次,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理性客观的运用和分析。如在《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之上,还应该理性的对社会现状进行客观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当前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遇到的困难,对贫富差距进行正确的阐释,以理性的,而非过激的批判态度去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理性的思维下,正确对待贫富差距问题,并平和自己的心态,无论自身的家庭经济条件如何,都应该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去改变不利局面,而不应该迁怒社会,迁怒他人。而这正是高中政治思想教育的目标。
最后,教学评价要理性。教学策略,不仅仅是只教学方法的制定,教学内容的使用,还包括教学评价机制的建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导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对学生的心理影响重大。因此,在教学策略的制定中,一定要注意教学评价机制的理性化。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关心、表扬成绩较好的学生,而对成绩一般和较差的学生则关心不足,评价较差,甚至不评价。这无疑是非理性的,是教师个人情感的偏好。在教育公平的理念下,教师的教学评价必须要理性,要统筹兼顾,从全部学生得到良好教育为根本出发点,建立合理的有效的评价机制。当然,不是否定教师的个人情感的介入,而是要强调教师个人情感的正确表达。
二、学生认知的理性化
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在看问题时习惯性的以个人情感区评判,而可能会忽略实际的客观条件。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是不利的,对学生在学习中分析和解决问题也是不利的,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理性的对待学习和生活,减少非理性的行为,这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实上,高中政治中的哲学部分,也一直在强调“辩证思想”,强调“一分为二”的思想,而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形成理性认知的良好习惯,就成了实现高水平教学的关键。如在《正确对待金钱》的学习中,教师首先要确立教学的方向,就是要引导学生正确的、理性的认识金钱的作用,并形成“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良好习惯和意识。这是对学生个人的价值观的培养,而个人的价值观需要理性的对待和确立。只有在理性的思维之下,学生才能对以后学习和生活中,正确的处理自身所面临的困境,才能避免各种非理性行为的出现。同时,在思想上,教师更要进行相应的引导,让学生理性看待将要面临的高考,理性的对待自己的理想,理性的规划学习目标和成长道路,这也是高中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结束语
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还不够成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理性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到学习和生活,理性的设定认识的目标。同时,教师也需要通过理性的制定教学策略,才能提高教学的水平和效率,才能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王敏勤;和谐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J];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2]纪德奎;变革与重建:课堂优质化建设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
【关键词】高中政治;理性教育;教学实施
教育是开放的,是多样的,也是现代化的。在这样的教育体系下,任何科目的教育都是以综合知识的教育为基础,知识的多样化,也就决定了教育的理性色彩。毕竟,在各种知识之下,教育工作者需要进行理性的分析和研究,并进行科学有效的知识归纳和提炼,这样才能给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才能引导学生理性的对待知识,对待学习和生活。而在当前的文科类教育中,特别是在政治教育中,许多教师都是从感性理论的角度组织教学活动,对政治知识的理性的一面没有进行足够的分析和运用,将政治教育过于感性化,重视政治的人文教育,但忽略政治教育的理性教育。在这里,本文所说的理性教育,主要分两个方面来讲,即教师教学策略的理性化和学生认知的理性化。教学策略的理性化,是建立在教师公正、客观的对待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减少个人非理性的情感。学生认识的理性化,则是建立在学生辩证看待生活和学习的基础上,减少青少年特有的非理智行为。
一、教学策略的理性化
教学策略是教师教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可以反映应该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教师教学策略的科学与否,也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效果,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成绩。毕竟,从当前的教育状况看,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还是十分重要的,尽管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學习的主体地位的突出,但是,从教学的效果的角度上看,教师的教学策略还是学生学习的方向舵,是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有效学习的关键。因此,教师教学策略的运用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是影响重大的。基于教学策略的重要性,教师应该予以理性的对待。
首先,就是要在教学策略的制定上,抛开不必要的个人情感和偏好,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组织课堂教学。如尽管教师不习惯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但是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从增进学生交流和沟通的角度出发,教师还是应该克服个人偏好,适当的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教学,理性的对待自身的教学方式。
其次,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理性客观的运用和分析。如在《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之上,还应该理性的对社会现状进行客观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当前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遇到的困难,对贫富差距进行正确的阐释,以理性的,而非过激的批判态度去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理性的思维下,正确对待贫富差距问题,并平和自己的心态,无论自身的家庭经济条件如何,都应该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去改变不利局面,而不应该迁怒社会,迁怒他人。而这正是高中政治思想教育的目标。
最后,教学评价要理性。教学策略,不仅仅是只教学方法的制定,教学内容的使用,还包括教学评价机制的建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导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对学生的心理影响重大。因此,在教学策略的制定中,一定要注意教学评价机制的理性化。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关心、表扬成绩较好的学生,而对成绩一般和较差的学生则关心不足,评价较差,甚至不评价。这无疑是非理性的,是教师个人情感的偏好。在教育公平的理念下,教师的教学评价必须要理性,要统筹兼顾,从全部学生得到良好教育为根本出发点,建立合理的有效的评价机制。当然,不是否定教师的个人情感的介入,而是要强调教师个人情感的正确表达。
二、学生认知的理性化
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在看问题时习惯性的以个人情感区评判,而可能会忽略实际的客观条件。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是不利的,对学生在学习中分析和解决问题也是不利的,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理性的对待学习和生活,减少非理性的行为,这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实上,高中政治中的哲学部分,也一直在强调“辩证思想”,强调“一分为二”的思想,而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形成理性认知的良好习惯,就成了实现高水平教学的关键。如在《正确对待金钱》的学习中,教师首先要确立教学的方向,就是要引导学生正确的、理性的认识金钱的作用,并形成“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良好习惯和意识。这是对学生个人的价值观的培养,而个人的价值观需要理性的对待和确立。只有在理性的思维之下,学生才能对以后学习和生活中,正确的处理自身所面临的困境,才能避免各种非理性行为的出现。同时,在思想上,教师更要进行相应的引导,让学生理性看待将要面临的高考,理性的对待自己的理想,理性的规划学习目标和成长道路,这也是高中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结束语
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还不够成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理性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到学习和生活,理性的设定认识的目标。同时,教师也需要通过理性的制定教学策略,才能提高教学的水平和效率,才能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王敏勤;和谐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J];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2]纪德奎;变革与重建:课堂优质化建设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