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的好处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yue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和发展潜力。培养具有信息时代生存和发展能力的人也成为新的教育目标。要做到与时俱进,则要求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更新教的观念和方法,改革学的环境和工具,采取新的教育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创新学习能力。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要实现此新型的教学模式的建构,离不开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
  一、多媒体技术能优化学习环境。
  1.能体现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教学的互动性
  在教师组织和引导下,师生一起学习、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学习或讨论,对于所学内容不明确的或不易弄懂的,可以反复调看。学生还可以带着问题,通过计算机与网络中心的服务器连接,查找有关资料,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主体性。在网络教学中,可以轻易地进行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2.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习动机一优化导入环节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学习兴趣的产生主要取决于学习内容的特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生对学习的愉快情感的体验。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具有多媒体集成性、交互性等特点,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
  3.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优化学生获得新知识的环节
  进入新课题阶段,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新知识、新技能。传统的生物学教学主要是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而很多抽象很难用语言来描述的知识又经常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障碍。如果在教学中将这些抽象知识通过计算机的模拟功能具体化、形象化,配合学生的讨论、交流,其知识的接受和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技术能生动逼真地创设生物模型和情景
  1.生物情景从延迟拓展到快速
  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二者时间跨度都很大,且原始生命起源过程不可能重演,环境条件不可能改变。这样,完成该课教学时,一方面留给学生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另一方面也给学生理解进化论学说带来很大困难。这给信息技术以用武之地:充分运用多媒体展示的超媒体性,可把一个自然界中无法变动的生物进化过程随意加快,将几十亿年生命起源及生物进化过程的时间缩短,帮助学生对生命现象及生物发展进化规律的理解,使他们更好地形成感性认识。
  2.能从静态拓展到动态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可帮助学生直观地感知生物过程。运用计算机超媒体集成展示信息的优势,结合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选用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不同形态的信息对课文的内容、情境、模型、状态、生理过程等进行生动呈现,就能使学生容易地理解复杂抽象的生理过程。
  3.从微观拓展到宏观
  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其研究方向兼顾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传统的教学手段对微观世界显得有些无助,而运用信息技术则可将微观的结构和功能或者生理过程生动逼真地呈现给学生。
  三、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创造和谐、高效的课堂气氛
  现代信息技术的“网络教学”具有新颖性、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的特点。这些特点能创造出一个和谐、高效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由于网络教学充分利用了各种信息的载体,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了学生兴趣,使学生发挥出自己潜在的主动性。学生在环环紧扣的学习活动中,积极参与、积极思维,大脑思维高度活跃,从而使问题以最快的速度、最清晰的思路和最灵活简洁的方法得以解决。
  四、多媒体技术整合于生物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目前,现代信息技术的硬件已成为学校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丰富的硬件条件为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提供了物质保证。因此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如何科学、高效地使用这些教学硬件设施,这是一个与传统教学法一样重要的问题,需要有一个不断积累素材、不断总结筛选、优化与提高的过程。
  首先,教师要掌握和运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娴熟的计算机操作技术,会制作网页,并具有上网收集资料的能力。
  其次,教师教学要突出重点、难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网络教学”要注意展示的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三,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教师应具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和课堂应变能力,引导学生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学习有目的、有成效地进行。
  其四,教师要控制好学生的上网时间。
  多媒体技术与生物课的整合,使学生不仅能学到现阶段生物学科的研究成果,而且能了解和掌握最新的生物科学知识,跟上生物科学发展的时代步伐;教学时间不再受课堂的限制,学生可在课后继续学习和练习;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也由单一性、单调性走向多样化和趣味性。
其他文献
摘要:叶圣陶先生为当代语文教育引入了一个全新的理念:“应当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长期详细的灌输书本知识。”这一著名论断是对中国现代教育过程及其本质作了富有哲理的科学而又通俗的概括。对当代语文教育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叶圣陶;语文教育;教学过程;教育本质  中图分类号:H319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不仅揭示了当代语文教育本质,同时还为当代语文教育过程提供了有效的教学方法,我将从以下
摘要:素质教育改革是培养人才的方向标,学校教育要落实素质教育的精神,在学科教学中发挥培养人才的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如何深入领会素质教育的实质,并切实落实在教学中呢?本文通过对初中语文教育中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进行阐述分析,并结合笔者自身教育教学经验,谈一些感受与认识。  关键词:初中语文;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H319  语文教学作为人文类学科,在整个教学系统当中占据着重要席位,也是学
摘要目前,小学数学中的计算教学片面地注重了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对简便计算的兴趣不浓、简便运算意识淡薄,进而使学生简便计算掌握不扎实。因此,本文对简便计算错误的成因进行分析,研究提高简便计算教学的有效性,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简便计算教学提出了解决策略。  关键词简便计算;问题;分析;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要掌握必要的计算技能”,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
摘要:笔者发现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已经大范围内展开,而且这也是2011版新课标的明确要求。本文就初中英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喜与忧进行了简单的剖析与阐述。  关键词:英语课程资源 课标 网络信息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3.31  2011年新课标施行,其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一个难点。目前,济南市历城区教育局倡导教师研究新课标,教研室也掀起了说课
1. Introduction  As we know, the classroom teaching is the most important ways that the students learn English. As far as the English teaching in the middle school is concerned, teachers have to arous
【摘要】  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母语,它不仅是一种社会交际工具,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语言作为华夏文明的结晶,无论是在语音、文字,还是在词汇、语法上,都沉淀着中华民族世代累积的文化成果,充满了丰厚的人文精神.本文就国人的思想道德和学识、艺术等修养的积淀与提升等方面略论国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国民素质;修养  中图分类号:H319 
摘要  学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一切教育教学行为,都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并以其为归宿。因此课程改革当以学生发展为本,以主动性探索实践为主,使学习变成一种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己寻找、证实和确认的过程。  关键词  中学物理课程;主体性;以学生为本  中图分类号:G633.7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在从事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课堂
摘 要:“听写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被广泛的应用,但在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来实施,遵循何种策略?本文进行深入的探讨,而我们在听写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的教学策略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趣味性策略;第二,可听性策略;第三,准确性策略;第四,交际性策略;第五,技巧性策略。  关键词:听写法 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教  [中图分类号] G633.41  “听写法”即“以听写来促听力水平提高的方法”,这是何
摘要:新时期,应试教育的矛盾越发激化,高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改革要从教学模式入手,改变一卷定胜负、以考卷为中心,要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培养和挖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这也是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本文旨在通过对高中生物研究性教学的探讨,进一步认识研究性教学的重要作用,并对高中生物研究性教学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