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渗透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pu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是按照体育教学特点进行的。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如何把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等问题,还需进一步引起大家的重视并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对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渗透,进行简要论述。
  1 体育教学具有鲜明的教育性
  人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只能在人类的生活和社会活动中,通过引导、教育逐渐培养与完善起来,所以学生的德育只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影响和学校教育的结果。体育教学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能影响学生思想感情,培養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性格特征,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起积极的作用。
  1.1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任何一项运动技术的掌握,都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付出较大的体力和进行积极的思维。在练习中会产生很多的生理性反应,如疲劳感、疼痛感、酸胀感等,因而会引起一系列的心理情感,如怕苦、怕累、怕疼、怕伤等思想。在此情况下需要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一系列心理障碍,这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不畏艰难,不怕困苦,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
  1.2 体育教学是为了促进身体的发育,因而要达到一定的运动量,教师要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和措施,要求学生按计划完成规定的量和强度,如规定跑的距离、动作的次数、动作的幅度、限定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什么动作等,以保证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学生长期参加规范、严格、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在教师的培养指导下就会增强学生的组织观念和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形成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习惯。
  1.3 体育运动最富有竞争性。体育教学常以对抗性练习和教学比赛的形式出现。通过比赛既能了解和掌握学生的体能状况、身体素质,以及技术水平、战术意识等要素,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毅果断、自信、积极向上的品质,以及胜不骄、败不馁、服从裁判、遵守纪律,与同伴团结协作等优良作风。因此,运动竞争是技术、战术、智力的竞争,是身体素质的竞争,也是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的竞争。
  2 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
  教学是通过教学方法来完成的,教育是借助教育方法来实现的,二者不能截然分开,又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用教学方法代替教育方法。在体育教学中,教学法的研究是比较多的,教育法的研究则还没有受到人们应有的关注,因而在体育教学中,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更加值得我们去研究探讨。
  2.1 规范训练法。就是用制度和规则所指明行为的规范标准来训练指导学生行为,从而收到培养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效果。体育的特点之一就是很多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制度和规则要求下进行的。这就为利用制度和规则作为行为规范来教育学生提供了有利条件。有明确制度和规则的竞赛活动固然可以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就是非竞赛性的活动也可以制定相应的规则作为教育的手段。例如游戏、教学比赛、各种基本动作的教学,都可以作出某种规定要求学生遵循。此外,除了活动本身所包含的规则之外,还可以就课堂纪律和教学内容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作为学生行为的准绳。要发挥制度和规则的教育作用,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认真执行。否则,规范不能变成行为,反而在心理上出现惰性,导致教育上的失败。因此,要求教师经常观察和判断学生行为,正确的加以强化,错误的加以分化。
  2.2 对抗与竞赛训练法。我们培养的学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具有时代感和积极进取,勇于竞争的精神。而这些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在体育教学中都有较大的活动空间,因为竞争是体育的突出特点,各项体育运动项目都具有对抗性和竞争性,尤其是在比赛状态中,其对抗和竞争因素体现得更为强烈。它往往使参加者承受高强度的心理负荷和生理负荷,并且还必须在这种强负荷的情况下去争取达到自己的目的。
  2.3 表率示范法。表率示范法是教育者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学生的方法。它对学生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对学生个性品德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体育教师与学生接触较多,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有示范作用。体育教师的身教常比言教能够产生更大的影响,其形象也给学生的印象十分深刻。如果教师自己没有正确的道德意识,或者言行不一,那就会使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受到影响,干扰学生道德信念的建立,给品德形成带来障碍。所以体育教师的仪表言行,都应该考虑到它可能的模范性和感召力。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首先做到,然后才能要求学生,要充分用自己的性格和人格作表率,使学生从中领悟和产生道德概念,从而乐于接受和效仿。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经过亲身实践,必然会认识到它的正确性,从而建立自己的道德信念,形成自己的性格和品质。
  当今,由于全球性的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新知识、新技术的竞争,已引起了世界各国对人才培养的普遍重视。在未来的社会中,哪一个国家的人才素质(思想、文化、身体素质)愈高,其生产力发展就越快,综合国力发展水平就越高。所以,我国需要尽快培养出有赤子之心的莘莘学子,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我们应当重视和加强德育教育,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努力。
其他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1~2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3~4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笔者认为加强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他们进入高一级学校好处多多。  1 快乐拼读,欣然自得  读书贵在有自得。农村小学一年级学生原先知识获得的途径大都是老师或者是家长的讲述,他们也希望能够依靠
期刊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提起作文,小学生大都有“恐作症”,老师也常常为此头疼不已。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作文中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训练:  1 观察现实生活,加以想象  作文离不开现实,离开现实是空洞的,无论哪一类作文都脱离不了现实生活。学生除了接触到一些科幻片、科幻小说以外,其他的十分抽象,不知如何写。教师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现实生活,展开想象的翅膀。例如,现在的
期刊
【摘 要】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的高低,是一个人能否较好地运用语文知识及其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因此,作文教学首先让学生博览群书,在书的海洋里汲取营养;其次热爱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另外,给学生提供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发展自我。把作文教学落到实处。  【关键词】 博览群书 汲取营养 热爱生活 发展自我
期刊
【摘 要】 评价是数学活动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对学生评价方式的改革。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是对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的评价,它包括对学生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态度、情感、价值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评价 多样化     根据新课程的诠释,“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期刊
问题解决是数学的核心问题,强调问题解决是数学课程改革的趋势之一。培养学生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因此,培养学生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并培养学生形成多种问题解决的策略非常重要。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更具创新成分。它不但包含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也包含在问题解决后。因此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提问题也是教
期刊
【摘 要】 音乐教学中,音乐老师要加强德高美育和音乐审美教育理论的学习,重视对小学生审美趣味的培养。  【关键词】 营造氛围 体验感受 个性培养 以情感人     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的最大快乐,音乐是生活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所以,音乐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审美力、丰富学生的情感,形成良好的创造心理素质,是学生为萌发创造的催化剂。  1 营造学生大胆创新的氛
期刊
在使学生掌握必需的知识的基础上,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能力,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理论型逻辑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高中生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再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更需要的是抽象逻辑思维。同时,高中物理是一门严密的、有着公理化逻辑体系的科学理论,对于高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较初中物理有了一个很大的飞跃,这就
期刊
1 教师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应当好组织者  1.1 教师创设实验情景,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对化学学习感兴趣。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教师不能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沿着“自主、合作、探究”的道路前进,并且不断地在他们学习、探究、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从过去传统的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高尚人格的促进者、催化剂,
期刊
【摘 要】 学校教育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音乐教育就是美育的重要部分,是学校实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培养学生音乐素质的关键首先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初中音乐 有效性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和发展的当今,随着新课改工作的不断推进和教学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学科教学也迎来了一系列崭新的变化。新课标所强调的“以审美为核心”,“面向全体
期刊
口语交际就是凭借听、说,进行交流、沟通,传递信息、联络感情、处理问题。《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口语交际的培养与训练有着明确的要求: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口语交际是人们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谈、演讲、辩论等的一种言语交际活动,具备直接、简便、迅速的特点,是使用最多最广,是最基本的语言信息交流手段。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途径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在口语交际课上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