锶元素对黑鲷幼鱼耳石的标记效果分析

来源 :海洋渔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9363557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开展不同锶浓度养殖水体的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幼鱼耳石浸泡标记实验,验证利用该方法开展黑鲷幼鱼耳石指纹标记的可行性。研究结果显示:经7 d的浸泡标记,4个处理组幼鱼在特定耳石区位的Sr/Ca值均显著增加,形成了明显的耳石元素指纹标记;各标记处理组的标记成功率均为100%。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处理组和对照组黑鲷幼鱼在标记实验期间的生长率和死亡率均无显著性差异,表明该标记方法不会对受试黑鲷幼鱼产生显著负影响。浸泡标记处理可使受试幼鱼肌体内的锶浓度明显提升;标记结束17 d后
其他文献
根据2012年9-10月南海中、南部和2015年3月南海北部的灯光罩网调查资料,以传统胃含物分析方法为基础,结合DNA条形码技术,对南海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微型群体的
以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为母本、瓦氏黄颡鱼(P.vachelli)为父本通过杂交育种获得正常发育的杂交黄颡鱼子代。对黄颡鱼、瓦氏黄颡鱼及其杂交子代的核型进行了比较,结果
乘法口诀教学看似简单,但学生却不容易记牢。本文从三个方面解析在乘法口诀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出现的错误,并谈一谈乘法口诀的教学策略。
以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幼苗[(136.70±7.98)g]为实验对象,监测4种环境源性胁迫(高pH 9.2、低溶氧2 mg·L-(-1)、高亚氮2 mg·L-(-1)和高氨氮4 mg·L-
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获得的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真鲷(Pagrus major,♀)的杂交子代F1(AP)与真鲷(Pm)的两组Calmodulin(CaM)基因序列。通过生物软件分析了
为探讨不同养殖密度对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生长、存活以及水体氨氮含量变化规律的影响,设置4个密度梯度(600尾·m-3、900尾·m-3、1 200尾·m-3、1
利用2015年4-7月共6个航次在长江口近岸水域的调查数据,对该水域小黄鱼仔稚鱼的时空分布和生长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黄鱼仔稚鱼的平均出现率为51.85%,以6月中旬最
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以砂滤过的清洁海水为对照组,研究0#柴油(0.015 mg·L(-1)、0.03 mg·L(-1)、0.06mg·L(-1))和东海平湖原油(0.03 mg·L(-1)、0.06 mg&#183
以安钢中板厂为例,从切损和负偏差轧制两方面简要介绍了它们对成材率的影响,并探讨了稳步提高中厚板成材率的途径。
高浓度亚硝酸盐会影响鱼类的健康甚至生存,为深入了解亚硝酸盐胁迫下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呼吸代谢生理响应,采用急性胁迫方法,将异育银鲫幼鱼置于亚硝酸盐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