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sdom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我们面前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怎样进行素质教育和实现教育现代化?人们都想到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技术。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并不是媒体越多越先进就越好,而应着眼于学生的主体性、个性是否得到充分发展,自主创新的能力是否得到提高,下面结合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合理运用电教媒体。
  语文教学多媒体兴趣一、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对客观事物特别爱好的情感状态,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当学生对某项知识真正发生兴趣时,他将会千方百计调动自己的潜在智能,积极主动地去获取。“良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在导入新课时,电教媒体的合理运用就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兴趣和期待的火苗烧旺,使之转化为学习的激情。如教学《颐和园》一文,上课伊始,采用“假想旅游”的方法,先播放汽笛长鸣的声音,告诉学生现在是在汽车上,要到著名园林颐和园去游览。学生顿时个个精神振奋,强烈的求知欲油然而生。接着播放配乐解说录像,学生随镜头欣赏瑰丽无比的长廊,金碧辉煌的万寿山,景色宜人的昆明湖,被颐和园的风景名胜所折服,产生了浓浓的爱国之情。这样,学生兴趣浓厚、思维活跃、主动探求,为下一步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氛围。
  再如,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的后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深远,感情真挚,学生问:“碧空尽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写长江波浪滚滚?”此时,学生心理发展出现了愤悱,教师适时播放录像:涛涛的江水滚滚向前,一片孤帆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边看边听《送别》的旋律,一种与朋友分别的依依惜别之情悄然萦绕上学生心头,学生顿悟到诗人的心潮犹如江涛滚滚难平,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激发了思维兴趣,并用创造性语言将诗句意境演绎得有声有色,淋漓尽致。
  二、运用电教媒体,扩大课堂容量
  电教媒体具有十分丰富的表现力,能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对象。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材料,精心设计好课件,投影片等,扩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果。如《赤壁之战》这一课,教师的朗读与配乐录音朗读的效果是无法比拟的。当录音带放到“黄盖把二十条船芦苇一齐点着火,乘着东南风驶向曹操船队,曹军在铁索连着的船上无法逃脱,哭声、丢盔弃甲声以及周瑜的兵追来的喊杀声、震天的锣鼓声混成一片”,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听完录音后,了解了故事梗概,注意力都比較集中。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他们也复述得较为完整和生动。教后启发学生并提问:假如曹操知道黄盖是来假投降,“赤壁之战”结果又将如何?学生纷纷举起小手,抢着回答。有的说曹操将会设置一个埋伏圈,包围周瑜的士兵,一齐用带毒的弓箭射向周瑜的士兵;有的说曹操可能会想办法引周瑜的士兵上岸,再进行交锋。总之,曹操知道黄盖来假投降,一定会以强取胜的。学生在这种音响效果的氛围内学习,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展开了想象,培养了说话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扩大了课堂容量。
  三、运用电教媒体突破重点、难点
  电教媒体能打破时空限制,将事物的发展变化由复杂变为简单,由抽象变为具体,能有效地提示客观事物本质的内在联系,从而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有利于重点、难点的突破。如教学《詹天佑》一课的第五自然段,教师先请学生默读思考:詹天佑是采用了哪两种方法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的,为什么要采用这两种方法?然后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的示意图,并各选择两幅以实物投影出示比较:联系课文,评评谁画得好。这一问题是于无疑处生疑,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中蕴含着两种质疑的方法,即找依据质疑:“联系课文”和“找矛盾质疑,谁画得好”。学生获得了学习的权利,学会了发现的方法,因而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去研究、去探索,有了不少的新发现。接着,教师又激励学生去创造:“詹天佑为什么能采用这样的施工方法?假如让你去主持修筑这一段铁路,你会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施工?学生在肯定了詹天佑具有超人的智慧和杰出的才能的同时,提出了许多新的方法。那些方法虽然大多不可取,却折射出创新的火花。综观这一教学过程,教师合理地运用电教手段,有效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四、运用电教媒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从发展的求异思维入手,培养和训练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和迅捷的判定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标新立异,具有多向展示的思维方式,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以求获得尽可能多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教学古诗《望庐山瀑布》,学生理解第一行诗句意思后,播放配有优美音乐的录像,学生边听,边看,边想。教师问:“如果你也来到这般景象中会有怎样的感受?”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香炉峰上团团雾气,在阳光中变成紫色的云霞,啊,多美的景色,我仿佛漫步在烟雾缭绕的仙境之中。”让学生领会三、四两行古诗的意境时,我关掉录像声音,让学生边看壮阔的瀑布,边展开丰富的想象,提问:“你觉得眼前的瀑布像什么?”有的说:“这长长的瀑布像天上仙女手中挥舞的银纱,美极了。”有的说:“瀑布从高高的山上奔腾而下,仿佛一条白色巨龙从天而降。”学生畅所欲言,创造性地学着课文。
  再如,教学《火烧云》一课,我在执教时故意调错投影仪焦距,屏幕上的投影保留了原投影片的绚丽色彩,形象却模糊不清,学生大为不解,叫着:“看不清楚,看不清楚”。教师没作解释,只朗读了课文的结尾:“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学生领悟到了老师的用意,兴趣盎然地对着那模糊的影像,想象着天空中火烧云的样子,有的说:“天空中飘来一群仙女,她们每人手里提着一个篮子,大概是急着赶到蟠桃园去采仙桃吧。一眨眼功夫,便不见了,只剩下几根红绸带还飘在空中。”有的说:“天空中开出了一朵硕大美丽的郁金香,花瓣慢慢展开,露出金黄的花蕊,上面还坐着一个可爱的小公主,我们在地上都似乎闻到了那沁人心脾的清香。”学生的想象如清泉般汩汩而出,令人顿觉耳目一新,营造了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其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综上所述,电教媒体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有利于合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电化教学以形、声、色、情的优势将教材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眼见其形、耳闻其声,受到了美的熏陶,能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只要我们在教学中能够合理运用电教媒体,就能发挥它的最佳效应,实现教学上的高效低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作为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基础、方法和手段的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是在我国高中物理教学中,“重视知识、轻视方法;侧重讲授、忽视动手;重视结论、轻
在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教师要改进体育课堂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好体育知识,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去参与教学活动,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体育课堂教学实践兴趣培养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主要部分。在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善于激发兴趣,提供机会,注重活动,热爱学生,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产生情绪体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有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才能创设
近日,知情人士透露,西山居与飞流联合代理的《三国战神》研发商成都掌沃无限科技有限公司已经获得艾格拉斯(EGLS)的重金战略入资。这是掌沃无限成立一年内第三次融资,创下成都
此幅作品潇洒流动,气度恢宏,清新妍雅。现收藏于云南省档案馆。
学习兴趣语文教学效果兴趣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认知活动中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决定着学生认知活动的成败。兴趣可以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使学生产生心理认可与期待,会积极地调动知识、经验等来参与教学活动,挖掘自身潜能,发挥聪明才智,进行创造性地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与过程正是新课程下我们所追求的。就语文学科教学而言,我们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打造愉悦、和谐的学习环境,轻松、融洽的教
中学体育弱势的转化是一段曲折、漫长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回避放任,也不能用有色的眼光、草率的言行对待体育弱势生,更不能用硬性的体育指标来替代学生的主观感受。应该追其根源,找出正确而又科学的解决策略,逐步提高他们的体育运动水平和体育课。中学体育弱势群体学生体育教学一、中学体育弱势生成因分析  心理因素是中学生体育弱势群体形成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他们对体育缺乏动机,体育活动的动机是促使一个人参加体
【正】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医疗市场的快速发展,给护理和实践提供了发展的良机,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作为支持系统的供应室在管理上如何适应医院发展的需要,如何为
手机动辄爆炸的消息让不少消费者惴惴不安,现代人的生活已经离不开手机,但如果有个“炸弹”在身边也着实令人难以安心。据专家介绍,手机爆炸的主要原因来自电池,且属个案,消费者只
众所周知,微软的Surface 2支持Miracast技术,从而可以实现将Surface屏幕内容从小屏幕投射到更大的高清显示屏幕上。但并非所有的高清电视都能兼容这一技术,很多过时的老款高清电
11月26日感恩节,一则《多花一分钟,让爱更同步》的视频在网上走红。该视频以年轻人在忙碌的工作中与母亲之间的矛盾为主线,引出帮母亲将旧手机的联系人同步到新手机中,提倡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