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神话研究的民族学、语言学视角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zh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古口头流传的神话资料是汉藏语假说得以成立的理论基础,足可证神话与语言学之间关系之密切,这种密切联系是建立在上古社会多民族之间相互作用之基础上的。因此,由上古民族衍化过来的现代各民族之田野调查资料,对解释上古文献的神话内容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语言又是探寻在没有书面文献以前、靠神话得以流传的历史的重要工具。不唯如此,现代语言学其他流派的理论与方法,也可以为上古神话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其他文献
1920年代中后期在中国崛起的"革命文学",有着强烈的政治功利性追求,文学的宣传性、煽动性得到了充分肯定与张扬,而艺术审美性却遭到了空前的忽视,大多数"革命文学"作品因对政治观
明治前期,日本思想家吸收了西方的自由平等政治学说,阐释了自由平等对于人民的重要性,将其提高到比生命更珍贵的地位。同时抨击了历史和现实社会中统治者无视和压制人民的自
将丁腈橡胶(NBR)与自制高吸水树脂(SAP)、聚乙二醇(PEG)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等在开炼机上充分混合制备聚氨酯(PU)型吸水膨胀橡胶(WSR),主要研究硫化剂(S)、PU、SAP的用量对WSR吸水性
对<聊斋志异>中名词用作状语的现象作穷尽性考察和陈述,并据此对有关通说稍作补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