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品与容器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ye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完球,满身大汗,这时候就特别想来听冰可乐.一只手握着布满冷凝水的铝罐,另一只手将拉环一扯,“扑哧”一声,瓶口吐出了白烟和气泡.将瓶口往嘴巴上一凑,头一仰,咕咚咕咚几声,半瓶下肚了.那刺激的碳酸由舌尖到喉咙再流进胃,会立马让人产生鼓胀感,接着便是一声嗝.这种先由上到下的清凉和之后由下到上的通透让人无比爽快.但如果打完球后有人给我一瓶塑料瓶装的可乐,哪怕也是冰镇过的,我多半是没有兴趣的.在我看来这只是一种焦糖色的甜水,它或许能给我带来清凉,但却无法给我通透和爽快.这个问题经常让我困惑:同样的可乐,放在不同的容器里感受居然大相径庭.不喝可乐的媳妇说:“你这属于老文青的矫情.”其实不然,这毛病她也有.
其他文献
本文以劳斯的知识权力观为理论基础,对物理化学学科的诞生及早期发展进行分析,探索交叉学科形成过程中科学知识与权力的关系.通过分析发现,在交叉学科诞生过程中,知识与权力相互交织;每个知识过程都发生在实践的权力网络中.这种权力网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交叉学科的诞生,却又与新的知识相互作用并使其自身得以发展.而对于交叉学科的发展而言,一方面需要尽可能多地与原来的知识网络建立联系,另一方面可能也需要相关研究进一步促进我们对交叉学科的理解.
格里奥作为西非地区乡村部落中的传统史诗传唱者、行吟歌者,在2014-2016年西非埃博拉疫情的科学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借由格里奥所建构出的西非地区埃博拉应急科学传播体系有效平衡了当地的传统部落文化、宗教信仰与西方现代科学之间的矛盾,在有效维护自身的部落文化、音乐传统、信仰体系与社群地方知识的基础上,达到了科学传播的实际功效,凸显出在原被殖民地区建立地域化与后殖民主义化的应急科学传播体系的可能性,从而为我们思考如何在特殊文化地区建立长期有效且文化和谐的新冠疫情科学传播体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在战国至汉代的中国以及公元前4-6世纪的古希腊,都盛行着对于一些重要数字的神秘信仰.虽然双方关注和信奉不同的数字,但背后却有类似却不尽相同的原因和解释方式可资比较.例如,二者都用不同的数去表达对立的范畴,又都将具有男性特征的事物和性质与奇数相联系;此外,二者又用不同的数去代表对于宇宙的不同感知与认识,并将这样的数字神圣化;另外,由于乾卦中九五爻的特殊性,“九五”在当时及以后的中国成为天子的专有之数,而公元前4-6世纪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则将数字赋予一些品德、概念与神秘力量.在这里,数并非作为一种纯粹用于计算的
我挺感谢一些名字中有生僻字的同学,因为他们上来就让我多认识了几个字,比如赟、颋、蕤.准确地说,我应该感谢的是他们的父母亲,应该是他们当初决定给自己的孩子取一个独特的名字.大部分人给孩子取名字都是使用一些包含美好寓意的字,只有少数人以与众不同为最高追求.这样,无论是在一个班级、一个小区还是一个公司,自己的孩子都会让人刮目相看、过目不忘,让人觉得这孩子的家人应该很有文化,看过《诗经》《楚辞》而不只是琼瑶的小说.
期刊
人类增强技术自诞生以来备受争议,有学者认为人类增强可能会损害人格同一性.还有学者直接从根本上否定了人类增强技术,他们认为人类增强技术本质上是消极的.针对人类增强内在消极性的生物保守主义论证,我们考察了这些论点的三个主要变体,分别予以了回应.人类增强在其任何一种理解上都不可能成为内在价值的载体,也没有令人信服的理由来推定人类增强的内在价值必然是消极的.关于内在价值的争论严重制约了人类增强内在消极性讨论.我们揭示了人类增强的道德可允许性可能取决于其他方面,比如人类增强的或然属性,这些或然因素在解释人类增强的道
在亚里士多德理论体系中,整个宇宙被分为月上界和月下界两个层级.以盖德·弗罗伊登塔尔为代表的研究亚里士多德的学者认为,亚里士多德的月下界是一个封闭而独立的系统,其功能完全依赖构成月下界实体的物理定律,与月上界是完全隔离开的.但是,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他们忽略了在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体系中,整个宇宙是统一的、连贯的整体,忽略了亚里士多德将月上界和月下界其实都纳入了同样的物理学的考察范畴之中.而且事实上,亚里士多德基于动力因的视角,将月上界和月下界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一个连续的因果链条,把月上界视为月下界所有
周兴兄倡导“未来哲学”,我早就关注,他的一系列文章发表时我读过.如今《人类世的哲学》一书出版,比较系统地呈现了他的思考.周兴将自己的研究领域划分为三大块:德国哲学(特别是尼采和海德格尔)、艺术哲学和技术哲学.他在尼采、海德格尔翻译和研究上的成就有目共睹,我们都得益于他主编并主译的《海德格尔文集》和《尼采著作全集》,如此体量的工作令人赞佩.①从周兴的哲学抱负来说,未来哲学是他的纲领,尼采和海德格尔是他的思想资源,技术哲学和艺术哲学是他着力开拓的两大领域.《人类世的哲学》图景清晰,义理规模初具,真为他高兴.
期刊
科亨所呈现的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解读模式影响深远,保罗·威瑟利以一种近科亨式的功能解释法,重新审理了传统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中的经济决定论话语建构方案,从而进一步拒斥结构-主体二分对峙的方法论,并批判了国家中心论和社会中心论两种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诠释框架.威瑟利将马克思的国家概念框定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微观解读,试图从资本需求、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和资本积累等要素来抵抗传统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宏大叙述方式.此种解读方式对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解读增添了一种新的方法论分析视角.然而,由于他完全否定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国家与经
孙周兴《人类世的哲学》一书基于海德格尔和尼采的思想来探讨未来哲学,认为从马克思、尼采到海德格尔都在讲“未来哲学”.书中从三个方面来阐述“未来哲学”:一是认为未来哲学将会解构西方哲学史上传统的哲学研究方式;二是认为未来哲学是一种实存的哲学,应该立足当下,或者说,哲学研究不是仅仅去阐述哲学家的思想脉络,而是应该用思想来关照现实;三是认为未来哲学需要正视身体的技术化和精神的技术化问题,这一点是整本书的灵魂.书中将人类文明区分为两种——自然人类的文明和技术人类的文明,并且认为人性是两种文明中的普遍性问题;而在人类
期刊
坚持敢于斗争,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概括的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我们党依靠斗争创造历史,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