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教学与专业融合研究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yo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与专业融合方面还存在问题,要加大宣传力度,打造专兼结合的指导团队,构建专创融合的课程体系,创建社团,赛教融合,以实现双创教学与专业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专业;融合
  [基金项目]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2017—2018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双创教学与专业融合研究—以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为例”(JG2017ZD02)
  [作者簡介]朱丽娟(1980—),女,甘肃秦安人,硕士研究生,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古代文学、新闻传播。
  [中图分类号] G712;G2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6-0-02 [收稿日期] 2020-10-04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创新创业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高青年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现阶段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高职院校开展了新一轮的创新创业教育,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新举措,不断开拓创新创业教育新局面。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融合的现状
  自从国家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高校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笔者走访了新疆5所职业技术学院,发现各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加大重视力度,优化资源配置,创新创业教育已被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成为必修课程,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提升,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综合素质明显提升。同时我们也发现,这几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融合不紧密,存在两张皮现象。
  笔者走访的这几所高职院校都设置了创新创业课程,但创新创业课程的归属和教师队伍建设以及课程建设方面仍有欠缺。
  创新创业课程没有明确统一的归属,二级学院对创新创业课程关注度不高,只是把这些课程当作公共选修课对待。“双创”教师以就业指导老师、思政课教师、团委和学生处工作人员以及辅导员为主,这些教师更偏重于创新创业理论教学,缺乏创新创业实践动手能力。专业课教师过多的关注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讲授创新创业的内容相对较少。学生在创新创业课程中学会了创新的思维和创业的方法,但在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时却缺乏专业指导,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或毕业以后创业时,创业项目与自己所学专业关联度不高的现象。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融合的路径及策略
  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使更多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必须将创新创业与所学专业融合在一起。笔者以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为例进行分析。
  (一)二级学院加大专业课创新创业教育宣传力度,积极营造更为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创新创业理念的培育需要循序渐进。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他们接触最多的就是班主任、辅导员、专业课教师。二级学院应当把创新创业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去宣传和引导。比如在新生入校教育时,邀请知名记者和编辑、杰出校友进校园,通过分享交流创新创业经历等形式,为学生创新创业释疑解惑,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根据学生身心发展需要,选取学生创新创业成功典型,有重点、分层次举办各类创新创业讲座、创业沙龙等活动,让学生时时处于专业创新创业文化的浸润中。在专业学习的进程中,通过社团、实践等活动积极引导,每年的各类高级别创业大赛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学生报名参赛,赛前赛后做好宣传报道,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宣传的作用,提高学生兴趣。
  (二)打造专业课教师为主、专兼结合的创新创业指导团队
  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一支高水平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创新创业团队,要不断加强师资力量,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形成创新创业教师 专业教师 企业导师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指导团队。创新创业理论课教师理论水平高,在学习过程中,教会学生创业基本理论和创新思维等知识;专业课教师实践水平高,教会学生将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所擅长领域与创新创业结合在一起;企业导师来自企业,创业实践经验丰富,可以讲座、座谈的方式让企业导师和学生面对面交流,成为学生创业的榜样。
  创新创业一定要有核心技术,而核心技术与专业课密不可分。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融合中,专业课教师最为重要。专业课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灵活的教学方法、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还需要具备丰富的创新创业知识和较强的创新创业实践指导能力。在专业教师中培养创新创业教师团队,应及时选派专业骨干教师外出学习交流,系统学习创新创业专业知识,并将创新创业知识与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形成合力。
  (三)构建专业和创新创业相融合的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相融合是当前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向,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可以根据课程性质分阶段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全过程。
  专业基础课理论性强,要寻找和社会实践的结合点。创业需要懂传播会策划的专业人士的参与,我们可以从学生所学的传播学以及策划等专业知识入手,充分将创新创业思想融入理论课程教学中,使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专业素质、业务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全面提高。
  专业核心课教师可以利用假期以实践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在家庭所在地的电台、电视台、广告公司、各类新媒体公司等单位实习,掌握单位运营的核心技术,为日后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理实一体化课程分为前期采写、后期处理等模块。在明确各模块具体目标后,有意识地将各模块学生社团活动及各类大赛结合在一起,训练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应对不同需求的能力,增强他们对理论问题认知的同时,强化他们的动手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
  对专业实践课可以利用顶岗实习等机会协同育人,让学生体验、熟悉工作流程,有能力的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可以积极创业。   (四)打造创新创业类社团,开拓学生第二课堂
  高职院校需要建立创新创业类社团,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服务校园。可以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校园活动相结合,强化学生的实践教育。学生通过“做”才能学习技能、掌握技能、熟悉技能,进而成为行家里手。在实践中学习“做事”,通过“做事”把握实践,增长才干,提高创新创业的感受和水平。
  以兴趣为中心组建专业学生社团,由专业课教师担任社团指导教师,制定社团活动制度,将课堂训练和课外训练有机衔接,定期组织社团活动。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可组建摄影社、剪辑社等专业社团,以社团学习、合作研究的方式自主探究学习。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将创新创业深入到学生的思想、语言、行为中,让他们在实践中强化创业创新的能力。在实际运用中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升团队协作和管理水平,为以后的创新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通过赛教融合的方式打造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以賽促教、促学、促创,是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的重要形式。高职院校历来重视参与学科和创新创业竞赛,通过竞赛可以提升学生的本领和技能,巩固知识,陶冶作风和情操。通过各种比赛,也可以凝炼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促进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和内涵提升,促进创新创业力量的壮大。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开展技能大赛、学生社团活动等各类实践活动,挖掘提炼注入创新创业文化内涵,广泛吸引凝聚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职业技能及专题竞赛。大力支持学生参加“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等竞赛,通过亲身体验创新创业实践,撰写创业计划书,制定推广策略,积累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利用大赛邀请校内外导师诊断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为学生答疑解惑、指点迷津,在参赛过程中,检验自己的项目是否具备创业水准。还可以依托“互联网 ”构建创新创业网络实践平台,克服时空限制,使学生在线进行创业实践活动,真正做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综上而言,高职院校应依托专业教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加大宣传力度,打造专兼结合的指导团队,构建专创融合的课程体系,以创建社团、赛教融合等形式,实现“双创”教学与专业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马小燕.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路径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9(3):42-43.
  [2]曾明星,黄伟.“互联网 ”背景下创客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探索[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7(3):70-73.
  Abstract: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We can tak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publicity, set up a full-time and part-time guidance team, build a curriculum system, create communities, and integrate competition and education, so as to realize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eaching and professional teaching.
  Key word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rofessional; integration
其他文献
摘要:留学生教学质量评价能反映留学生课堂教学质量,帮助教师发现教学的长处与不足,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例,总结“多元化、多视角”的留学生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践,提出思考与建议:提高质量意识,优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加强实践教学质量评价。  关键词:高职;留学生;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6-0174-02  
摘要:通过把电子技术课程和机械类专业相关知识点合理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及注重教学实践等相结合,灵活运用各种措施,有计划、有目的激发机械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不仅学习知识,而且掌握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并在此基础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兴趣驱动;电工电子;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新时代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新形势下,高校应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学生的全方位发展,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三育”教育模式进行探讨,构建“三育”结合网络,提升大学生文明素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途径,全面推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  关键词:精神文明;素质教育;三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摘要:《证券交易实务模拟》课程是在《证券投资学》理论课程开设的基础上,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初衷进行初轮课程讲授,授课教师从学生的从业意向等十个方面设计问卷选项进行调查、统计分析。  关键词:证券交易实务模拟;问卷调查分析;黑河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7-0071-03  一、问卷调查目的  黑河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文章以大数据时代(2011—2018年)高校思想教育管理为主题,基于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中文期刊文献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利用Cite Space V可视化软件对该领域进行了研究分析,旨在为高校思想教育管理的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研究表明:高校传统的思想教育管理模式已经跟不上人们以及国家的需求,急需进行深化、全面、科学的改革;不同的学者对于该领域关注度以及方向不同,但是最终的目的都
摘要:后进生一般是指那些学习成绩差但表现尚好或学习差、纪律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我们要管理和转化好他们,让他们带着积极的心态走向社会,对他们自己对社会都有利。那么如何转化后进生?这是每个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都关心的事。本文列举了笔者在平时的工作中通过尊重,使后进生端正思想,健康成长,最后得以成功转化的教学实例,以期和同仁们共享。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尊重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
[摘 要] 选择精神科护理课程中情感障碍部分6学时的内容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与传统讲授法相比,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能显著提高学生的成绩,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精神科护理;工作过程;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工作过程的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以《精神科护理》为例”(cjjkyy201731)  [作者简介]
摘要:从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课程的现状分析,经管类专业课程在跨学科课程、实践类课程和双语类课程这三类课程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教学手段、方法和方式不够创新,等等教学效果比较差,因此,要提高经管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根据不同类型的课程采取不同的双师同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同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4-
摘要:“结构模型”在诸多学科中都有体现,在“抗高血压药物”一章中使用供水管网的结构模型来理解血压的调节与降压药物的作用机制与分类,类比恰当,为药理学与医学物理学和药用物理学与药理学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衔接。  关键词:结构模型;药理学;抗高血压药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3-0242-02   一、引言  结构模型在理工农医学科门类中
摘要:行为金融学对高校金融工程专业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金融人才有着重要作用。但这门课程是一门新课程,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是一个难题。鉴于此,文章提出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引入课堂实验等建议,以达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开放式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6-0149-02  行为金融学是一门将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