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通过对我院难产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难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难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6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结果:与对照组(40%)对比,观察组的剖宫产率(16.67%)明显更低,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难产护理中具有明显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地降低剖宫产率,提高顺产成功率,为母婴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难产护理 应用价值
随着近年来产妇难产的发生率不断提高,难产护理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本文中主要通过对我院难产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难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难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60例,年龄分布在25-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5±2.5岁,孕周为39-42周,平均孕周为40.5±0.8周,初产妇40例,经产妇20例。所有产妇均为单胎、足月妊娠。胎儿体重在2.5-4.5kg之间,平均体重为3.3±0.5kg。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30例,观察组年龄分布在25-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3±2.5岁,孕周为39-42周,平均孕周為40.3±0.3周,初产妇20例,经产妇10例。所有产妇均为单胎、足月妊娠。胎儿体重在2.5-4.5kg之间,平均体重为3.1±0.5kg;对照组年龄分布在25-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2±2.6岁,孕周为39-42周,平均孕周为40.2±0.8周,初产妇20例,经产妇10例。所有产妇均为单胎、足月妊娠。胎儿体重在2.5-4.5kg之间,平均体重为3.1±0.5kg。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具体的护理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2.1 妊娠期间预见性护理
其一,在饮食护理方面。对孕妇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饮食指导,在保证满足孕妇和胎儿营养的需求前提下,对孕妇的饮食进行限制,避免胎儿过大,从而降低难产的风险。其二,在心理指导方面。告知孕妇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良的情绪容易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产生负面的影响。其三,在作息习惯方面。告知患者注意劳逸结合,最佳的休息体位是左侧卧位,有利于胎儿的健康发育。
1.2.2 产前预见性护理
对胎儿的生长发育进行合理的评估,特别是体重的评估,通过合理的方法、根据B超检查结果对胎儿的体重进行评估,并且根据评估的结果选择安全的分娩方式。
1.2.3 分娩预见性护理
其一,自由体位分娩护理,在第一产程中,产妇进入产房后,产妇根据自己的感觉选择舒适的体位分娩,包括站立、坐、卧、蹲、走动等等。其二,在分娩的过程中,对常见的并发症做好相应的应急准备。
1.2.4 产后预见性护理
产后加强对产妇出血量的观察,通过科学的方法评估产后出血量。胎儿分娩后,羊水排尽后,把专门的容器放在产妇臀部下方承装血液,缝合伤口,使用量杯进行出血量计量。把量杯的血液倒入产褥垫,进行称重。对产后出血产妇,护理人员应当熟练掌握各种加强宫缩的方式,协助医生抢救产后出血产妇。协助产妇尽早开奶,有利于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量;指导产妇正确排尿,尽量排空膀胱,减少尿潴留的发生,有助于减轻产后出血量。对产妇子宫进行轻柔的按摩,促进子宫纤维收缩,减少产后出血量。加强产妇营养摄取,保证产妇获得充分的休息,对产妇进行心理安慰,必要时使用宫缩剂。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t检验,对非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卡方检验,采用平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数据的分布趋势,P<0.05表示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对照组(40%)对比,观察组的剖宫产率(16.67%)明显更低,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
3 讨论
难产指的是由于产妇或者胎儿的原因,产妇分娩过程受到影响,变得缓慢,对母婴的健康甚至生命造成威胁。通常情况下,为了保证母婴安全,临床会采取剖宫产方式进行分娩。但是剖宫产给产妇造成的创伤比较大,术中出血量多,并发症发生较多,也容易导致产妇出现产后抑郁等不良情绪,给产妇的产后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为了减少剖宫产率,减少难产的发生率,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对难产护理进行干预。本研究显示,与对照组(40%)对比,观察组的剖宫产率(16.67%)明显更低,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由此可见,采取预见性护理对难产护理进行干预,有利于减少难产发生率,提高顺产成功率,进而减少剖宫产率,有利于改善产妇产后情况和胎儿的预后情况。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在难产护理中具有明显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地降低剖宫产率,提高顺产成功率,为母婴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改霞.预见性护理在难产护理中的价值研究[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4):73-74.
[2] 郭春梅.预见性护理在难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28):241-242.
[3] 李静,曹全英,邓红梅等.产科患者风险评估及预见性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4):27-29.
[4] 陈炜.预见性护理在肩难产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2,(7):41-42.
[5] 谭亚杰,黄丽梅,陆小娟等.预见性护理在肩难产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0,08(33):3013-3014.
[6] 谭亚杰,江朵,黄丽梅等.预见性护理在肩难产中的应用探讨[J].中外医疗,2011,30(6):164-164,166.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难产护理 应用价值
随着近年来产妇难产的发生率不断提高,难产护理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本文中主要通过对我院难产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难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难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60例,年龄分布在25-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5±2.5岁,孕周为39-42周,平均孕周为40.5±0.8周,初产妇40例,经产妇20例。所有产妇均为单胎、足月妊娠。胎儿体重在2.5-4.5kg之间,平均体重为3.3±0.5kg。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30例,观察组年龄分布在25-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3±2.5岁,孕周为39-42周,平均孕周為40.3±0.3周,初产妇20例,经产妇10例。所有产妇均为单胎、足月妊娠。胎儿体重在2.5-4.5kg之间,平均体重为3.1±0.5kg;对照组年龄分布在25-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2±2.6岁,孕周为39-42周,平均孕周为40.2±0.8周,初产妇20例,经产妇10例。所有产妇均为单胎、足月妊娠。胎儿体重在2.5-4.5kg之间,平均体重为3.1±0.5kg。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具体的护理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2.1 妊娠期间预见性护理
其一,在饮食护理方面。对孕妇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饮食指导,在保证满足孕妇和胎儿营养的需求前提下,对孕妇的饮食进行限制,避免胎儿过大,从而降低难产的风险。其二,在心理指导方面。告知孕妇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良的情绪容易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产生负面的影响。其三,在作息习惯方面。告知患者注意劳逸结合,最佳的休息体位是左侧卧位,有利于胎儿的健康发育。
1.2.2 产前预见性护理
对胎儿的生长发育进行合理的评估,特别是体重的评估,通过合理的方法、根据B超检查结果对胎儿的体重进行评估,并且根据评估的结果选择安全的分娩方式。
1.2.3 分娩预见性护理
其一,自由体位分娩护理,在第一产程中,产妇进入产房后,产妇根据自己的感觉选择舒适的体位分娩,包括站立、坐、卧、蹲、走动等等。其二,在分娩的过程中,对常见的并发症做好相应的应急准备。
1.2.4 产后预见性护理
产后加强对产妇出血量的观察,通过科学的方法评估产后出血量。胎儿分娩后,羊水排尽后,把专门的容器放在产妇臀部下方承装血液,缝合伤口,使用量杯进行出血量计量。把量杯的血液倒入产褥垫,进行称重。对产后出血产妇,护理人员应当熟练掌握各种加强宫缩的方式,协助医生抢救产后出血产妇。协助产妇尽早开奶,有利于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量;指导产妇正确排尿,尽量排空膀胱,减少尿潴留的发生,有助于减轻产后出血量。对产妇子宫进行轻柔的按摩,促进子宫纤维收缩,减少产后出血量。加强产妇营养摄取,保证产妇获得充分的休息,对产妇进行心理安慰,必要时使用宫缩剂。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t检验,对非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卡方检验,采用平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数据的分布趋势,P<0.05表示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对照组(40%)对比,观察组的剖宫产率(16.67%)明显更低,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
3 讨论
难产指的是由于产妇或者胎儿的原因,产妇分娩过程受到影响,变得缓慢,对母婴的健康甚至生命造成威胁。通常情况下,为了保证母婴安全,临床会采取剖宫产方式进行分娩。但是剖宫产给产妇造成的创伤比较大,术中出血量多,并发症发生较多,也容易导致产妇出现产后抑郁等不良情绪,给产妇的产后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为了减少剖宫产率,减少难产的发生率,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对难产护理进行干预。本研究显示,与对照组(40%)对比,观察组的剖宫产率(16.67%)明显更低,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由此可见,采取预见性护理对难产护理进行干预,有利于减少难产发生率,提高顺产成功率,进而减少剖宫产率,有利于改善产妇产后情况和胎儿的预后情况。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在难产护理中具有明显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地降低剖宫产率,提高顺产成功率,为母婴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改霞.预见性护理在难产护理中的价值研究[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4):73-74.
[2] 郭春梅.预见性护理在难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28):241-242.
[3] 李静,曹全英,邓红梅等.产科患者风险评估及预见性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4):27-29.
[4] 陈炜.预见性护理在肩难产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2,(7):41-42.
[5] 谭亚杰,黄丽梅,陆小娟等.预见性护理在肩难产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0,08(33):3013-3014.
[6] 谭亚杰,江朵,黄丽梅等.预见性护理在肩难产中的应用探讨[J].中外医疗,2011,30(6):164-16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