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数学导入教学的几点反思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sdn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和手段,它是课堂教学的必需环节,也是教师必备的一项教学技能;它既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依托,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恰当的导入有利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唤起求知欲,为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取得奠定基础。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的差异及课的类型、教学目标各不相同,导入的方法也就没有固定的章法可循。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几种常用的课堂导入方法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直接导入
  直接导入法又叫“开门见山”导入法,我们谈话写文章习惯于“开门见山”,这样主题突出,论点鲜明。当一些新授的数学知识难以借助旧知识引入时,教师可开门见山地点出课题,立即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二面角”的内容时,教师可这样引入:“两条直线所成的角,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我们已经掌握了它们的度量方法,那么两个平面所成的角怎样度量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内容——二面角和它的平面角!”(板书课题),这样导入,直截了当,促使学生迅速进入新知识的探索追求中。
  二、故事导入
  故事导入是教师运用与新知识相关、有故事情节的资源,呈现其生动形象的情节内容,让学生通过對故事情节的感知体验,产生对新知识探求的迫切心情和欲望,进入对新知识学习的一种方法。听传说、讲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这是由青少年生理、心理的特点所决定的。上课开始,一则美丽的传说,一个动人的故事,会使他们很快安静下来,从而使注意力高度集中,教师就可以把握住有利时机,随着故事的讲述,引领着学生一步步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变学生的好奇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设疑导入
  教师对某些内容故意制造疑团而成为悬念,提出一些必须学习了新知识才能解答的问题,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形成一种学习的动力。例如讲“余弦定理”时,教师可如下设置:“我们都熟悉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满足勾股定理:c2=a2 b2,那么非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怎样呢?锐角三角形的三边是否有c2=a2 b2-x?钝角三角形中钝角的三边是否满足关系c2=a2 b2 x?假若有以上关系,那么x=?教师从这个具有吸引力和启发性的“设疑”引入了对余弦定理的推证。
  四、类比导入
  类比导入法是以已知的数学知识类比未知的数学新知识,以简单的数学现象类比复杂的数学现象,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引起学生丰富的联想,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总之,导入方法的运用要因人而异,要因教学内容而异。灵活掌握导入技能就像灵活运用写作手段一样,引人入胜是最基本的目的。只要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导入方式,都不失为一个好的教学方法。新颖有特色的导入方法能营造最佳教学心理环境,能改变学生上课的状态,使更多的学生进入积极的心理状态,提高上课效率,能使学生乐在其中,把数学学习看成是一种乐趣,从而使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了充分的保证。
  (作者单位 河南濮阳外国语学校)
其他文献
9月28日朝鲜劳动党代表会议召开,选出了新的领导集体,国际社会对此颇为关注。一般认为,在成功地解决了领导层世代交替之后,朝鲜会逐步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将陆续推出重大举措,在经济领域进行改革开放。  冷战时期,朝鲜得到了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许多帮助,经济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直到上世纪70年代初,朝鲜的经济发达程度在亚洲可排在前几名。但进入80年代后,由于苏联和东欧国家经济举步维艰,对外援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效化解各种矛盾进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十七届五中全会最为关注并强调的四个问题,
数学学科是小学阶段重要学科,对学生的小学阶段的学习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运算能力,教师需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注重算理与算法的结合,从而
2012年初秋,苏州“胡国强金切刀具技能大师工作室”刊印了《跋涉》一书。这是已年近八旬高龄的胡国强技能大师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收集资料组织编写的。为了编好这部记录技师
要想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社会、家庭和学校之间就要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优化教育资源,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教师和家长是低年级学生的榜样,低年级的班主任要不断地
所谓跨文化主要是指跨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界线的文化,对于高等职业学校的英语学科来说,这种跨文化现象贯穿于每一个教学环节当中.而随着“课程思政”这一教育理念的全面渗透,
怎样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贯彻实施素质教育,这是当前化学教师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我认为要真正做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作为教育者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  作为一名化学教师要具备坚实的科学素质、化学文化素质、化学实验素质、化学技能素质、化学应用素质和化学思维素质。有了扎实的基础,才能适应化学知识的急剧增长,才能掌握其规律,更好地掌握化学发展的方向。  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
小学教育阶段,科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让小学生学习到很多的科学基础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核心素养.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间接的告诉我们教育的过程也就是良好习惯形成的过程,有一句民谚就说过:“行为它养成我们的习惯,习惯造就
期刊
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在问题中反省自己,不惧怕挫折.与其在深夜隐忍痛哭,不如淡然微笑.”“00后”在大多数人眼中是一个贬义词,我也受其影响,偶尔会戴着有色眼镜看待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