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教育理念下幼儿园健康特色环境创设的实践研究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wjdb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园教育在人生教育阶段占据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大多数人的发展走向和价值观都是由幼儿期所接受的教育决定的。因此,在幼儿教育阶段,针对幼儿开设绿色环保教育,有助于塑造幼儿正确的观念,培养幼儿正确的价值理念。
  ◆關键词:生态教育理念;幼儿园;健康特色环境
  一、引言
  从大的方向来说,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对环境加以保护,有助于实施可持续性发展战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策略。针对幼儿从小培育健康绿色的生活理念,有助于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幼儿园开设以生态教育为核心的健康环保需要园长从方方面面调整办学策略。
  二、当前幼儿教育现状
  (一)教学内容偏生活化
  现在,大多数幼儿教育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两个板块,第一教文认字,第二生活用语交流。比如,就某幼儿学校调查分析来看,幼儿教学的重点是以课本教学来看,紧紧围绕幼儿阶段的衣食住行以及礼貌用语等问题展开。因此教学的板块较为集中、单调,很少会对幼儿的素养以及德育知识进行渗透,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再者,幼儿需要以后融入到社会角色中去,需要良好的公共意识和集体思维,因此针对幼儿从小树立正确的生态教育理念,可以帮助幼儿形成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生态教学知识摄入极少
  生态与环保话题的教学,对幼儿开始的较晚。集中在初、高中的地理知识教学中。针对幼儿进行生态教育,对年幼的学生而言,较为抽象,属于遥远的空间知识与话题,不利于幼儿理解。因此,从全国幼教调查得出,幼儿园普遍对生态问题的涉猎极少。大多数幼教从业者甚至认为,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幼儿属于童年阶段,教学的内容就是简单、易懂的知识范畴。
  三、生态教育理念下幼儿园健康特色环境创设的实践策略
  (一)对幼儿开展有效的生命教育
  人文关怀的主题就是以尊重生命为首要体现,在幼儿教育阶段,生态教育的起步教学,就是告知幼儿珍视生命,世间万物皆有灵性,要平等地对待万物,不可有傲慢的心理。要从身边的微小生命开始做起,珍视生命。尽可能多的带领幼儿帮助花草浇水、修剪枝叶、教育幼儿要爱护花草,不乱摘花草。将正确以及错误的行为混淆列举出来,让幼儿判断对错,再由教师加以纠错,公布答案,为幼儿植入正确的生态观念。基于此教育的前提下,教师更要带领幼儿一起走出室外,走到美好的植物面前,一起感受呼吸新鲜空气、放飞心灵带来的美好体验,再选择将幼儿放在密闭的空间内,让幼儿对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加以描述。通过两者对比,形成鲜明的心得体会,以此教育幼儿保护生态(植物、生命的)的必要性,生态教育要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守护好我们身边的小生命。除此,教师还可以将学校的文化建设设置为爱护生命,绿色的教育主题,时刻为幼儿营造一种健康、极富生命力的校园氛围。
  (二)幼儿饮食选用有机蔬菜
  饮食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要想对幼儿构建健康、绿色的特色环境,就需要让幼儿从学校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体会到“绿色与健康”的价值性。为幼儿营造积极绿色的校园氛围,比如,在对幼儿食材购置方面,可选用有机蔬菜。除此方法之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孩子们,一起在学校内进行开荒种植。为自己播种花朵、蔬菜和水果,让幼儿在参与中,学会知识。从小种下有机、健康、绿色的文化基因。美国总统夫人曾带领美国的孩子在白宫进行有机种植,以身教大于言传的力量,亲身力行,倡导孩子们追求一种健康的饮食习惯,崇尚健康文化。幼儿教师也可以组织幼儿进行亲子活动,由小朋友和父母一起以热爱自然,呵护生命为主题,种植适合当季的时令植物、瓜果蔬菜,让幼儿亲自播种、养护、收获自己播种的果实。
  (三)组织幼儿一起赴生态田园参观学习活动
  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越来越多的后代,成为了城市居住人口。国家政策大力推动城市规建、乡村城市化建设,目的在于缩小城乡差距。因此,当前的幼儿越来越难看到田园的景象。教师可借助机会,对幼儿开展户外教学,例如,将幼儿带领至户外进行参观学习,让幼儿了解到生命成长。开花结果的过程。另外。只有幼儿走出户外,才能对抽象的生态环境有一个直观上的认识,将生态与生命、环境等积极联系起来。通过家校携手,为幼儿共同培育良好的环境认知,帮助幼儿对生态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的了解,从而逐步参与到文明生态环境建设中来。
  (四)用多媒体设备开展生态播放教学
  幼儿对动画的喜爱程度极高,以及幼儿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性较强。对幼儿进行传统的知识讲授,不及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从网上搜取动画片、纪录片为幼儿进行授课。让幼儿充分了解到生态问题所指的项目内容,对生态建设与自己的生活有密切的关联和认识。另外,调取网络上的名师教学视频,对幼儿而言是换一种教学风格,有助于幼儿加深对生态知识的理解。
  四、总结
  从幼儿阶段,为其灌输生态理念,是教育工作者需要重点培育的项目内容。如何就课堂教学激发幼儿对生态问题的学习兴趣,为幼儿园健康特色环境打下基础,是需要教育工作者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特点进行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丁金霞,孙白平.基于“生态教育”理念的幼儿园环境创设[J].新教育(海南),2018:16-17.
  [2]沈群英.生态文明建设下的幼儿园环境教育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130-133.
  [3]李芳.谈绿色教育理念指导下幼儿园绿色环境的创设[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7:82-82.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的改革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合了许多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其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所谓的“核心素养”指的就是学生应具备的各项能力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初中数学教学形式得到了一定的调整。初中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之一,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以及逻辑推理性,利用传统的教学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学生需求,这也促使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强化教学质量。在这种观点当中,合作探究教学法可以大幅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数学教学奠定基础。本文基于合作探究教学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相关探讨,希望对今后的初中数学教学带来相应的参
摘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要不断地改进教法,真正把课堂教学改革落实到实处,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尝试性学习机会,使他们的个性在尝试中得到发展。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重要教育教学方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率上均占优势.生物是高中理科必修课之一,有理科特有的探索特征.生物学科的知识大多经由实验的推理论证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