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硕士研究生的扩招,女研究生就业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本文运用现代管理学的SWOT分析法,分析女研究生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就业潜在的机遇和存在的威胁。应从加强专业学习,发挥已有优势、克服自身劣势,提高自我定位能力、不断努力,把握环境机遇、积极实践,避免外在威胁等方面全面提高女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女硕士研究生;就业竞争力;SWOT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G640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系统中最高层次的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级创新人才的重任。由于自身条件的特殊性面临更多限制和困难的处于劣势的女研究生教育以及其就业形势令人堪忧。提高女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成为研究生教育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就业竞争力的内涵
就业竞争力是指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它不以在校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也不能用在校表现来完全衡量,而是融合了学生自身条件、个体素质和知识技能等因素,在就业竞争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1]
二、用SWOT分析女研究生的就业现状
(一)SWOT分析
1、内部资源分析:
优势:
(1)、专业基础知识扎实,自主学习能力强。
女研究生一般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一方面是由入学考试在专业知识方向上的选拔功能所决定,另一方面是女研究生普遍比较认真仔细,在读研阶段对专业领域进行系统科学学习的结果。
(2)、高学历的研究生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
研究生较本科生有系统而扎实的专业知识,并且经常参加学术交流进行课题研究,理论知识更坚实。同时,研究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以及迅速反应能力都比本科生更胜一筹。
劣势:
(1)、女性生理、心理的弱势。
女硕士生毕业年龄一般在26-29岁之间。所面临婚姻、生育的问题比大学生紧迫。另外女性在生育情形下,应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用人单位就会考虑招收女硕士生的成本和收益问题。
女性所特有的脆弱心理在女硕士生身上也一览无余,实践活动中缺乏信心,意志力不够坚强,遇到突如其来的困难经常不知所措,受感情生活的影响大。[2]
(2)、自我定位不准,就业期望值偏高。
女研究生大多希望选择工作稳定,薪水和福利待遇比较好,工作压力不大等职位。在目前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这种类型的岗位已经所剩无几,然而越来越多的女研究生把目光放在了类似岗位中,"僧多粥少",势必导致绝大多数的女研究生难以达到期望的水平。
2、外部环境分析:
机遇:
(1)、国家需要大量高层次人才。
我国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并且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和其他就业群体相比,研究生整体素质水平较高,理解和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强,他们在新兴产业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就业优势。[3]
(2)、政府大力支持,成立创业基地。
2009年,全国妇联、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中国女企业家协会共同启动"女大学生创业导师行动",通过组织优秀创业女性和专家学者走进高校、推动企业与高校牵手结对等方式,为女大学生提供有效的创业指导。目前,全国各地已建立了6700多个女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拥有1.2万多名创业导师,为女大学生提供了16万个见习岗位,帮助超过13万名女大学生实现了创业就业。
(3)、研究生培养单位转变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质量。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很多高校的研究生培养部门通过改进教育管理体系,严格导师遴选制度和加强研究生学业考察监督等方面的工作,从根本上提升研究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威胁:
(1)、性别偏见影响女研究生的就业。
社会传统观点对男女的不同角色期待和双重标准无法在短时间内改变,造成女研究生在就业中遇到年龄限制或附加苛刻要求等不公正的待遇。[4]
(2)、用人单位的效益优先观念。
在市场经济时代,企业在用人问题上同样追求"少投入、多产出",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不注重人力资本的长期投资。女硕士生就业时正值婚育年龄,无形增加了单位的用人成本,难免会使用人单位承担比雇用男性毕业生要多的成本。
(二)、构建女硕士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SWOT矩阵
三、 通过分析找到提高女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方法
(一)、加强专业学习,发挥已有优势。
招聘研究生的岗位一般都是有相当技术含量的,对专业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在校的女研究生要预先根据个人努力方向和专业情况,规划好自己的知识结构,勤奋积累自己的专业知识,这将是择业最大的资本。
(二)克服自身劣势,提高自我定位能力。
作为新时代的知识女性,应当看到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女研究生必须树立自信、自立、自强的意识,有计划有目标地培养自己,为将来的就业积累资本。
(三)不断努力,把握环境机遇。
要认真参加实践活动,培养和增强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塑造和提升社会工作能力、交际能力等。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学习和工作的质量和水平。[5]
(四)积极实践,避免外在威胁。
女研究生提高就业竞争力不仅要加强社会实践,更要注重提高实践的"含金量",把实习过程由"粗浅"向"精细"转化,要在实践项目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提升解决岗位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楼锡锦,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7).
[2]张淑茳,王开业.对研究生就业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2,(01)
[3]刘利舱,郑子莹.理想与现实:浅析女研究生就业状况[J].理论界,2006,(02)
[4]刘朔.女研究生就业心态的调查[J].中国研究生.2006年第10期.
[5]刘洋.女研究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报,2006,(01).
关键词:女硕士研究生;就业竞争力;SWOT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G640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系统中最高层次的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级创新人才的重任。由于自身条件的特殊性面临更多限制和困难的处于劣势的女研究生教育以及其就业形势令人堪忧。提高女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成为研究生教育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就业竞争力的内涵
就业竞争力是指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它不以在校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也不能用在校表现来完全衡量,而是融合了学生自身条件、个体素质和知识技能等因素,在就业竞争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1]
二、用SWOT分析女研究生的就业现状
(一)SWOT分析
1、内部资源分析:
优势:
(1)、专业基础知识扎实,自主学习能力强。
女研究生一般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一方面是由入学考试在专业知识方向上的选拔功能所决定,另一方面是女研究生普遍比较认真仔细,在读研阶段对专业领域进行系统科学学习的结果。
(2)、高学历的研究生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
研究生较本科生有系统而扎实的专业知识,并且经常参加学术交流进行课题研究,理论知识更坚实。同时,研究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以及迅速反应能力都比本科生更胜一筹。
劣势:
(1)、女性生理、心理的弱势。
女硕士生毕业年龄一般在26-29岁之间。所面临婚姻、生育的问题比大学生紧迫。另外女性在生育情形下,应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用人单位就会考虑招收女硕士生的成本和收益问题。
女性所特有的脆弱心理在女硕士生身上也一览无余,实践活动中缺乏信心,意志力不够坚强,遇到突如其来的困难经常不知所措,受感情生活的影响大。[2]
(2)、自我定位不准,就业期望值偏高。
女研究生大多希望选择工作稳定,薪水和福利待遇比较好,工作压力不大等职位。在目前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这种类型的岗位已经所剩无几,然而越来越多的女研究生把目光放在了类似岗位中,"僧多粥少",势必导致绝大多数的女研究生难以达到期望的水平。
2、外部环境分析:
机遇:
(1)、国家需要大量高层次人才。
我国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并且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和其他就业群体相比,研究生整体素质水平较高,理解和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强,他们在新兴产业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就业优势。[3]
(2)、政府大力支持,成立创业基地。
2009年,全国妇联、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中国女企业家协会共同启动"女大学生创业导师行动",通过组织优秀创业女性和专家学者走进高校、推动企业与高校牵手结对等方式,为女大学生提供有效的创业指导。目前,全国各地已建立了6700多个女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拥有1.2万多名创业导师,为女大学生提供了16万个见习岗位,帮助超过13万名女大学生实现了创业就业。
(3)、研究生培养单位转变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质量。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很多高校的研究生培养部门通过改进教育管理体系,严格导师遴选制度和加强研究生学业考察监督等方面的工作,从根本上提升研究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威胁:
(1)、性别偏见影响女研究生的就业。
社会传统观点对男女的不同角色期待和双重标准无法在短时间内改变,造成女研究生在就业中遇到年龄限制或附加苛刻要求等不公正的待遇。[4]
(2)、用人单位的效益优先观念。
在市场经济时代,企业在用人问题上同样追求"少投入、多产出",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不注重人力资本的长期投资。女硕士生就业时正值婚育年龄,无形增加了单位的用人成本,难免会使用人单位承担比雇用男性毕业生要多的成本。
(二)、构建女硕士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SWOT矩阵
三、 通过分析找到提高女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方法
(一)、加强专业学习,发挥已有优势。
招聘研究生的岗位一般都是有相当技术含量的,对专业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在校的女研究生要预先根据个人努力方向和专业情况,规划好自己的知识结构,勤奋积累自己的专业知识,这将是择业最大的资本。
(二)克服自身劣势,提高自我定位能力。
作为新时代的知识女性,应当看到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女研究生必须树立自信、自立、自强的意识,有计划有目标地培养自己,为将来的就业积累资本。
(三)不断努力,把握环境机遇。
要认真参加实践活动,培养和增强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塑造和提升社会工作能力、交际能力等。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学习和工作的质量和水平。[5]
(四)积极实践,避免外在威胁。
女研究生提高就业竞争力不仅要加强社会实践,更要注重提高实践的"含金量",把实习过程由"粗浅"向"精细"转化,要在实践项目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提升解决岗位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楼锡锦,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7).
[2]张淑茳,王开业.对研究生就业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2,(01)
[3]刘利舱,郑子莹.理想与现实:浅析女研究生就业状况[J].理论界,2006,(02)
[4]刘朔.女研究生就业心态的调查[J].中国研究生.2006年第10期.
[5]刘洋.女研究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报,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