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创新思维 培养创新能力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onezhao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语文教师的基本职责。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积极地创造条件,敏锐地把握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正确加以诱导,使学生的创新能力逐步得到提高,使他们真正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创新思维 能力提高
  
  创新能力是一种积极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趋向和能力,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富个性、极富想象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实践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主要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
  
  一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就是对已知的事物从新的角度、新的途径重新进行思考,提出新颖独特的见解,对未知事物是探索性的、创造性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从鼓励学生质疑开始,注重学生联想和想象,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等方面进行。
  1,鼓励学生质疑。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事物是从质疑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创新。”质疑是探索新知的开始和动力。在语文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鼓励他们敢想、敢疑,使学生始终有一个比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不断提出问题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发表的意见,教师应有正确的应对策略,不能用自己的想法束缚学生,更不能给学生以伤害自尊的批评。教师若能接受不同学生的意见和观点,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能得到保护。
  教学“将相和”一课时,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大多数同学都喜欢蔺相如,因为他机智勇敢,临危不惧,不辱使命。还有部分同学喜欢廉颇,说他知错能改。还有一位同学说他喜欢赵王。问其原因,他说:“赵王不拘一格,任用贤才。”我及时肯定了这位同学勇于独立思考、大胆提出自己看法的行为。这对学生是极大的鼓励。
  2,注重联想和想象。创新思维源于学生兴趣之上的奇思妙想,甚至是异想天开。想象力是发现、发掘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观察和分析,产生联想、想象,改变视野,从更多的角度看问题,从而产生新的看法和思维,获得新的收获和成功。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竭力鼓励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开展创新性思维活动,让学生通过奇思妙想去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享受拥有知识和思想的快乐。
  教“穷人”这一课时,让学生给故事加个结尾。学生兴趣盎然,思维的闸门打开了。很快就鳊出好几种故事的结尾。接着我相机点评总结,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在训练他们联想和想象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一种开拓性思维,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多方面地思考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的思维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新颖性、多向性。
  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讨论是这样进行的:想一想狐狸为什么要想出这个办法赞美乌鸦?听到赞美声乌鸦想了些什么?乌鸦被骗后会想些什么?又会做些什么?这样学生从乌鸦和狐狸的角度诉说其心灵深处的隐秘,讨论中他们发言积极踊跃,答案个性鲜明。这样的讨论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了契机。
  
  二 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加快创新能力的形成
  
  能力的获得需要实践的土壤,创新能力的形成同样离不开实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位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更强烈。因此有意识让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给他们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
  1,让学生参加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让语文学习充满情趣。根据学生年龄段的不同、课文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及现有的教学条件采取不同的方式,把行之有效地语文实践活动引入课堂教学。教学中,对画面感强的课文可以采用“读读画画”的方法。
  教学“火烧云”一课时,让学生拿起画笔,从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到形状变化,自己感兴趣的地方都可画一画,看谁画得最美,然后相互展示。教学写景抒情的古诗也可让学生动手画自己想到的画面,这种变文为画的做法,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锻炼。对童话和情节生动而曲折的故事,可以让学生读一读、演一演。教学“三个孩子”一课时,安排学生分组排练,上台表演。学生们兴趣浓厚,塑造的角色都饱含着学生再创造的汗水。
  2,重视合作学习,组织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一种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学中适时进行小组讨论,能促使学生积极地动脑、动口,既可以从别人的思路中得到启发,又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最重要的是这种机会均等的讨论,能促使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研究问题。当一个问题有多种答案或多种解决方法时,学生间可能产生争论,教师要适当点拨,从中找出最优的思路。这样在课堂上营造学生合作、师生合作、平等讨论、自由争辩的气氛,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现自己创新能力的机会。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途径之一。语文教师要积极地创造条件,敏锐地把握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正确加以引导,让学生敢于探索、勇于探索,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使他们真正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