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策略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z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快速时期,他们的思想逐渐变得成熟起来。这个阶段对于学生来讲非常重要,是他们建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思想价值体系的最重要阶段。因此,对这个时期的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與法治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提升他们的道德素养与法律意识,提高其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引领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这就对学生的任课老师产生了新的要求,需要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投入更大精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8-024
   农村教育相较于城市教育一直都处于一种落后的状态。如何提升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水平,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笔者从农村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究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农村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为改善农村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一、农村初中学校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状
  1教师的教学理念过于陈旧
  初中这个阶段正是让学生对道德思想有正确认识的黄金时期,此时教师更应该开展多样化的思想品德的教学活动,让教学的质量能够更加完美。但由于农村地区所接收到的教育理念和城市地区的教育理念差距非常大,导致农村初中生对学习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态度不够端正,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不高,将一些不良的生活学习习惯带到了课堂学习中。另外,因为农村地区大多数学生是留守儿童,他们长时期不能与父母见面,没有父母的照顾,严重缺乏家庭的温暖,便导致这些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心理情感等方面的问题。除此之外,由于农村地区所接收的外界信息有一定的限制,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时,教师的经验不足,教学观念等过于陈旧,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都非常狭小,无法将课本中的内容融入实际生活中,自然对教学效率也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2教学方式传统、单一
  由于部分农村地区较为偏远,无法很好地接收到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依旧采用以往传统的教学思想,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只会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授课,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没有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全新思想,间接导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足。另外,教师在上课时,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思想以及课堂中的表现不够重视,只知道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这也是导致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无法产生兴趣、不能认真学习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1激发初中生的法治理念
  学习初中道德与法治,主要是为培养初中生的法治认知,让他们重视保护自己,知道大家都生活在法治国家,遇到问题运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进一步培养和提升了初中生的核心素养,同时有效地实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学“做守法的公民”这节时,在授课过程中,可以让班里学生详细阅读课本内容,以其中的案例开展课堂教学。该案例是说17岁的初中生持刀抢夺被判刑,任课教师可以通过这个案例给学生设置问题。如这名初中生的抢夺行为对吗,他受到了什么样的处罚,等等,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讨论。最终学生就会总结:他的行为触犯了我国的刑法,他会受到刑法的制裁;如果遇到这样的事情,应该立即报案。
  这时,任课教师接着再进行提问:“你们现在已经知道了这样的行为应向警察报案,那么,如果你遭遇了碰瓷,可是你又急着离开,碰瓷的人向你要几十元呢,”有的学生就会说给了,因为钱也不多;也有的学生回答说不给,要抵抗这样的行为,因为这也是犯罪。当出现意见不同时,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讨论,这样他们的法治观念就会深入内心,法治意识越来越强,会懂得法不容情,进一步提升了初中生的核心素养。
  2激发初中生的政治认同
  在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时,想要让初中生把这门课程学好,就需要激发他们的政治认同。学生只要有了这种素养,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取得良好的发展,实现自己的价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根据初中生的特点,并结合教材内各,融入合适的时政要闻,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的制度,并对这些制度产生赞同和认可,关心祖国大事,拥有强烈的责任感,从而促使初中生形成道德与法治素养。
  例如,在教学“和谐与梦想”这一部分时,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祖国,知道中国有56个民族,港、澳、台也是伟大祖国的领土。作为一名中国人,不仅要热爱祖国,更要维护祖国。当带着学生学完教材内各时,也要引入一些与之相关的时政例子,深化他们的时政认同感,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鼓励学生依据问题陈述自己的看法。在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之后,教师做最后的总结,这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使学生更加的关注祖国,热爱祖国,进一步激发学生政治认同。教师通过这样的授课方式,就将政治认同真正地融入到实际教学中,使初中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逐步确立,综合品质显著提升的同时,他们的发展和成长都受到了极为有利的影响。
  3拓展素养培育途径
  高质量的教学课堂应该是新鲜多彩的。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心态和创新思维。为了使学生们不断提升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素养,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教学情况,不断创新和发展教育理念,并采取多样化手段,使学生们能够从方方面面来感受到道德、法治的力量。在开展“道德与法治”主题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分组和分角色,再现学生们生活中的一些案例情景,让学生们能够在演绎的过程中,将教材中的知识融合进去,拉近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们参与各种交流活动。
  例如,在学习“遵守规则”一课时,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出示如下问题①你还知道哪些被改进的规则?②我们应该怎样改进规则?在相关问题的引导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交流讨论,使学生们在探讨过程中深刻认识到与规则相关的知识内容,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
  结语
  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跟随新课改的步伐,积极创新多样化的有效教学手段,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英.核心素养下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初探[J].教学设计,2017,(12):258.
  [2]李茜.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12):660.
其他文献
摘要:新时期,面临新问题,呈现新趋势,带来新观念。对于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来说,开展有效的班级管理创新,延伸其内容,变革其形式,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作为小学班主任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基本情况,结合具体的内容,有计划地进行变革和拓展,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全方位开发和探索新型的管理方式,有计划地进行引导,强化对学生的正确引导,改变单一的管理思维,力求管理方法更贴合学生的实际发展,从而达到整体班级
期刊
摘要:随着近些年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与实施,语文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文字应用能力。但是,初中生缺乏生活经验,导致在写作的时候很难出现真实的生活体验和感悟。这也致使学生写作质量很难提升,多数都是以流水账的形式写作,缺少真情实感。因此,基于生活化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不但能够弥补当下写作教学中的弊端,而且还可以提升语文写作教学质量。
期刊
摘要:在生物这门学科中,生命观念是其核心素养的基础。在高中阶段的生物课程授课中,渗透生命观念素养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方面是能够让学生们汲取更多的生物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得到培养。所以教师应该充分了解生物的特征,在教导高中学生们的生物知识中,让高中生了解生命教育的内容,履行教育部门对教学的要求培养学生,促进他们拥有真正的生命观。  关键词:生物;生命观念;核心素质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和《新大纲》的推行,教师们的教学方式也在变化,如何教学才能体现新的教育观念?在实施以学生为主,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方面,教师应该如何去运作?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和在听课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疑问为主题,积极的探索在新的教育观念指导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问题。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8-018  
期刊
摘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是班主任应有的职责与道德。对每一个学生都应一视同仁,热情教育。在一个班级中,出现优秀生、中等生、后进生是客观存在的。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工作,这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课题。那么,班主任该如何转化后进生呢?根据我十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我认为对后进生的转化关键是以人为本,用爱转化,教育效果会事半功倍。  关键词: 转化;学生;后进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由于初中数学学科中蕴含着大量抽象的数学概念,且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也大不相同,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将数形结合思想融入初中数学教育教学之中,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数学问题。  关键词:数形结合思想;初中数学;渗透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8-017  学生在日常解决数学问题时,很容易因为难以理解数学问题或数学问题
期刊
摘要:中考英语听力为试卷的第一部分,满分30分。在整份试卷中的分值比例为25%。听力部分是整份试卷中耗时最短,也是最容易得分的一部分,因此,对于整个中考英语来说,要想得高分,做好听力是非常重要的。听力部分共由四小节构成。即第一小节,听句子,选择与句子内容相符的图片,共5小题7.5分;第二小节选出与所听句子内容相关的正确答语,共5小题7.5分,第三小节,听对话选出能回答问题的正确选项,共5小题7.5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对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小学数学的教学也做出了很多革新,教师在教学中更重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样的革新中,生活情境的运用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情境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8-023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管是从年龄上看,还是从他们的身心发展水
期刊
摘要:本文立足于小学音乐教学角度,分析了节奏游戏在农村小学中年级音乐课堂中的运用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节奏游戏;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8-026  一、乐节奏的概念和作用  音乐心理学理论认为,节奏是通过声音的长短反复、规律的轻重反复和各种变化组合而达到的一种听觉心理感觉是音乐中时值的表现,由节拍、强弱和速度等多种要素组
期刊
摘要:合作主要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学生,或者是群体为了目的而互相配合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下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也就是在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习小组为基础,通过指导小组成员进行课堂学习合作,以此提升学生学习的动力以及发挥群体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能够在合作中順利完成教学任务,从而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出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与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