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物理习题的有效训练探究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ok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物理教学的目标过分强调知识与技能,加之教育评价体系的片面性,导致物理教学中片面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多的关注竞赛或升学有望的学生,而忽视了面向全体学生以及学生的培养:只重视知识的内容而忽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记忆而忽视了联系实际,“只热衷于题海战术”的应试训练,而忽视了物理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作用;只重视解题规律与技巧的教学,而忽视了物理思维方法与物理素养的培养.从而使物理教学退化为赤裸裸的知识传授,甚至演化为解答物理习题的技巧训练.建构主义的认知理论强调物理教学要重视探究问题而不只是了解问题的答案;是促进合作学习,而不是无益的封锁和竞争;是在情境中的理解而不是机械的获取信息.也就是说,只有让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问题的探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达到启迪智慧、理解知识、掌握方法,从而在参与认知的过程中形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但目前物理教学的现状却存在着以习题训练为核心任务的现象,在草草地灌输结论性知识后,以大量的习题充斥物理课堂;以学生在物理习题的演练过程中的频繁失败体验,换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这不论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还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与物理课程标准有着较大的偏差.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既有升学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也有物理教育工作者自身对物理学科本质理解上的偏颇,更有我们对物理教育功能认识的片面性.
  1物理教学与习题训练的关系
  物理教学不训练一定的习题是不行的,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训练物理习题绝不是理解、巩固和应用物理知识的全部内容,更不是物理教学的全部内容.那么训练物理习题在学习物理过程中有着怎样的地位和作用呢?
  1.1物理教学需要习题训练
  学习物理离不开习题的训练,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教学中通过习题的训练,学生不仅学会做物理习题,而且对巩固物理概念和规律、灵活运用物理知识、培养科学思维方法与科学素养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1)巩固物理概念和规律.学生在新授课上学习了新知识,初步掌握了所学的概念和规律,但在理解上往往只是表面的、片面的、孤立的,并不是一次课就能清楚、全面地理解它们的意义和实质,成为巩固的知识.同时课堂上所学习的内容是基础性的,只有通过对适当的具体物理习题的解答,才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完善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才能防止在认识上的片面性,才能巩固对物理知识的真正理解.
  (2)灵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学生在对适当难度的综合题的解答过程中,灵活运用了物理知识.由于综合性的物理习题一般涉及的物理过程较长、情境较复杂,因此要求学生必须灵活运用概念、规律进行分析、推理,从而使平时所学的知识变活.
  (3)培养科学思维方法与科学素养.高度的抽象性是科学探究最本质的特点,科学的抽象性导致了极大的概括性,抽象和概括构成了科学探究的实质.物理的思维是抽象概括的思维,学生只有在通过对具体物理问题的解答练习中,才能丰富知识、培养能力,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与科学素养.
  (4)及时反馈教学效果.通过学生解答练习题,师生可以及时了解学习的效果.整个中学物理知识中有许多重点和难点,但这些难点又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随学生的实际经验、智力状况和原有知识水平等因素的不同而变化.所以教师为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就要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理解、掌握情况,这单纯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观察和简单的提问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学生通过具体物理习题的解答,充分暴露出在理解、掌握知识与方法中的问题,使教师能适时地捕捉教学信息,准确地抓住学生学习中问题的症结,才能对症下药,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教学补救,以铺平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道路.
  综上所述,学习物理过程中训练物理习题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和反馈教学效果信息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
  1.2物理习题训练≠物理教学
  物理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要求物理教学在落实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让学生“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能通过实验收集数据,会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经历信息处理过程,有对信息的有效性、客观性做出判断的意识,经历从信息中分析、归纳规律的过程,尝试解释根据调查或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能与他人交流,有自我反思和听取意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乐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产品中的物理学原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有团队精神;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失败的原因,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勇于创新,有判断大众传媒信息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意识,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不正确的观点.”这样全方位的三维目标,通过传统物理习题的训练是很难得以全面实现的.
  所以要切实落实三维目标,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讲授灌输式的方式,让学生在经历发现问题、提出猜想与假设、进行科学探究等认知过程,以交流合作的形式参与学习,通过这样的认知活动,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体现物理的研究方法;在相互启发和补充过程中丰富学生的认知结构,引导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尊重他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些显然是通过单一的传统物理习题的训练所难以实现的.
  可见,要全方位地落实物理课程的三维目标,就必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这几个不同维度来考虑物理教学的内容与教学方法,仅靠大量的物理习题的训练是学不到真正的物理的.
  1.3大量的习题训练对学习者的不利影响   我们不能以物理习题的训练来代替正常的物理教学.过量、过难的训练物理习题,还会对物理教学带来负面的影响.
  (1)双基不实.新课程强调学生在物理方面的发展,但更强调学生在物理方面发展所依靠的物理基础,学生对基础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不是通过单一的、大量的习题训练就能实现的,如果教学时远离课本,不认真研读教材,不去深入挖掘教材里概念的本质内涵,而是在课堂上充斥着大量的习题训练,学生的双基就无法扎实,基础打不好,就无法在新情境新问题面前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2)忽视过程教学.新课程明确指出:“注重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既要关注学生“双基”的掌握情况,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与体验;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教学中要加强过程教学,真正做到结论和过程并重.
  概念的形成过程、规律的探索过程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体验.如果在教学中只让学生简单地背一些公式、定律、规律,而不去展开思维,弄清楚其背景和来源,只是一味地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那么学生就无法真正理解所学知识,无法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无法发展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2如何更好地发挥物理习题的教育功能
  既然学习物理不训练物理习题不行,而只注意物理习题的训练又不能学到真正的物理.那么教学中应如何更好地发挥物理习题的教育功能呢?
  2.1物理教师需要更新理念,全面理解物理课程标准
  首先,物理教师要更新理念,不能狭隘地只关注升学考试这一角度,而应站在提高未来社会公民素质的角度,理解物理教育的目标.我们既要引领学生去认知物理基础知识,又要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掌握研究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同时还要在这些知识的应用过程中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只有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这几个维度全面理解物理课程标准,才能适时、适量、适度地用好物理习题,才能搞好物理教学,才能使学生学会真正的物理.
  2.2物理教师需要有良好的文化素养
  要切实全面落实物理课程的三维目标,仅有新观念是远远不够的,要将新的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转化为具体的教学效果,还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底蕴一方面是接受新理念、将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的动力,另一方面是将新理念转化为教学成果的文化背景与基础.看似简单的物理习题的训练,其习题素材内容的选取、进一步深入地挖掘其教育功能,都离不开文化素养的基础.
  由于我国传统教育中过分强调“双基”,因此现在从事物理教学的工作者在进行物理方法和物理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着知识背景和教学方法方面的“先天”不足.这就要求我们物理教学工作者要面对挑战,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2.3变革物理习题,以适应物理课程标准的需要
  学生做题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以及再次受教育的过程.试题不仅承担着检测的功能,也承担着一定的教育功能.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物理习题的内容与形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格调清新、别具匠心的新题型.
  (1)实践活动型.在实际情境下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习题,加油站夏天和冬天油价不同、公路上的汽车、河里行驶的轮船、体育运动、建筑工地等都成为了物理习题的背景素材,这种习题不仅有助于让学生体会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而且有助于引导教学中注重对观察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
  (2)渗透新知型.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一,也是《物理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实现自主探索、主动发展的基础.这类题在题目中给出学生没有遇到的新知识或通过新的规定创设出新的问题情景,包括对新概念进行定义、对新知识、方法、技能进行阐述,要求学生边看题边学习新内容,然后用新知识、新方法、新技巧解题,主要考察学生接受新事物,获取、加工新信息的能力和科学的物理素养.
  (3)实验操作型.物理实验操作充分体现了《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它以物理实验为基本框架进行设计,需要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猜想、验证等活动来完成解题.这种试题在考查学生动手操作、探索研究能力方面有独特作用,同时这种试题也是学生学习物理的研究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好题型.
  (4)探索研究型.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要求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获取知识.这是《物理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由这种方式引发了研究型试题.这种题型背景宽广,求解方式不同于一般性试题,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物理基础知识还应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
  (5)创新设计型.创新意识的激发,创新思维的训练,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中最具活力的课题,也是《物理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之一.《物理课程标准》还指出学生的学习应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学习,要求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物理的角度发现、提出和设计问题,用物理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问题.
  总之,学习物理离不开物理习题的训练,要使物理习题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其教育功能,就需要正确认识习题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把握好习题训练的时间、数量和难度,并不断改革物理习题的内容与形式,以使物理习题的训练适应新课程理念下物理课程标准的需要.因此物理教学要有利于引导和促进物理教学全面落实《物理课程标准》所设立的课程目标,体现物理课程的评价理念,有利于改善学生的物理学习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效益和效率.事实上,只有超越应试,才能实现人才的培养与升学深造的统一,才能使青少年学生的文化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并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其他文献
1引言  高中物理新课程提出:学生应该在科学探究中受到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等七项科学探究要素的训练培养,具体达到27项物理实验能力的要求,物理高考试题对实验内容的考查也是紧紧围绕这些要求命题的.综观近年来的高考物理实验题,大都来源于教材,虽然“探究实验”、“设计性实验”、“创新实验” 等新词不断出现,但教材提供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等经典实验仍然是所有实验命题的基础, 这也完全符
期刊
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人,让人具有完整的心理结构,即:智力结构,其核心是真;伦理结构,其核心是善;审美结构,其核心是美.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
期刊
例談割补思想在运动问题中的应用
期刊
物理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其物理知识、现象、定律、公式、概念等都比较抽象,要想让学生有效掌握物理知识,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才能主动建构知识体系.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在物理探究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初中物理如何构建基于“问题导学”的课堂模式,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进行阐述.  1构建“问题导学模式”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构建以“问题导学”为模式的课堂,问题是学生开展学习的关键
期刊
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为办好职业教育
改进课堂结构、丰富课堂情感,促进学生个体素质全面和谐发展,是实施新课程的要求,也是时代的呼唤.然而,为了提高教学成绩,为了所谓“有效教学”,压缩教学时间,把两年的教学内容在一年半内完成,腾出大段时间进行中考总复习者有之;觉得做必要的实验是浪费时间者有之;在课堂上事无巨细,面面俱到,教师唱独角戏者有之;有心让学生主动参与,又担心影响教学进度,完不成预定计划,只好牺牲学生的主动参与过程,把“主导”、“
期刊
1高考试题及分析  2016年理综卷3压轴题25题:如图1,两条相距l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位于同一水平面(纸面)内,其左端接一阻值为R的电阻;一与导轨垂直的金属棒置于两导轨上;在电阻、导轨和金属棒中间有一面积为S的区域,区域中存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均匀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B1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为B1=kt,式中k为常量;在金属棒右侧还有一匀强磁场区域,区域左边界MN(虚线)与导轨垂直,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期刊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需要只有被人所意识并且试图采取措施来满足时才可能转变为动机,而学生的学习动机持久性的保持需要合理的评价,以便让学生感到满足,有成就感.从而愿意为达到自己的需求而主动学习.在学习的各种动机中最能让学生感到满足的是来自同伴的肯定,对于大多数的差生来说,来自同学和老师的双重不信任,让孩子对学习失去了应有的兴趣从而造成恶性循环.但合理的小组设置可以让大部分孩子找到自己的位置,从简单
期刊
摘 要:20世纪美国女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在幼年时失去父亲,同时母亲精神失常,诗人不幸又患有哮喘,因此健康的缺失、爱的缺失、与外界交流的缺失使毕肖普无法控制地在一些诗歌作品中流露出孤独与伤痛的情感,但是她从未沉溺于痛苦之中而无法自拔。在她早期的代表诗歌《鱼》和《人蛾》中,流露出作者某些悲伤、凄凉和孤独的感情,但是在她的作品中,诗人从未停止在缺失中探究和思考缺失与自我的平衡,寻找自我实体和虚体的
關于用逐差法计算纸带加速度合理性的讨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