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广东话的半导体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88903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的记忆里,武汉就是我的故乡,这不仅仅因为是我生于斯长于斯,喝着长江水,吃着武昌鱼,更重要的是,我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叔叔姑姑都生活在这里,几十口人的大家庭生活在一起,家的概念就在心里扎了根。直到有一天,父亲把爷爷字体隽永的回忆录交到我手里,我才知晓,我的祖籍竟然在广东,而且,爷爷也不是我从小就认为受到过良好教育的人。透过那些力透纸背的文字,模糊的图片愈加清晰。
  光脚丫的爷爷
  说到爷爷,一定要提到太爷爷,因为他是我的高祖。
  我的太爷爷是广东罗定连滩县人,从小离开家乡来到广州做小商贩,娶了我的太奶奶,并相继生下了六个孩子,但却只有爷爷和他的姐姐成活下来。在爷爷刚学会走路的时候,因无钱看病,太爷爷竟因小小痢疾而病逝,留下了不知所措的孤儿寡母和摇摇欲坠的家,同时与连滩县的老家也失去了联系。
  爷爷小时候真的是头上长疮脚下流脓,是当地出了名的“赤脚大仙”,终年没穿过鞋袜,了不起穿双木屐。衣服也没有换洗的,仅凭一个半旧的麻包袋做的衣服过冬御寒,只有在晒太阳时才能脱下来捉虱子。二三岁的时候,经常在晚上跟随太奶奶去乞讨,头遍鸡啼时才回到家。稍大一点爷爷独自乞讨,常受别的孩子欺负,有时被打得头破血流,不过是抓一把“土地祠”里的香炉灰止血。也有好心人救济一二张米票,便到十八亩久辗米厂去兑回来,用少量米与菜叶、蕃薯同煮,熬上一锅连汤带水喝个饱,就这样将寒冬腊月勉强度过去。有一次爷爷穿着拖到地的太奶奶的一件褂子,拿着借来的两毛钱去福祥院买便宜米,一时大意将用纸包着的两毛钱丢失了,当时吓得魂不附体,回到家中挨了一顿打不算,一家仨口还饿了一整天,太奶奶也伤心痛哭了一大场。因此记忆中的爷爷一生最爱惜粮食,不抛撒米饭,不管是隔夜剩饭也好,剩菜也好,照常的吃,从不抛弃。有时爷爷也帮别人照看小孩,捡柴劈柴,得点微薄的报酬来维持生活。好在一家人并不因生活的贫困失去笑容。
  春节是爷爷最快乐的时节,他提着灯笼到街上去卖懒,给叔叔婶婶们一声恭喜就有可能得到封包。年初五买张红纸,裁成二寸宽三四寸长,写上“财神”二个字拿到街上去叫卖,总能换几个铜板弥补家用。那时的爷爷感觉自已也算得是个忙人了。
  说到爷爷求学那已是民国十年,爷爷在龙田二帝庙“求是学塾”读书,老师陈耀庭是五十余岁的宿儒,给他起学名吴国才。入学头一天就掌着他的手,教写上大人、孔乙己、红字印本,教读三字经。开学那天仪节颇为隆重,家中还办了四席菜请亲戚街邻。爷爷的二舅父天不亮就将纺布包袱盖在爷爷头上,夹着三本红皮书,带着葱,抱着他到学校(旧例怕入学时见着猪狗就不聪明,所以将头盖着)。进学塾点着香烛向大圣孔夫子及老师磕头,并分每个同学油角二只,这就是那天入学的过程。不到一年,陈耀庭老师病故,既改转入大沙地“锦江学塾”,老师何锦江是个三十余岁的精明干练人,这人教书颇有名气,将书名国才两字改成国材。那时因家贫,太奶奶恳求老师减少学费,那时的学费每年从十六至十一二不等,恳求结果是一年三节二节送鸡两只,作为学费的折冲办法,鸡是自己买回几只鸡娃喂大的,就这样又读了三年。1926年,爷爷的五姨母来信接爷爷母子去汉口,爷爷就此辍读。
  爷爷来到汉口时值秋天,他的五姨母给他做长棉袍及鞋袜等,由大股東的他五姨父荐入江汉路口益昌五金号学生意。爷爷勤奋好学,很快就能独挡一面了,不仅工作尽心尽力,人也变了模样,长得又白又健壮,娶了我奶奶,生下了我的父亲。1938年,因中日战争,资方全体都回粤,只留下资方代理人及剩下劳方无力回粤的四人,全部迁入法租界三德里暂住。因武汉已沦陷资方星散,遂宣告停业,给二十元银元劳方各自谋生,就这样解散了。爷爷一家仍搬回前花楼街原屋居住,当时的各店家货物,多数寄存英租界的英商俄商洋行仓库内,资方都不敢出头露面做生意。爷爷瞅准商机,胆大心细,做起代客买卖和过手生意,一直到1945年过手生意不好做了,便改业务跑广州,代五金同行带带五金零件,代同行办办五金货物,做的都是无本生意。当别人熟悉了路子,他又改为同那些手上有钱想做生意的人,同到广州包买回汉口包卖,赚钱后三七分或四六分。不等做了一个时期,随后他们水性摸熟不需我爷爷了,他又改为单人跑,借加一利钱的钱去跑。此时汉口解放,而广州尚未解放。一朋友要我爷爷到广州扶助他儿子开五金号做生意,爷爷信了那人父子,谁知事与愿违,好在四个月后,爷爷回到了解放区汉口。
  半导体里的乡愁
  爷爷回到汉口以后,奶奶又陆续为爷爷添了几个孩子,十几口人要吃要喝,爷爷也不想那么累的汉口广州两头跑了,就想找一个固定的单位,安心地上个班,养家糊口。
  爷爷进了武汉的一家造纸厂,造纸厂里收有许多报纸和书籍,爷爷没事做的时候就在里面翻着看,看到一些好的风景图片会剪下来,看到几本有价值的古书籍也会收藏起来。最让爷爷关注的,当然还是来自家乡的消息,他没有想到,在废纸堆里,他竟然发现了连滩老家的信息。他拾得名叫《散游六记》的一本残缺不全的书,内中有一段关于连滩的记载,说连滩县在西江,属罗定州,在广西边界。爷爷是个念旧情的人,看到《散游六记》后,思乡的念头更加强烈,但他却无力回去寻找祖先遗迹,只好把思念寄托在粤曲声中,而传递感情的是他那部比巴掌大不了多少的旧半导体收音机。
  爷爷这部半导体收音机虽已破旧,甚至到了修也无法再修的地步,但爷爷不仅舍不得扔掉,反而视为宝贝。在我刚记事时,总见爷爷把它拿在手上,连早晨锻炼都带着它。有次趁爷爷不在家的时候,我把半导体拿出来玩,不小心掉在地上摔坏了,可把父亲和奶奶给急坏了。爷爷回来知道后虽然很懊恼,却也没有怎么责罚我。
  后来,爷爷又买了一个小半导体,我再也不敢动了。只知道每当夜深人静,爷爷的半导体里传出的声音是我们听不懂的语言,我们以为爷爷偷听的是美国之音,后来父亲告诉我,爷爷听的是广东电台。
  粤语、粤曲、高胡、笛子、长板短板,抑扬顿挫的曲调与歌声充盈了爷爷的晚年生活,唯有在那个时候,爷爷脸上的皱纹是舒展的,眼里的光明澈而慈祥。因意外医疗事故,爷爷离开了我们。安葬爷爷的时候,父亲特意把那个半导体放进了爷爷的墓地。父亲说,爷爷什么时候想听家乡话,想听广东音乐,都会很方便,再也没有谁能干涉他了。   爷爷静静地安睡在武汉九峰山上。父亲特意将爷爷的墓地选择在一方水塘之后,并将墓碑面向正南方。父亲说,你爷爷最大的心愿就是回广东去,他现在人是回不去了,却可以天天看着家乡。广东的家,出门是一个斜坡,下坡便是一条河,河对岸才是繁华商业区,你爷爷每天早上过河去做生意,晚上才回家。权将坟前这方堰塘,看成广东家门口的那条河吧,你爷爷这就算回家了。
  海水里的眼睛
  爷爷肯定是回故乡去了,那是他一辈子都梦牵魂绕的家。
  读着爷爷的文字,我替爷爷没能回到家乡耿耿于怀。爷爷留下的图片还在,爷爷留下的唱片也还保存着。父亲喜欢听广东音乐,父亲也常给我们做粤菜吃。我也想和父亲一同回广东老家看看,因种种原因一拖再拖。如今,父亲已经85岁高龄且身患重病,连家门都出不了,更别说带我回广东老家了,可我知道他也是极想回家看看的。我决定代替我的爷爷和我的父亲回广东老家,去捡拾过去的岁月,去感受今天的变化。念头既起,只待时机。好在广东教育实业家解董盛情邀请他的随州老乡访粤,我沾光随同前往,这才有了我的广东之行,圆了我的故乡梦。
  飞机在广州白云机场安全着陆,我的心跳加快,走出机舱的一霎那,心中不由地轻喊:故乡,我总算回来了,你会原谅我的迟归吗?
  听,我听到了故乡的旋律,这旋律对于我是太熟悉不过了,宁静祥和的《平湖秋月》,哀婉幽怨的《双星恨》,飘逸浪漫的《彩云追月》,欢快喜庆的《步步高》,流畅明快的《雨打芭蕉》,都是我的最爱,也是爷爷的最爱。我最初是从爷爷的宝贝小半导体里听到的这些美妙丝竹音乐的,如今爷爷在地下依然可用他的陪葬小半導体收听他的家乡音乐,而我则回广东来寻找他曾经的足迹。
  解董派司机小莫来接机了,这是我下机后见到的第一个广东老乡,他有着典型的广东人轮廓分明的面貌特征,与爷爷和父亲的面相有些相似,不由得多看了他几眼。在广东的那几天,小莫一直陪着我们。
  来之前,解董已为我们做好了周密的行程安排,他和夫人于百忙之中特意抽出时间,陪同我们参观游览珠海市和孙中山先生的故居。在游览港珠澳大桥的时候,解董一直蹲在甲板上用手机忙工作,他这是工作陪客两不误啊,他的敬业精神和对家乡亲人的关爱,我们是感同身受的。
  我听到,历史的足音在叩响我的心门。在“西汉南越王博物馆”里欣赏悠久灿烂的岭南文化;在“江门宋元崖门海战文化旅游区”感受崖海大战的震撼和壮烈,接受传统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江门崖口古炮台”,我仿佛看到林则徐正在从容指挥抗击英侵略军,看到游击队在西江崖门出海口狠狠打击日寇。“孙中山故居”和“孙中山纪念馆”是游客最多的地方,人们对这位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无比的崇敬;而到“梁启超故居”去看看,是为了感受“齐家”之道的熏陶。
  来到解董创建的民办学校参观,优雅的学习环境,先进的教学设备,齐全的教师队伍,完善的管理模式,独有的素质教育,较之内地太过优越,让我们颇为感慨。我知道,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广东率先引入西学,创办新式学校的平民教育,高举起教育革新的大旗,才颠覆了几千年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产生如梁启超、孙中山这样出类拔萃的思想家和革命先驱,产生“一门三院士六专家”这样特殊的梁氏家族。在文化教育方面,广东始终走在全国之先,过去如此,今天亦如是。
  我特意找到了爷爷的出生地龙田西街,曾经的六条老巷子已没有人记得它,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的居民小区,不会再有“赤脚大仙”坐在太阳下捉虱子,也不会再有因没钱回家而失去家乡宗祖的事情发生;旁边不远处的河涌还在,加固许多,不见了当年的“蛋家”;对面的仁和直街想来变化不大,那里是爷爷幼年乞讨的地方。当年爷爷经商过的老街上下九和荔枝湾依然在,即便爷爷回来也早已识不得它的模样,如再登上广州塔俯瞰全城,当惊呼换了人间。最惊异的还是港珠澳一桥飞架,宛若海上巨龙腾飞,它实现了内地、港、澳三地互通,使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之间的联系更紧密了,也寓意着手足之间手相牵,心相连。
  故乡广东是首批对外开放的窗口,是改革开放的急先锋,也是著名的侨乡。广东的形象代表着祖国的形象,广东的发展代表着祖国的发展,广东的发展牵动着国家的命脉。她的变化太快太大了,让我实在看不过来。看着潮汐缓缓地涌来,浪花急促地拍打沙滩,听着大海的交响,我的心再一次收紧,我又想起了爷爷,光着脚丫子的爷爷,想起了爷爷那台说广东话的半导体收音机。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微信公众平台
其他文献
深秋的一个机会,踏上老家的山路,连绵起伏的山丘到处一片枯黄,天空灰白,四周一片死气沉沉,偶尔有山雀飞过,间或留下几声哀鸣,在山頂就看到了奶奶老屋门前的那棵挺拔的老榆树,那棵不知生长了多少年的老榆树。儿时每到春天,上树打榆钱的情景再浮眼前,此时仿佛看到奶奶(娘娘)正迈着蹒跚的脚步,怀里抱着柴火,走在门前的小路上。  奶奶是北方农村一位极其平凡的妇女,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16岁就随父母命嫁到梁外地区生
期刊
洮河,这条河流为黄河上游支河流,很早以前旧社会落后,科技不发达,过河只有水浆、木船,在生活中,人们都离不开这条河流,家住在河边的老百姓们经常在河边上玩水,从少年时期就学游泳,刚开始在水浅的地方玩水学游泳,一旦出门就能见到河,天天玩水,长期以来,越玩越会玩,学会游泳浮出水面后,慢慢地游到河水水面中间,可以水面上正常游泳了,特别是夏天,河边上的人为了方便洗澡和锻炼身体,洮河一带的人都在水上游泳,看起来
期刊
少年时不懂父爱,蓦然回首,依旧存在。  我不知道如何去用简单的、朴实的语言文字来表达、描述我对父亲的爱,天生对父亲的畏惧感,天生对父亲的懦弱感,这不是从外表所延伸的,而是真实的源自内心的不安,也许早已深深地给予了内心的枷锁。对父爱的迷茫程度超出了我的认知能力,常说到父爱如山,母爱如水,可是这人世间最大的爱却懂得迟了,慢了,没有赶上车站的那最后一列班车,汽笛声久久回绕,刺破了寂静的漫漫长夜,我不能安
期刊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电影《红高粱》演出之后,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股“红高粱”热,生长在黄土高原上的红高粱,给亿万中国人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由此,我想到了生长在青藏高原的一种农作物——青稞。  青稞属于禾本科大麦属,在植物的谱系里,青稞是青藏高原的土著。青稞产于西藏、青海,以及四川、云南的部分地区,这些地区正好和青藏高原的地域吻合。据资料介绍,青稞在青藏高原的种植历史在3500~4000年,这个时间几乎
期刊
多年前的一个八月,难忘的“行路难”。  那年,我从大漠深处的茫崖到省会西宁参加一个省摄影界的会议。会议结束后,归心似箭。当日傍晚,即乘上了西行的货车,开始了1300多公里的归程。  车,伴随着一曲“天上飘下毛毛细雨,淋湿了我的头发,滋润着大地的胸怀……”疾驶在蜿蜒起伏的公路上,我的心也随同音乐一起飘荡、飞扬,完全陶醉、沉浸在会议结束后的那份轻松感中。可谁也不曾料到,车驶过湟源没多久,发出异样的响声
期刊
北疆的秋向来是静悄悄地来,停留的时间极短,总是伴随着一两场冷风一吹而散,于是常会使得人产生错觉:北疆的一年里,只有三季。  这样的错觉我亦时常有,可幸运的是,今年的雪只在十月里匆匆忙忙的来过一回,并未早早的吓走秋,我终于还是在秋的尾巴,寻到了它的痕迹,是一个早晨,在十一月里。  天色未明的风里还带有一丝夜里的寒意,我踏着晨意向屋后的柏油路走去,我是带有一些期盼的,昨夜入睡时,同舍的朋友告诉我:北疆
期刊
盛夏,蔚蓝色的天空挂着火球似的太阳,空中没有一片云,没有一点风,道路两旁的树木都没精打采地、懒散地立在那里。就连空气也是热烘烘的,人一动就浑身冒汗。公路被烈日烤得发烫,脚踩下去像在烤炉上行走。天气闷热得要命,稠乎乎的空气好像凝住了。太阳刚一出来,整个城市像个蒸笼,使人喘不过气来。  因为炎热让人们无不汗流浃背,喘息连连。夏天最能考验一个人的毅力,因为闷热,便滋生出许多烦躁。每每热的难以忍耐之时,总
期刊
汉江,在上古《山海经》里叫沔水,到秦灭亡后称汉江。汉江是汉中人的母亲河。它发源于陕西宁强县的秦岭与巴山之间,而后穿越陕西南部的勉县、汉台、城固、洋县、西乡。经西乡茶镇的新鱼坝流入安康,进入湖北省十堰市入丹江水库。汉江属中国四大水系之一,江河淮汉。  由上古流经到现在的汉江,孕育了汉江文化,养育了一江两岸的人们,也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流,从张角的五斗米教到湖广填川,从刀耕火种的原始劳作到先进生产力的改
期刊
且不说下伏头村的山,虎头山四面合围、绵延起伏,将小山村搂在怀里安抚;也不说下伏头村的水,丹河水被数度拦截,那干涸的河床、光滑的鹅卵石都在诉说过往的烟云。我要说的是一种树,一种很不起眼,很常见的树——花椒树。  是的,是花椒树。  就因为它长在了下伏头村老董家的坡道上,长在了荒废的石头房的院墙外而引起了我的关注,这一关注让我心神荡漾,让我浮想联翩,让我总想为它写点什么。  那天早晨从虎头山下来,路过
期刊
每年夏秋季节,地处滇中高原千里彝山胎盘里的故乡,经过阳光和雨水的不断舔吻,雷声鼓点般的呼唤,漫山遍野的蘑菇,如村庄里一个个呱呱坠地的孩子,孕育而生。此时,把我视作老家“一朵鸡枞”的大哥,总会隔三差五打来电话,催促我回去找蘑菇。我心里明白,是乡情在召唤我,故乡的蘑菇在等我。  故乡的蘑菇是一种不需播种、不需耕耘的天然庄稼。不论是树上生长的蘑菇,还是地上生长的蘑菇,谁赶早找到便是谁的。因此,故乡的人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