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排便功能,分析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55例行腹腔镜辅助TaTME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9例,女16例;年龄为(60±11)岁,年龄范围为24~80岁。55例患者中,肿瘤TNM分期Ⅰ期21例,Ⅱ期14例,Ⅲ期20例;病理学分期T1~2期24例,T3期31例。观察指标:(1)手术及术后情况。(2)随访情况。(3)影响患者术后排便功能相关因素分析。采用电话访谈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随访,了解患者术后3、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6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
结果(1)手术及术后情况:5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腹腔镜辅助TaTME,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246±62)min,术中出血量为(69±27)mL,术后病理学标本直径为(3.5±0.7)cm,术后尿管拔除时间为(2.1±0.9)d,术后吻合口距肛缘距离为(2.4±0.5)cm,肿瘤直径为(3.9±1.6)cm。(2)随访情况:55例患者术后3、6个月均完成随访,填写低位前切除综合征量表。55例患者中,术后3、6个月内发生低位前切除综合征分别为35、24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0,P<0.05)。(3)影响患者术后排便功能相关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吻合口距肛缘距离、肿瘤直径是影响患者术后3个月排便功能的相关因素(χ2=19.075,8.185,P<0.05)。术后吻合口距肛缘距离是影响患者术后6个月排便功能的相关因素(χ2=9.183,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吻合口距肛缘距离<2 cm、肿瘤直径>5 cm是影响患者术后3个月排便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1.135,6.057,95%可信区间为1.089~1.323,1.206~30.435,P<0.05)。术后吻合口距肛缘距离<2 cm是影响患者术后6个月排便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2.724,95%可信区间为1.982~3.066,P<0.05)。
结论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TaTME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发生率较高。术后吻合口距肛缘距离和肿瘤直径是影响患者术后排便功能的独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