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直型与S型被动大陆边缘沉积特征对比——来自沉积正演的指示

来源 :天然气地球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demach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动大陆边缘依据地貌可分为平直型与S型,前人对其控制作用的研究多集中在三角洲发育与深水沉积物输入量2个方面,而对于峡谷和海底扇的影响以及坡折的作用仍然缺乏定量化的系统研究.采用沉积正演方法,研究S型与平直型被动大陆边缘上的沉积体系特征的异同点,系统对比了沉积体系分布、沉积物配置关系、层序格架发育、演化特征,以及河流和浊积水道特征.研究表明,S型边缘三角洲欠发育,进积为主,加积为辅,峡谷内可见明显凹岸侵蚀,海底扇为沉积物主要卸载区域,总体受海平面升降影响小;而平直型边缘三角洲高度发育,加积为主,进积为辅,峡谷中上部被三角洲沉积覆盖,海底扇几乎不发育,总体受海平面升降影响大.进一步研究表明,陆架坡折导致沉积物在陆架之上贮存少,向深水区搬运多,而陆坡坡折导致沉积物在陆坡上贮存少,在峡谷口大量卸载.
其他文献
碳酸盐岩地层普遍发育各类成因机制的非均质性缝洞储层,其孔隙系统的形成演化受岩石的地质演化控制.一般情况下,这类非均质性缝洞储层的形成与地层流体系统中各种不饱和性流体的热化学作用方式和所能带走的物质体积总和有关.但是,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发现的“断控”缝洞储层未经历不饱和性流体的溶蚀改造作用,其空间展布明显受到断裂带边界约束,勘探证实可以形成商业价值储层.因此,断裂活动能否发生大规模的物质体积调整,形成完整的缝洞储集系统,需要引起重视.通过应用三维地震、钻井异常工况、测井、元素录井、压恢试井、干扰试井和生产动
准噶尔盆地是中国西部重要的含油气叠合盆地,近50年来的油气勘探开发不断取得突破,是叠合盆地复式油气成藏的一个典型实例.基于准噶尔盆地最新勘探发现和已有研究认识,文章总结了油气成藏规律,分析了重大勘探领域,以此为勘探战略选区提供依据,丰富和发展陆相石油地质理论.结果 表明,准噶尔多期盆地类型叠加演化过程中,纵向上形成了“三层楼”成藏组合;横向上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隆、坳构造格局相互叠置,多期叠合的改造形式和强度,形成了不同地区不同的地质结构,决定了油气聚集与分布具有地区差异性.油气富集规律表现为烃
具有指相意义的海绿石在赋存形态、成分组成及成因机理方面复杂多样,且广泛发育于多个地质时期.通过大量文献调研,并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海绿石分析研究的实例,探究不同时期海绿石在发育特征上的差异性,并探索其成因机理的不同,以期完善海绿石的成因理论,为古地理条件分析提供科学依据.结果 表明,不同时期海绿石的赋存形态可以归结为颗粒状、胶结物状和晕边状3大类.根据基质差异,颗粒状海绿石又可分为4类.前寒武纪的海绿石主要形成于石英和钾长石基质中,因而K2O含量较高,成熟度较高,可以用假形置换成因理论进行解释;显生宙的海绿石
塔中隆起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中部,为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块之一.以塔中隆起高品质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为基础,开展塔中隆起走滑断裂的剖面和平面几何学特征、断裂的活动期次和断裂形成机制研究.地震资料显示塔中走滑断裂于石炭纪之前定型,少数走滑断裂的活动持续到了石炭纪之后,断穿基底到志留系和泥盆系,断面直立,但是在不同层位断层的几何特征存在明显差异性,主要分为3层结构:深层中、下寒武统断裂平面上呈线性展布,中、下寒武统在断裂两侧上拱;深部断裂向上继续切穿上寒武统和奥陶系,并在碳酸盐岩顶面发育许多分支断裂
通过大量岩石薄片显微观察、扫描电镜分析及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定,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安气田山西组致密储层岩石学组成,划分了岩石相类型,并将不同类型岩石的成岩演化过程与埋藏史、热史、烃类充注过程相结合,分析关键油气充注期与储层致密化的时间匹配关系.研究表明:纯石英砂岩和富石英低塑性岩屑砂岩主要发育机械压实、次生溶蚀和高岭石沉淀,在二次关键烃类充注之前,孔隙度为15.8%~31.5%,属于中高渗储集岩石.而高凝灰质杂基石英砂岩、富塑性颗粒岩屑砂岩及碳酸盐致密胶结砂岩在第一次关键烃类充注之前,孔隙度为4.
断控岩溶储集体(断溶体)作为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一种特殊类型,受大型走滑断裂带影响,其空间结构复杂、形态不规则且随机性强,给三维精细描述及地质建模带来新的挑战.基于多元、多尺度研究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断溶体系结构层次进行了划分,并提出了断溶体系“层次约束、成因控制、逐级建模”的建模思路.结果 表明:断溶体系按照形成过程及尺度规模划分为走滑断裂破碎带、断溶体、断溶体内部缝洞带、溶洞充填4个层次.以地震精细相干解释得到的主干断裂、次级断裂、包络范围及关键层位为确定性数据,建立走滑断裂破碎带格架模型.基于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天然气资源丰富,随着深层天然气勘探的进一步深入,在奥陶系盐下地层也相继发现了可观的天然气资源,但盐下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及来源仍有较大争议.基于天然气的组分、稳定碳同位素等资料,结合实际地质背景,对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盐下天然气成因类型及来源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马家沟组盐下天然气以干气为主,非烃含量较低,甲烷碳同位素(δ13C1)值主频分布在-40‰~-32‰之间,乙烷碳同位素(δ13C2)值主频分布在-40‰~-28‰之间,主要表现为腐泥型气特征
塔河油田中、下奥陶统小尺度缝洞储集体类型多样,是未来油田开发的重要潜在目标,但储集空间复杂多变,导致常规测井响应特征混杂不清,储集类型识别难度大.根据钻录井特征、岩心、测井等资料对小尺度缝洞储集体类型进行了划分,通过测井信息交会优选了小尺度缝洞储集体的敏感测井信息,利用多元逐步判别原理,建立了小尺度缝洞类型判别函数方程;通过确定各类储集体母体后验概率识别界限,形成了概率约束下的小尺度缝洞储集体识别方法.结果 显示,小尺度缝洞储层可划分为5类,分别为未充填溶洞型、砂泥砾充填溶洞型、裂缝-孔洞型、裂缝-孔隙型
准噶尔盆地南缘西段下白垩统清水河组储层主体埋深在3600~5600 m之间,尽管埋藏深度大,但在其内部所获得的高产油气流揭示其物性条件应较为优越.但目前针对清水河组深层储层特征及物性保存机制尚缺乏系统研究,严重制约了后期油气勘探进程.据此,综合利用岩石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X-射线衍射分析及流体包裹体等多种分析测试手段,并结合钻测井等地层测试资料及区域地质资料,系统分析了南缘西段清水河组深层储层的岩石学、物性及成岩作用等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阐明其物性保存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清水河组储层以区域连片的辫状河
中国页岩油储层非均质性强、粘度高和可改造性差,水平井分段多簇射孔体积压裂难以形成复杂的裂缝网络,单缝“缝控储量”低,必须寻求新的工艺突破.通过增加单个压裂段内的射孔簇簇数,使多个射孔簇裂缝在射孔段内均衡扩展,对页岩储层进行密切割,实现页岩油储层的充分改造,是中国页岩油高效开发的关键.考虑数千米长压裂管柱与射孔孔眼的摩阻以及多裂缝之间流体的竞争分配,建立页岩油水平井密切割多裂缝动态扩展的渗流-应力-损伤模型,并通过现场压裂施工数据验证其正确性.根据胜利油田页岩油储层的地质工程特征,开展射孔簇簇数、射孔孔眼数